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德育是教育的靈魂,實效是德育的關鍵。新時期學校德育工作面臨著新的挑戰,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站在高處、看在遠處、著手小處、干在實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召開的“面向二十一世紀教育”的國際研討會上認為:“應該將道德教育置于突出地位。“育人為本,德育為首”也充分表明德育工作在整個素質教育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將圍繞教學實際展開分析,以此來提升德育教育的實效。
【關鍵詞】教學 德育 滲透途徑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7-0080-01
當下是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學校教育也必須以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高素質開拓型人才為目標,只有這樣,才能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中生存,才能適應瞬息萬變的社會的發展步伐。“道德常常能填補智慧的缺陷,而智慧永遠填補不了道德的缺陷。”沒有德育的行動,可以說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由此我們可知,德育教育對學生的成長發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為此,在日常工作中加強德育滲透,提高德育教育實效是關鍵。
一、以身作則,滲透德育教育
古人云:“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不能正其身,而正人何?”教師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著學生,是學生模仿的榜樣。為此,作為學生道路上的引航人——教師要將那些價值導向、情感陶冶、意志磨礪、自我示范的良好典范都融入到“無言之教”中,比如,教師的以身作則、模范言行、嚴于律己、作風正派、注意身教、無私奉獻等精神都會使德育教育達到“潤物細無聲”之目的。教師以身作則滲透德育教育,可以說是最有效最實用的德育教育方法。
二、因材施教,豐富德育教育內容
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可以進行與之相應的德育方向的滲透。如將一些較為簡單的、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融入其中,在無形中滲透德育教育理念。比如如跑、跳、球類、投擲、游戲等融入到體育教學中,借助這種教學形式,使體育課更輕松、活潑,通過建立歡快的氛圍去感染學生,讓學生都能產生一種積極向上的態度,培養他們樂觀豁達的人生觀。再如,也可將一些較為枯燥的項目通過教法的靈活運用、教師語言的有意選用,鼓勵學生堅持、不放棄。以此來培養他們努力拼搏、吃苦耐勞、勇敢頑強的品質。對一些表現好的學生,要及時給予肯定的賞識,為學生創設可以充分展示他們自己能力的舞臺,促進德育教學健康、可持續性的發展。可以說,德育教育的滲透是多方位、多渠道的,只要教師把握好平臺,將德育融入其中,既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又能增強思想教育的效果。
三、加強實踐性教學,塑造學生良好的內在品質
德育教育已成為基礎教育的重點,是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重要一環。在德育教學中,作為師者,要時時刻刻將理論與實踐教學相結合,將實踐教學放在整個教學工作的首位,這既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而且也能有效促進學生良好內在品格的形成。在實際教學時,結合教學內容,教師可組織學生開展一些德育實踐活動,根據教學需要,設定一定的德育活動主題,讓學生都能參與到活動當中,讓學生在親身體驗總去感受德育活動的真實意義。在實踐活動中促進身心健康發展,以此來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品質。
四、融德育教育于平常的教學工作中
俗話說:“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書育人”也能充分說明教師的工作不僅是傳道授業解惑,同時肩負著育人的重責。作為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當中,不僅要教授學生一些專業的知識和技能,也要將德育工作融入到日常的授課環節中。教師對自身所傳授的知識要有相當的了解,而且也要吃透德育理念,這樣才能做好在課程教學中的德育滲透工作。當教師將德育工作融入到授課的各個環節中,德育教育的目的也就達到了,學生在接受知識洗禮的同時,思想品德也相應得到提升。
五、結語
德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德育教學在整個教育教學中發揮著不可替代之作用。教書先育人,要想提高德育教育的有效性,培養學生良好的內在品格很重要。為此,希望廣大教育者根據實際情況采取針對性的策略進行滲透,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及價值觀,讓學生在健康陽光的沐浴下快樂成長。
參考文獻:
[1]高德勝.知性德育及其超越:現代德育困境研究[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
[2]張學禮.對中學德育教育的思考與建議[J].中國校外教育:基教版,2011(9):7-7.
[3]郭青青.淺談如何提高學校德育工作的實效性[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3(5).
[4]葉秀環.初中體育與德育的融合讓課堂流光溢彩[J].新課程學習·中旬,2015(2):18-19.
作者簡介:
劉微(1973-),女,遼寧沈陽人,主要研究方向為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