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素云+顏南
摘要:本文以探討我國當前貧困地區農業科技服務發展現狀為出發點,對提升農村貧困人口問題中農業科技服務水平的重要性進行了探討,分別從完善農業科技服務體系組織結構、配備高水平的技術人員、增強農民科技培訓力度三個方面,進行了重點研究,進而完成基于農村貧困人口農業科技服務的研究,以求更好地推進我國農業發展以及農村經濟化建設。
關鍵詞:貧困人口;農業科技;科技服務
中圖分類號: F323.3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7.10.005
推動扶貧地區的農業發展,以科技手段降低我國貧困人口的關鍵就是增進扶貧地區的農業科技服務水平,農村貧困人口農業科技發展水平直接決定了我國農村貧困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為了帶動我國貧困地區的農業發展,國外學者針對農村貧困人口農業科技服務體系進行了大量的研究,相比于國外研究水平,我國國內關于農村貧困人口農業科技服務研究的開展還處于發展階段。針對上述情況,本文對農村貧困人口農業科技服務進行了重點研究,以求更好地推動農村貧困人口農業科技的發展,進而改善我國貧困地區經濟發展水平過低的窘境。
1 農村貧困人口問題中農業科技服務的重要性
1.1建設我國貧困地區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建設我國貧困地區的社會主義新農村,不僅要立足于發展我國貧困地區的農業和經濟,更要著手對于生態環境的保護、提高農村經濟社會的和諧全面發展?;谵r村貧困人口的農業科技服務宗旨就是綠色協調、可持續地推動貧困地區的農業科技發展,由此可見,要想更好地建設我國貧困地區的社會主義形式的新農村,就必須著手于推動貧困地區的農業科技服務水平,幫助貧困地區人民在農業科技服務體系的指導下,真正掌握推動農業科技發展的要領,進而通過發展農業帶動貧困地區走向社會主義新農村。
1.2建設現代農業
建設現代農業對提升農村農業發展、幫助農村順應農業發展現代化具有重要的意義。農業科技服務體系的建立發展是多方面、全面化的,它的建立不僅需要我國政府的引導,更需要科研單位、各大高校、私營集團等多種社會力量的扶持,這恰恰順應了現代農業多層次、全面發展的建設理念,因此,要想推進現代農業的建設需要提升農業科技服務的建設力度。
1.3推動農業向產業化方向發展
農業產業化發展是提升農村經濟發展水平的關鍵,為了進一步提升農業產業化發展水平,就需要得到相應的農業科技服務支撐。在對農村貧困人口農業科技服務進行研究時,要注重農業科技服務宗旨符合當今市場的需求方向,以滿足市場對科技成果的需求。這就要求農業科技服務深入到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各個方向,進而帶動農業產業化發展,進一步推動農村經濟發展水平。
2 提升農村貧困人口問題中農業科技服務水平的對策
2.1完善農業科技服務體系組織機構
要想推進農業科技服務的深入發展,就要從源頭上完善農業科技服務體系的組織機構,加強服務體系組織領導的宏觀建設和微觀調度。一是農業科技服務體系組織領導應該層次鮮明化,政府可以成立農村貧困地區的市、區兩級農業科技服務體系的建設團隊,在團隊中分別選拔適合的人才,擔任科技服務體系的領導組長、財政負責人、科技服務人員等職位。二是為了推進科技服務,成立農村科技服務體系咨詢委員會,加大農業科技服務推廣力度和服務水平,不斷向農民普及農業科技的相關知識,更好推進貧困地區的農業發展。
2.2 配備高水平的技術人員
帶動農業科技發展的關鍵力量是具有一定專業知識素養的技術人員,要想為貧困地區提供更好、更全面的農業科技服務,就應該為貧困地區農業科技發展配備高水平的技術人員。政府可以聘請高水平的農業科技人員,為貧困地區的農民提供農業技術普及、咨詢服務,技術人員需要時刻為農民們進行科技普及,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教會農民最合理最有效的農業知識,讓農民少走彎路。技術人員還可以為農民親自示范農業操作,同時,要注重對農業操作進行合理化、科學化的規劃,正確引導農民運用相關機械化生產設備,進行高效率的農業操作。技術人員可以根據不同貧困地區的農業科技發展現狀,提出相應農業科技發展方針,正確帶領貧困地區農民向高水平的農業科技發展階段前進。
2.3加大農民科技培訓力度
為了提升貧困地區農民的農業技術水平,政府應該加大農民的農業科技培訓力度,支持村屯內設立相關的技術支持窗口以及服務熱線,定期發放農業科普知識宣傳單,與此同時,政府應該倡導村屯定期為農民進行科普知識講座,實地演練等環節。讓農民發自內心地認識到科學技術的重要意義,摒棄過去的迂腐,朝著更好的明天邁進。
3 結語
推進貧困地區的農業科技服務對普及農業科技、發展建設農業、提升貧困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具有不容小覷的重要意義,為了提升農村農業科技服務水平,就需要為貧困地區配備高水平的技術人員,不斷加大農民科技培訓力度,進而正確引領農民走向農業技術的發展高峰,帶領貧困地區脫貧致富。
參考文獻
[1]李金祥.創新農業科技 驅動精準扶貧[J].農村工作通訊,2016(08):23-27.
[2]翁伯琦,仇秀麗,張艷芳.實施生態循環農業與山區精準扶貧聯動發展的技術對策思考[J].農業科技管理,2016,35(03):1-4.
[3]黃云平,馮秋婷,張作興,等.發展農村電子商務 推動精準扶貧[J].理論視野,2016(10):73-77.
作者簡介:賈素云,本科學歷,研究方向:農業科技組織與服務;顏南,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農業政策與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