郭喜華+苗全
摘要:著眼于當今農民的切身利益,努力發展農村經濟是當前工作的核心內容,并且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基本支柱。在黨的十八大會議中明確強調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所以應積極促進與推動有關農村經濟的建設與發展,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必要工作。本文從現實角度分析當前我國農村經濟建設的實際發展情況,并詳細而深刻的闡述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時代背景下,如何更好更快地推動農村的經濟建設與發展。
關鍵詞:全面小康社會;農村經濟;新農村建設
中圖分類號: F323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7.10.001
1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現狀
從我國現階段經濟發展情況來看,產業結構雖然有了一定的調整,但主要的產業依然是傳統的形式,基本上農村的住戶多數是靠外出務工、種植糧食及飼養家禽牲畜等來賺取生活資金。有關數據表明,現今我國農村人口靠外出務工賺取家庭經濟來源占總經濟數目的40%,其中種植農作物所獲得的資金占總資金的45%,而剩余的15%收入是來源于養殖家禽以及牲畜。總體來講,農村在發展自身經濟建設的過程中,依然把外出務工和傳統的種植農作物作為主要的經濟來源,傳統的農耕方式使得農作物增產較難,因此從農村走向城市的務工人員越來越多,導致大部分的農村年輕勞動力流動到城市中去,形成了農村缺失年輕勞動主力的不平衡現象。農村居民在飼養家禽方面所投入的技術以及精力不大。與此同時,農產品加工業的相對落后導致了農產品在市場所占劣勢地位,受教育程度不高及思想理念的影響,長期生活在農村的居民不愿走出農村,導致農產品難以得到很好的銷售與推廣效果,因此農村經濟的發展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
2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大時代背景下的農村經濟建設
2.1經營模式需轉變,產業結構待調整
進一步調整農村的產業結構,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與規劃要不斷進行完善,這樣有助于農村經濟建設的產業結構達到多元化、立體化、系統化的目的。從農村的知識觀念,乃至建設經濟的管理模式需要改變傳統觀念,將小康社會全面而又系統地建設起來。
2.2基礎設施要加強,經濟發展要推動
農村想要發展經濟需要從各個方面加強建設,基礎設施的完整性與能否很好的發展農村經濟問題有著緊密的聯系,甚至直接影響到經濟建設,努力提高基礎設施的建設水平與質量,這對于我國農業生產的抵抗風險的能力也會有所提高,并且可以使農村的各個產業得到更好的經營與發展。對農村的基礎設施投入一定的重視,這對更優秀的生產技術的發展以及農業方面工作的提高有著很大幫助,這樣才能實現農業生產的真正改革和進步。而且值得關注的是,不僅需要對農村的基礎設施投入精力與資金,還要根據當地的環境特點與經濟體系以及地理位置的特點,發展能夠突出地方特色的農業生態,鼓勵商業投標以及招商引資,使得農村特色得到更好發揮,從基礎設施的建設開始完善,到發展農村地方特色,進行招商引資的商業化經濟發展,從而更好地建設農村經濟。
2.3不斷強化農民思想方面的教育,提升農業產業的理念
就目前農民本身落后的思想和觀念現狀來講,更需要各鄉鎮村的領導以多種多樣的方式和途徑進行宣傳,從而使農民的思想和文化素質都能得以提高。例如:在村里的宣傳板中展示農民大膽的創新和實踐事例,引導農民改變落后思想,大力宣傳農民生活當中的農業大發展的重要作用和意義,加強構建農村的文化站體系,更好地為科技興農服務,并通過文化站為農民宣傳和推廣先進的生產和種植技術,真正達到農民增產農業增效的目標,與此同時,還要積極探索開發更多興農的農業產業項目,多在農民致富的途徑和渠道上出謀劃策。在這一過程中,需要農村最基層的領導干部在農村農業經濟發展的過程當中發揮積極的引導作用,多去為農產品尋找新的銷售市場,因地制宜的進行招商引資以及創建農產品加工企業,促進農民就地就業,增加收入來源,避免農村勞動人口的流失,達到從多個方面發展,推進農村經濟的不斷增長。
2.4努力創造發展機遇,鼓勵大學生投身到農村建設當中
社會的發展進步,人才是各項事業發展的關鍵。就當前農村的經濟發展和建設來講,鼓勵大學生積極投入到農村的建設當中顯得尤為重要,這對農民、農村有良好的空間和發展機會,我國目前農民的文化水平和農業生產水平較低,這需要積極引入優秀的大學生投身到農村經濟的發展和建設中來,其中大學生村官的錄入機制就是一個非常好的途徑,大學生村官本身的文化素質高,在農村的實際工作之后,能盡快地了解農民和農村的實際情況,然后把所學的科學知識和當地的文化理念有效融合,為農村經濟發展和建設服務,引導農民走上發家致富之路。另外,大學生在工作期間也能更好地幫助基層的領導干部,對當地的產業結構合理調整,逐漸完善農村經濟發展的模式,同時,需要國家能夠從財政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使大學生村官待遇得以提升,給大學生村官更多的發展機會和空間,以吸引更多的大學生加入到農村經濟的發展和建設中。
作者簡介:郭喜華,經濟師,研究方向:農村經濟管理;苗全,助理農藝師,研究方向:農技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