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重視教育事業的全面發展,為了滿足社會的發展需求,注重對國際交流人才的培養,其中,俄語成為一門重要的語言。隨著中俄關系的不斷深入發展,單純熟練掌握俄語的人才已經滿足不了社會的需要,而對于“俄語+專業”應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在中俄聯合辦學的背景下,一些高校也陸續開啟了專業+俄語的教學模式。對此,本文就專業+俄語型的俄語課堂教學開展策略進行了分析與探究。
【關鍵詞】俄語+專業 教學 應用型人才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7-0109-02
目前,伴隨著我國社會的全面發展,對俄交流的不斷增強,單純熟練掌握俄語的人才已經滿足不了社會的需要,而對于“俄語+專業”應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在中俄聯合辦學的背景下,一些高校陸續開啟了俄語+專業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在掌握一門專業的前提下,再對俄語進行系統的,有針對性的學習。而專業+俄語的俄語課堂教學若想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則必須優化俄語教學系統,改變教學策略,明確教學目的,在日常俄語教學中側重與之專業相關的俄語單詞及知識點,是提高專業+俄語型的俄語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
一、專業+俄語形式課堂教學現狀分析
1.教學理念更新不足
就目前俄語教學質量來看,俄語+專業教學的實效性受到影響,由于教學人員的教學理念更新不足,使得整個俄語課堂的教學開展并無新意,成為制約俄語教學效率的基本因素。很多教師本身也只有俄語教學經驗,而對與之相應的其他專業并無了解,課堂講授過程中,都僅僅是依照原有俄語課本的內容開展教學,旨在完成任務,忽視了學生的專業性特點。最終使得學生也只是掌握了基本的俄語會話及書寫本領,對其相應專業領域的俄語知識卻沒有掌握,導致學習效果與學生學習公共外語或第二外語并無差異,教學目的并沒有得到體現。
2.教學方法相對滯后
對于中國的學生來說,俄語是一門很是陌生的語言,而通常情況下,高校中,大部分學習俄語的學生都是零起點的學生。如再加之教學方法選擇不當,會對教學質量產生致命的影響。俄語+專業的學生能獲取專業的俄語資源,成為教學提供重要的條件。但是,在專業俄語教學中,由于教學方法選擇不當,教師始終采用一成不變、純灌輸式的教學方法,采用普通俄語教材,沒有體現其“專業”的針對性,都使得教學質量受到限制,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不高,生本理念未能得到凸顯,導致整個俄語課堂教學效果不佳。
二、開展俄語+專業課堂教學的重要策略
1.師資隊伍的建設
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使得俄語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受到影響。對此類問題,應及時更新教學理念,打造更為趣味性的課堂,制定一系列的新的“俄語+專業”的教學方案,不僅要通過科學教學來吸引學生的興趣,讓學生了解到俄語的魅力所在,掌握俄語學習的技巧,還要將日常俄語知識拓展到學生所學專業,真正將兩者結合。對此,教師也應積極為自己找“位置”,承擔該類型俄語課程的教師,首先不能再是單純的俄語教師,而是具備一定專業素質(與學生所學專業相符)的俄語“復合型”教師。要將語言、專業知識一同滲透到課堂之中,以此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利于專業+俄語型俄語教學質量。
2.課程設置問題
現如今,大學中俄語教學通常也都是大范圍的俄語專業教學,部分高校開始了俄語+專業的培養形式,這樣的課程設置雖然增加了俄語教學點的專業性和對口性,看上去也的確具有一定的實用性,而事實上,在教學過程中,由于教師也只是普通的俄語教師,缺少相關的專業性知識,難以將專業+俄語進行有效的結合,導致教學內容單一,使得學生在參加工作以后,因所學俄語知識與專業無關聯,而影響自身的發展。
此外,為了調動學生課堂的參與動力與積極性,應對教學模式進行不斷的完善,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如學生在掌握了俄語基本拼讀規則與簡單的語法知識后,能夠通過自學形式對自己所學專業涉及到的俄語單詞及知識開展自學,同樣能大大提高教學質量。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就目前我國專業型俄語教學現狀來看,優秀師資隊伍的缺乏,課程設置特點不突出等問題,嚴重制約著專業+俄語復合人才的培養。而社會需要俄語人才具有更廣泛的知識和獨立完成各種挑戰的綜合能力.俄語專業教育要順應這種變化調整課程及其內容,為社會培養合格的應用型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楊立明,趙秋野. 試論商務俄語專業教學改革與創新[J]. 中國俄語教學,2014,04:56-58.
[2]趙秋野,寧秀鑫. 高校俄語專業語言文化多媒體教學的理論與實踐[J]. 黑龍江高教研究,2012,02:146-150.
作者簡介:
馮姝鑫(1982.8.29-),女,黑龍江人,黑龍江省黑河學院講師,研究生,專業:教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