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莉
【摘要】《英語課程標準》明確規定:“高中英語教學應該根據學生的交際需求和認識發展水平著重培養學生在人際交往中得體地使用英語的能力;用英語獲取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用英語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維能力。” 中學英語教學主要是對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閱讀是英語教學中較為主要的內容,閱讀能力的提高可以促進其他能力的提高,學生通過閱讀可以擴大知識面,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關鍵詞】高中英語 閱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7-0108-02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是整個教學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需要在平常的教學中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大膽創新,勇于探索,善于總結,最終達到切實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目的。為了實現英語閱讀教學目標,我們有必要對閱讀課的教學策略進行學習和探討。閱讀分為pre-reading、while-reading、post-reading,即讀前、讀中和讀后三個教學環節,這在英語界已形成共識。下面對于這三個閱讀教學過程談談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讀前(pre-reading)
1.熟悉背景知識,激發閱讀動機
學生對文章的理解,不是只靠書面上呈現的文字,而是背景知識和文章相互作用的結果。第二語言閱讀研究的大量實驗表明,激活閱讀者的背景知識會大大提高閱讀理解與閱讀技巧。在讀前教學中進行背景介紹可以利用圖片、錄像、文字、聲音等。如必修二Unit1 In Search of the Amber Room,課前通過課件展示琥珀的圖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由此導入本課的主題——尋找琥珀屋。
2.談論法
高中教材中有不少文章的話題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如友誼、旅行、音樂、飲食、名人等。因此上新課前組織學生談論與課文內容相關的話題,學生不僅有話可說,激活學生頭腦中已有的知識,而且能為課堂教學創設輕松快樂和諧的氛圍,同時為他們的自主學習創造了條件,又為下一步的閱讀打下基礎。
3.預測法
預測可以使學生熟悉話題,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開發學生的發散思維,使閱讀更有目的性。通常可以利用話題、圖片、詞語、文章題目或段落的第一句對閱讀的內容進行預測,使學生產生閱讀的欲望。增加學生對自身價值和能力的認識,實現其最大限度的滿足感,使學生體驗到成功后的喜悅,從而激發更大的學習興趣。
二、讀中(while-reading)
1.快速閱讀(fast-reading)
高中英語閱讀主要培養的是學生快速閱讀能力。快速閱讀通常分為skimming略讀和scanning掃讀。略讀是主要通過快速閱讀文章題目及每段的第一句獲取文章主要大意。通過整體粗讀,領略內容大意,幫助理解,為細讀作準備。掃讀及查讀法主要是為了獲得具體的信息,回答具體的問題,它常常跟Who,What,When,Where,Why和How有關或者是根據上下文猜測詞義推理判斷等。快速閱讀的特點是,閱讀時已經有特定的目標,因此要忽略不相關的內容。
2.細讀(careful-reading)
細讀的目的是為了獲取具體的信息及細節。通過閱讀,學生不僅要獲取直接、表面的信息而且還要深入地理解文章意義,并且在理解文章的基礎上甚至幫助學生進行難詞難句語法分析,做到深入透徹的理解全文。這一教學環節中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大膽學習、實踐,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三、讀后(post-reading)
1.復述課文(Retell)
讓學生用自己的話把課文內容復述出來,為降低難度,教師可把關鍵詞或主要信息寫在黑板上。
2.討論(Discuss)
學生就課文相關內容進行討論。這既能加強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又能促使學生更積極地參與閱讀,有助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
3.填空(Closing)
教師把課文內容進行改寫,然后設置空格讓學生補全,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及對重點詞、短語的掌握。活動設計側重于基礎知識,常用的形式有猜想、表格填空、短文完形填空等。通過回憶、熟悉及梳理,勾起學生對文本具體內容的回憶,從而再次在腦中形成清晰的思維導圖,為重點詞匯及句型的學習作好鋪墊。
因此,高中階段英語閱讀課的教學設計不僅要培養學生的閱讀技巧,更要培養學生運用閱讀策略進行有效學習的能力。教師要在實踐中不斷積累教學經驗,在英語閱讀課教學中,巧妙運用閱讀策略和技巧,激發學生的閱讀情感,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不斷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黃雪萍.淺談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方法[J].新課程(教師),2010(06)
[2]王玲.淺談高中英語閱讀數學策略 江西教育學院學報(綜合),2003-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