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義烏市赤岸鎮毛店小學 何 鵬
讓農村“天然小班”活起來
——淺談農村小班化的數學簡約課堂策略
浙江省義烏市赤岸鎮毛店小學 何 鵬
簡約有效的小班化數學課堂是指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不斷組織學生集中注意力,管理班級紀律,激發學生興趣,引導有效學習,構建簡約有效的課堂環境,從而幫助學生達到教學目標的行為。那么如何搞好小學數學小班化課堂教學呢?
一節課最核心的部分是新授環節,它是一節課成敗的關鍵。在新授中過于繁雜的推理、炫目的課件、頻繁的合作,易使教師千頭萬緒、激情澎湃,而反觀學生卻是一頭霧水、模糊一片,正可謂得不償失。要保證學習活動不流于形式,保證課堂學習交流的效率,教師的組織和引導工作非常重要,活動安排要有層次。傳統課堂也有師生交流,課堂上教師也提問了大約五六個學生,參與交流的學生太少了,原因是活動層次少,不能讓每一個學生參與,滿足不了每一個學生的交流需求。因此,我們要努力給學生創造一個自主開放、富有條理、易于理解、實實在在的新授過程。
如在一次公開課上,有一節“用分數表示可能性的大小”的課讓我印象深刻。該課沒有多媒體課件的支持,也沒有熱鬧非凡、空前繁榮的小組討論,教師在深入研究教材意圖的前提下,對教材進行了有效整合、修改。教材是通過摸球及撲克牌等來教學可能性的大小,該教師舍棄教材中的摸球環節等,而是讓撲克牌貫穿整個新授的探究過程,從而讓學生的關注點不發生轉移,使知識具有更加明顯的連續性。新授時,教師本著由淺入深的教學原則,依次從口袋中摸出撲克牌,兩張、三張、四張、六張,再藏起三張,抽出另外兩張。學生在教師的有序引導下積極發言、思維活躍,時刻關注教師手中的牌,生怕教師手上的牌又發生變化。課堂上,這位教師的手就像是有著魔力的神奇的手,引導著學生不斷探究與思考。表面看,這是一節很靜的課堂,但學生思維運動的量卻是一般課堂所不能比擬的。
農村的學生其實比城里的孩子更有求知欲,資源的缺失讓孩子們少了很多實踐的機會。因此,應盡量給學生真正動手實踐的學習機會,讓他們感受學習的過程。“實踐是知識的源泉。”學生通過自己的實踐操作得來的知識要比教師灌輸得來的掌握更牢靠。教師要善于利用小班化教學的優勢,在教學中讓學生真正展開學習,應該讓學生積極參與教與學活動的全過程,運用多種手段,提供學生參與的機會,指導學生參與的方法,展現學生參與的效果,形成全班參與的局面。同時,引導學生積極參加各類活動,在活動的鍛煉中,使他們對自己的學習充滿信心。在全班學習中,要讓學生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善于和人們交往,這樣學生思維活躍度應該遠遠超過大班,參與發言的次數遠遠多于大班,游戲活動的精彩遠遠熱鬧于大班。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盡量放手讓學生動手摸一摸、量一量、折一折、拼一拼、剪一剪、畫一畫,激發學生的興趣,迎合小學生好動的特性,提供思維的感性材料,鍛煉學生獲取知識、運用知識和動手操作的能力,化難為易,教學效果很好。例如,我在教學“三角形的面積”時,指導學生這樣進行操作:第一步,分別給事先準備好的兩個完全相同的三角形作出底和相對應的高;第二步,動手拼一拼,看有沒有什么新的發現,能否拼成我們以前學過的什么圖形;第三步,觀察思考拼成的這個圖形與其中的一個三角形有什么關系。最后引導學生推導出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三角形面積等于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即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學生通過操作、觀察、發現得出結論,整個數學學習過程讓學生輕松地掌握了一種轉化的數學思想方法,體驗到了獨立獲取知識的樂趣,把課堂歸還給學生,讓學生學會獨立去思考問題,多思、多做,培養學生的自信,進而讓農村孩子養成良好的數學品質。
教學活動是一種師生共同參與的雙邊活動。及時適度的反饋,將更有助于學生積極投入到課堂實踐活動,從而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都不斷輸出信息、吸收信息,其間不停地進行反饋。教師從反饋信息中了解學生學習情況,調整教學程序;學生從反饋信息中了解自己的知識和能力的發展情況并改正錯誤。如果教師能在這個過程中及時抓住有利時機,迅速有效地處理來自學生方面的反饋信息,實施最切合實際的教學方案,就會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同樣,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及時抓住有利時機敏捷地回授來自教師,包括自己的同學指導學習的反饋信息,或者克服思維定式,或者增強自信心,那么對學生自己積累學習經驗也更具有積極意義。
毫無疑問,充分重視課堂教學反饋,正確處理來自學生的反饋信息,是提高教學效率、優化課堂教學的重要一環,其中最為常見的反饋手段就是表揚與批評。農村的孩子比城里的孩子自卑,他們需要老師給予他們更多的認可。記得在一次上三年級下冊面積《量一量》中,請學生來說一說生活中面積大約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東西時,學生積極地進行發言。之后我又問能否說一說他們之間的進率是多少?學生理所當然地回答了一個 10 ,這時,我懵了,未給予任何回應再問,還是一樣,語氣也隨之越來越差。學生們都感受到了嚴肅的學習氛圍,之后課堂中就再也沒有學生愿意舉手回答問題,課堂變成了老師的“獨角戲”。下課后,我找了個學生問原因,他回答說:“我們害怕,不敢回答了。”聽了之后,我驚了:我到底干了什么嗎?農村孩子更敏感,在得不到賞識后失去信心,自暴自棄,以致破罐子破摔,結果會變得越來越壞。小班化教學就是需要我們老師能更全面地了解、教育學生,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 尤其是后進生,要多用鼓勵性的語言使他們感到溫暖,通過表揚他們的長處來讓他們改掉自己的短處,經常享受成功的快感,從而更加信任老師,“親其師,信其道”,這樣就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好地掌握知識技能。通過表揚與批評相結合的方式,有利于促進課堂管理,提高課堂效率。
總之,簡約有效是一種境界,是一種韻味,也是一種追求,是我們廣大教師課堂的目標。農村“小班化”教學中形成簡約有效的課堂模式是農村小學今后教學的必然趨勢。我們要讓農村“天然小班”活起來,伴著樂章一步一個腳印,執著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