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當下我國的改革開放進程越來越加快,對外貿易的頻次也逐漸增多,學好一門外語也是新世紀人才所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之一。在且學好外語無非是為了能夠看懂外語內容,能夠使用這門語言進行交流。本文就有關英語文學翻譯中言內意義的處理和信息差的彌補進行相關探討和研究。
【關鍵詞】英語文學 文學翻譯 信息差 雙關語
由于外語與我國語言不管是在語句組織上還是字詞和句式排列上都有較大差別,因此在外語翻譯中難免會出現言內意義和信息差等問題,相關言內意義表述不清晰以及信息之間存在有誤差是外語翻譯時較常見的問題之一。尤其是對外語文學來說,外國的語言文化與我國也存在很大差距,且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外國的相關傳統等內容接觸較少,在翻譯上很容易出現常識性等方面上的錯誤。下面就有關英語文學翻譯的內容中言內意義的處理和信息差的彌補這兩個方面進行詳細的說明和探討。
一、英語文學翻譯中言內意義的處理
1.詞匯雙關語的處理。在英語文學翻譯中處理言內問題上,首先有對詞匯雙關語的處理,比如說有例子:Spoil yourself and not your figure,該句的意思是:盡情吃吧,不要害怕破壞你的體重,該句中雙語的詞匯是spoil,spoil oneself 是指盡掃某個人的興,而句中的spoil your figure 則指破壞了某人的身材,這里也有言外之意的意思,如果對一個減肥者來說破壞了他的身材自然就是掃了自身的興致,因此,在翻譯時就需注意站在所描述的對象上進行思考,以找到最能迎合其表達的詞句。
2.分別表義法。其次,還有利用分別表義法在言內意義上的處理應用,例如有:The Unique Spirit of Canada,該句是加拿大的啤酒廣告,譯為:加拿大最烈的酒,而spirit在詞中表達的應當是精神的含義,在該句的具體譯文中也可做分別表義,為了進一步保證其雙重含義,還可譯做“加拿大的精神,喝最烈的酒”根據此,我們在相關內容的翻譯中,不能局限在詞匯的固有意識解釋上,要善于變通,進而表現出其雙重含義。
3.套譯法。此外,英語文學翻譯文內意義里還有套譯法,比如說一則香煙廣告里的“As is well is ends well”該句的意思是只要結局是好的,那么整體就都是好的,這是一句俗語,用在該廣告詞上,其中的end帶有另外一種含義,類指香煙的煙蒂,在翻譯中運用套譯法,生動形象的將煙蒂在香煙中的這一形象表現出來,也能讓受眾對此印象深刻,還能進一步讓受眾對該品牌香煙特點有進一步的了解,該類套譯法的運用在很多廣告詞中都有體現,這也啟發了我們要具備創新精神,不能由統一的死知識固定了思維,要善于換角度思考。
4.側重譯法。最后,還包括有側重譯法,側重譯法主要是在翻譯中結合上下文內容,側重的表現出某一類的信息。比如說有“When the wind is bite... and you fell a little bitter ... please bite nuts”在該句的翻譯里所要變表現的重點是bite,因此只用翻譯出與之相關的句子意思,而不用將整個都譯出來,在側重譯法中要求譯者能夠讀懂文章整體,了解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非要點,有了一定的重心分配就能使得翻譯更有針對性,也可進一步強化讀者對其的理解。
二、英語文學翻譯中信息差的彌補
1.語音方面的處理。在處理英語文學翻譯中的信息差時主要內容有首先第一是在語音上的意義差處理。很多譯文在音譯的情況下,由于發音等問題會造成翻譯的偏差,這就需要盡量避免這一信息差,盡可能的還原最初始的音譯文件,以此增強翻譯的準確性。
2.句式方面的處理。其次,還有句式方面的處理,在處理句式上,就需要根據實際的語法加上句式排列的不同類型展開對應翻譯。且外語句式排列與中文不同,我們都是從左到右的閱讀習慣,在外語翻譯中,沒有特定的句式排列,需要根據實際含義加以判斷,然后在邏輯思維指導下將各項信息進行排列。
3.書面表達上的處理。最后是在翻譯的書面上存在的信息差,在翻譯的時候為了迎合我們書面語言上的特點或多或少都會對外語原文造成一定的意思改變,而這種翻譯上的信息差也是難以避免的,只能說要盡量使得書面翻譯的語言與原文表達的內容更相近一點。在英語內容翻譯過程中,信息差是難免會產生的,為了進一步降低信息差的產生,要在充分把握原文的基礎上展開內容翻譯,以便更接近譯文本意,
三、總結
綜上所述,在有關英語文學翻譯中言內意義的處理和信息差的彌補中,翻譯要把握真實還原的原則,且要最接近原文大意,要能充分體現原文主旨。而要做到對原文的理解掌握基本的語法知識也是必須的,對相關詞匯定義的理解也不可太過刻板,要學會靈活貫通,進而才得以翻譯出最接近和最能表達相關思想的內容。今后,我們仍會繼續深入對有關翻譯內容進行探討,以便提出更加科學有效的信息。
參考文獻:
[1]劉克東.分段式教學 特色教材 互聯網輔助 作業多樣化 培養學生創造性——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學會“十五”規劃課題研究報告[A];高教改革研究與實踐(上冊)——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學會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3.
[2]胡愛國,杜華良.文學翻譯中語用意義的處理和信息差的彌補[J].江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06).
[3]許麗芹,胡愛國.英語文學翻譯中言內意義的處理和信息差的彌補[J].南昌航空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03).
作者簡介:劉麗琳(1989.07.27-),女,研究生碩士,講師,研究方向為:英語文化及其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