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雁
摘要:少年兒童時期是進行網球訓練的最佳時期,網球運動應從少年時代抓起。啟蒙訓練階段是進行網球運動的基礎階段,訓練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其中使用多球訓練方法有助于少年兒童在啟蒙階段打下堅實的基礎。本文對少年兒童在進行網球啟蒙訓練時所使用的訓練的主要內容進行簡單的介紹,進而對多球訓練的含義及訓練中應注意的事項進行闡述。
關鍵詞:少年兒童時期 網球啟蒙訓練 多球訓練
中圖分類號:G8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7)07-0189-01
網球運動的場地相較于其他的球類的場地而言,是比較大的,由于球運動方向的無規律性,因此對練習者的身體素質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網球訓練和比賽是對參與者各方面能力的考查,是從心理素質、思維的靈敏度、應變能力以及體能等多個角度進行的綜合考查。少年兒童處在學習知識和接受新鮮事物能力較快的階段,對于那些剛剛接觸網球運動的訓練者來說,如何更好地在啟蒙階段打下良好的基礎,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問題之一。啟蒙階段打下的基礎牢固與否,對于一個人的網球生涯以及國家的網球事業都起到了不可衡量的作用。
一、少年兒童網球啟蒙訓練的主要內容
少年兒童作為即將涌入我國人才庫的群體,是處于積累知識、學習新鮮事物的黃金時期。根據少年兒童的身體素質、興趣愛好制定相應的體育訓練計劃,不僅有助于少年兒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還能提高少年兒童對其他方面知識學習的興趣。網球運動作為深受兒童喜愛的運動項目之一,近年來,學習的人數呈正增長的趨勢。網球訓練是需要經歷幾個階段的,其中啟蒙階段的訓練尤為重要,因此對于少年兒童網球運動的啟蒙階段應給與更多的關注。在訓練的內容上應注意以下幾點:
(1)在平常少年兒童的網球訓練中,很多人表現出不同的態度,有的是興高采烈迎接比賽,有的則是愁眉苦臉進行訓練;有的是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訓練中,有的則是被動的、情不自愿努力的完成布置的任務。其實這些表現反映了一個共同的問題,就是少年兒童對網球運動是否存在著強烈的興趣愛好。對網球訓練有濃厚興趣的愛好者,會使訓練效果事半功倍,反之,將訓練作為一個任務去完成,則不利于網球運動生涯長遠的發展。因此,在網球的啟蒙訓練中,家長及教練應著重培養孩子們的興趣愛好。
(2)在網球的訓練中,訓練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少年兒童在進行網球訓練時,應練好基本功。握拍的方法是網球運動的關鍵所在,它影響著擊球的動作及質量,是少年兒童在練習中需要注意的方面。另外,也應該做到熟悉球性,通過拍球、顛球等各種動作的訓練來增強球感。當然,訓練方式在網球運動中也是值得關注的地方,多球訓練是網球練習中技能部分的訓練,對于提高少年兒童的網球水平是有很大幫助的。
二、少年兒童網球啟蒙訓練中的多球訓練的內涵及應注意的事項
多球訓練是網球運動中的一種訓練方式,在遵循訓練中所必須遵守的一些規則的前提下,通過向練習者發射較多數量的球,并且球是從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速度,分為不同的時間向練習者襲來,是對練習者的動作技能進行訓練的一種方式。
多球訓練對于處在網球啟蒙運動的少年兒童來說,是對其技能能夠有很大程度提高的重要訓練方式。網球運動中的多球訓練的模式可以是人與人之間對抗的模式,也可以是人與機器之間對抗的模式。對于處在啟蒙階段少年兒童來說,所使用的訓練方式大多是前者。通過這種形式的訓練,可以使練習者在訓練的過程中,對遇到的問題能及時與教練員進行溝通,并得到解決,對于今后的網球訓練是有很大幫助的。這種人與人之間對抗的多球訓練模式分為兩種形式,其中一種訓練方式是只有練習者一人擊球,所擊打的球是由其他人從不同的時間、落點、方向向練習者發球,根據練習者本人的體能情況,決定擊球的數量。另外一種形式是單個多球訓練,也就是由兩個練習者之間進行的,由第三方供球,這種模式相較于前一種其對抗性是較強的。
在多球訓練中,應結合少年兒童的身體素質進行與之相匹配的訓練。結合實際,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少年兒童相對于成年人來說,無論是在心理上還是在體能上,都是有很大差距的,因此,應使用與其年齡相匹配的訓練方式。在訓練中應注意培養他們的興趣,尤其在枯燥的、強度較大的多球訓練中,避免出現“罷練”的現象。當然,還應該在訓練中區分不同的個體,進而采用不同的訓練強度。其次,多球訓練是對訓練者基本功的,是需要眼、手、腳全身相互配合才能完成的,對訓練者靈敏度也是有較大要求。訓練的目的是使少年兒童增強球感,使用的方法有正反手原地擊球、隔網正反手擊球以及移動擊球的方式,使得少年兒童掌握網球運動的動作要領。
少年兒童網球啟蒙訓練中的多球訓練是有著重要意義的,不僅能夠提高少年兒童的耐力和耐性,還能在訓練的過程中增強體魄,培養團隊的協作意識,是一項能夠讓人積極向上的運動。
參考文獻:
[1]姚銀然.多球訓練對網球運動員專項素質及能量代謝的影響分析[D].湖南大學,2009.
[2]楊星.網球初學者多球訓練的必要性[J].網絡財富,2009(18):184.
[3]鄭向千.網球運動早期專項技術訓練之我見[J].湖南商學院學報,2007(4):7-9.
責任編輯:楊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