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波
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的各種心理健康問題確實是影響學生學習成績和質量的主要因素。從教多年來,在英語教學中我發現這樣一個現象:多數學生對英語學習有強烈的求知欲,學習情緒樂觀穩定,與同學合作愉快,關系融洽,課堂上能夠自尊自制,這是心理健康的一些表現。相反地有部分學生性格孤僻,情緒激動不能自控,或不悅納自己,常常處于緊張和不安的學習狀態下,這則是消極心理在作崇。這兩種心理狀態導致的學習態度是截然不同的:前者樂于學習,有鉆研精神,能將自己的興趣和精力傾注于英語學習中;后者對英語學習充滿畏難情緒或厭學,上課時不能集中注意力,不是做小動作就是擾亂別人,回家后也不愿意讀英語。可見,不同的心理狀態直接地影響了英語學習的效果。因此,我試著在英語教學中有意識地運用心理學的理論和手段,幫助學生提高課堂學習活動中的認知情意和行為水平,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一個心理教育的金點子、一個心理教育的好方法……就像仙女手中的魔棒,變化無窮,不斷地給我和孩子們帶來驚喜。
一、興趣魔棒點燃學生激昂的情緒
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學習效果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的內在心理狀態如何。情緒高昂則效果倍增;情緒低落,則效果微小;英語學習是一種復雜的心理活動,這需要學生對英語學科有一種“強烈、熱愛、摯著的情感”。所以教師在課堂上要時時調動學生的情緒,讓他們始終保持著旺盛的求知欲。課堂上老師要避免重復使用同一種教學方式,機械地讀、寫單詞和句型,這樣容易使學生產生疲勞心理,對英語產生厭學情緒。根據小學生活潑好動的心理特點,教師應該設計更多的活動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激情。在教孩子們唱英語歌的時候,我發現一味地反復學生不久就厭倦了。我就采用了一排一排唱,拍手唱或者男女對唱,讓孩子們在不同的形式中享受英語的樂趣,在不知不覺中一首首動聽的英語歌曲就“保存”到了孩子的大腦里。而讀單詞時,我則采用從高音到低音變換讀,也可以快慢讀或無聲讀。由于變換了方式,學生的積極性就高多了,注意力也非常集中,課堂教學效率得到了最大的提高。
二、自信魔棒揚起學生進取的風帆
在課堂上,我經常教學生對自己說:I can do! 這就是一種樹立自信心的心理暗示。自信心對一個人的成長來說是極為重要的。通常是越自信的學生越容易成功,越成功就越自信。缺乏自信就會導致學習的積極性喪失,產生自卑。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可以多用鼓勵性的語言,例如:“Very good!Clever! Great! Wonderful!”等,讓學生從學習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在激勵學生時,面對不同的學生我采取了不同的方法。有的學生因為學習落后,自我感覺不如別人,在課堂上從來不舉手發言,課堂活動也不積極參加。作為英語老師,我給他們更多的肯定和信任,讓他們打破心理障礙,建立自信心。我要告訴孩子:你能行!不斷肯定他的每一個微小進步。同時我有意識地降低問題的難度,鼓勵他們回答,及時肯定表揚,讓這些“不自信的學生”覺得學習英語原來也很簡單,激勵他們去獲得更大的成功。
三、意志魔棒引領學生駛向成功彼岸
現在的學生都比較以自我為中心,缺乏耐心和意志力,經受不起挫折,有時還出現過激的反應。一旦碰到測試成績很差,或是沒有達到老師、家長期望的水平,就會表現出心事重重、懼怕等心理障礙。在平時的教學中,我經常教育學生要正確地面對成功和失敗。鼓勵學生去戰勝挫折,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
英語學習是一種記憶和不斷重復的過程,小學生的興趣不能持久,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后,往往失去了好奇心。這就需要我們通過各種方法來培養他們的意志力,達到堅持學習的目的。首先我們要讓學生明確英語學習的目的:在全球化的今天,英語作為許多國家的第二語言正在被廣泛使用。由于奧運會即將在中國舉行,將會有更多的外國人來到我們國家,學好英語也可以為祖國的盛事貢獻一份力量。還可以用自我激勵的方法來跨越心理障礙,讓學生每天對自己說一遍:Im the best! 來激勵他們的學習意志。我們的課堂活動要多樣化,多用游戲、比賽等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積極開展課外活動,如英語書寫、講故事比賽,趣味英語比賽等,給學生創建一個實現自我的平臺,讓魔棒在孩子們心中種下自信的種子!
四、合作魔棒促成學生優秀的品格
人是屬于群體的,俗話說:一個好漢三個幫。群體的合作能夠激發人的潛力,塑造完美人格。所以我們要從小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與人交往的能力。現在的獨生子女依賴性強,因此在教學中我經常進行group work和pair work的活動,鼓勵學生融入集體,去溝通合作,取長補短。讓學生學會用整體思維來認識問題、解決問題。在英語教學中,合作學習能夠幫助學生形成和諧的心理環境,互助的學習方式拉近了學生與學生間的距離,促進他們的交流。有助于他們從另一方面來認識自己,發展個體。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困生和優秀生可以互相幫助,促進一個集體的共同提高。學生在這樣一個互幫互助團結合作的集體中,心里將充滿對老師和同學的熱愛,個性得到健康發展。與他人的交往,是人們的一種特殊心理需求,社會越先進,合作和團隊意識越顯示其特有的價值。
總之,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于英語課堂中,不僅能保證教學效果,更助于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發展自我,形成健全的人格。學生心理素質的提高,無疑將推動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從而推動素質教育的不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