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日亮 羅維聰
摘要:指出了隨著桉樹種植的大面積擴張,各種桉樹的病蟲害也不斷出現,介紹了廣西桉樹的種植情況,并主要分析了目前廣西地區比較常見的病蟲害種類,同時總結了一些病蟲害的防治對策,旨在為相關從業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廣西林業;桉樹種植;病蟲害;防治
中圖分類號:S7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7)09011102
1 引言
桉樹又稱尤加利樹,原產于澳洲大陸,19世紀引種至世界各地,目前世界上已有100多個國家對其進行栽培和種植,在我國主要分布在南方,此外四川和湖南等地開始嘗試在寒冷地區種植桉樹。桉樹適應性強、種類多、用途廣,對生長環境要求不高,無論是熱帶、溫帶、濱海、內地、平原、高山等地域都可生長。桉樹具有極好的經濟效益,其樹干是造紙業的主要材料,樹皮可用作發電燃料,因此對桉樹病蟲害防治的分析具有重要意義。
[BT1]2 廣西桉樹種植現狀
廣西是中國桉樹種植第一大區域,種植面積已達3000萬畝,并且以年均200萬畝的速度增長,廣西桉樹面積、生長量和蓄積量都已經成為全國第一位,因此有著“世界桉樹看巴西,中國桉樹看廣西”的說法[1]。崇左市東門鎮東門林場是廣西最大的桉樹苗木生產和科研基地,同時也是目前亞洲最大的桉樹基因庫,東門林場主要以桉樹和松樹為主,氣候炎熱干燥,有利于桉樹的生長,因此也有“廣西桉樹看東門”的說法。
全國30%以上的木材都出自廣西,而廣西木材總產量的70%都是桉樹,廣西桉樹的種植有效地促進了國民經濟的發展,其直接產值已經超過1000億元,為我國木材的生產作出重要貢獻的同時還間接地保護了北方森林資源免受砍伐,維持了生態資源的穩定[2]。
3 廣西桉樹主要病害
目前桉樹病害種類非常多,由桉樹病害導致的經濟損失非常高,而且部分病害不易發現,因此使得前期的防治和后期的治理非常困難。以下列舉幾種桉樹常見的病害,并總結其病害特征表現。
3.1 焦枯病
桉樹焦枯病是目前國內森林植物檢疫的主要內容之一。主要危害葉片和枝梢,使得葉片、樹枝、頂端發生枯死,導致出現大量的落葉,并在桉樹頂部形成“掃帚狀”,嚴重情況下還會使整株樹枯死[3]。在葉片感染的初期會出現針頭狀的水澤斑,并且病斑會不斷的擴大,壞死的組織會呈現燒灼狀,其邊緣有赤褐色暈圈,多數病斑的連結會造成葉片干枯并發生卷曲。中期病斑的中部會變成灰褐色,呈現燙傷狀,多數病斑的連結會造成大的枯死斑塊,導致葉片焦枯并脫落;后期枝條也會染病,枝條的表皮層會出現圓形或長條形的小點,發病部位萎縮并出現縱裂縫,逐漸擴大環繞枝干,導致枝干干枯死亡。
3.2 青枯病
桉樹青枯病指幼苗出現整株枯死以及基部葉片變紅變紫的現象,主要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急性病主要表現為病株葉片會急速失水并萎蔫,但是葉片仍舊會懸掛于枝條上,并不會脫落;有時枝干的表面會出現褐色或黑褐色的條狀斑,莖干的木質部也變為黑褐色;根部會腐爛,其皮層脫落,髓部和木質部出現壞死情況,并且會有臭味[4]。病變部分會使清水變成乳白色,并且會出現白色或淡黃色的細菌膿液,呈環狀溢出,是青枯病的主要判斷特征之一。慢性病主要表現為病株發育不良,植株矮小,下部葉片會呈現紫紅色,并且由下至上逐漸發展,導致葉片干枯并脫落;側枝與莖干也會出現不規則的黑褐色壞死斑,最終導致整株枯死。慢性病從發病到枯死時間較長,一般為3~6個月甚至更久。
3.3 灰霉病
桉樹灰霉病主要侵害桉樹苗的嫩梢葉片和幼莖,其傳染力極強,可導致種芽的腐爛、幼苗的拌倒、枝葉的腐爛等癥狀。病害表現在幼苗植株頂部幼葉,病害葉片會先出現透明小黃點,慢慢變為灰褐色的大斑塊,并呈現出水漬狀腐爛,然后逐漸向枝梢擴散,使葉片失水發生皺縮,最后導致全葉枯死[5]。幼莖病害主要表現為暗綠色的漬條斑,病部布滿灰色霉狀物,受外力干擾會呈煙霧狀,病變部位會逐漸變為褐色,并發生凹陷,最后腐爛。扦插苗病變主要表現在下部葉片和莖部,染病部位的嫩葉和嫩莖初期會出現水漬狀的淺褐色斑紋,病斑不規則,然后逐漸潰爛,并由綠色變為灰褐色,最后枯死。多出現在春季,低溫、多雨、多霧的環境,發病率比較高。
4 廣西桉樹主要蟲害
廣西桉樹的蟲害比較嚴重,歷年來都有蟲害導致的桉樹大面積死亡情況,而且桉樹的蟲害種類非常的多,能夠威脅桉樹的害蟲種類高達數百種,并在不斷的發展,因此本節從桉樹的蟲害部位進行總結,并主要分析危害較嚴重的害蟲種類。
4.1 根部蟲害
桉樹根部害蟲種類比較多,主要害蟲有白蟻、螻蛄、地老虎等。危害最大的為白蟻,主要包括云南土白蟻、海南土白蟻、黑翅土白蟻、遵義土白蟻等。其次是蟒蠟和螻蛄,這類蟲害種類較多,高達30多種,危害程度多為中等,常見的有二點鱗鰓金龜、紅腳綠金龜、小茶金龜、鱗毛鰓金龜、赤絨金龜等。小地老虎是鱗翅目夜蛾的幼蟲,又叫做土蠶,主要在11月到次年5月出現,對桉樹扦插苗的危害最大。躲藏于土縫中,受驚嚇時會呈蜷縮狀,用手翻動即可發現,常在夜間和雨天外出,將幼苗在地面處切斷并拖入土中啃食,從而造成苗床缺苗[6]。
4.2 枝芽蟲害
枝芽蟲害主要來自癭姬小蜂,癭姬小蜂主要危害桉樹的苗木和幼林。成蟲體長約為1cm,呈褐色和蘭綠色,幼蟲為白色。每年發生2到3代,并且世代重疊,成蟲在葉片、葉柄以及枝條上形成蟲癭以供幼蟲過冬,4月開始羽化。癭姬小蜂雌蟲的繁殖能力極強,種群密度比較大,擴散迅速。成蟲能夠飛行,可通過人為攜帶繁殖材料進行遠距離傳播,危害嚴重的時候可導致苗木大面積倒伏、矮化、落葉,嚴重的會導致桉樹枯死,對桉樹的影響比較大,主要以幼蟲時期的危害為主,植株受害率可達100%,受害桉樹產量會嚴重下降。
4.3 葉部蟲害
桉樹葉部蟲害的種類非常多,目前已有200余種,是桉樹蟲害最為嚴重的,常見的害蟲包括卷蛾類、尺蠖類、袋蛾類等。廣西地區常見的為油桐尺蠖,2011年廣西南寧發生了大面積的蟲害,受災面積達到7萬畝,并且導致次年的桉樹產量下降。卷葉蛾也被稱為桉斑齒小卷蛾和桉樹卷葉蛾,其幼蟲的活動能力比較弱,只能在葉背上啃食葉肉;2齡后的幼蟲會啃食苗木的嫩梢,并吐絲包裹頂芽嫩葉,只留下葉脈;成蟲后會在卷苞內化蛹。受害苗木會生長停滯,出現叢生現象,極大的影響了苗木的質量。蟲害多出現于5~8月,特別是在氣候潮濕的情況時候極易出現蟲害[7]。
4.4 干部蟲害
桉樹干部的害蟲主要為吉丁蟲類、木蠹蛾類、天牛類等,其中危害程度較大的為木蠹蛾。廣西地區常見的木蠹蛾有柳桉木蠹蛾、荔枝木木蠹蛾、豹紋木蠹蛾等。木蠹蛾的成蟲為中大型蛾類,頭部比較小,喙已經退化。其觸角為雙櫛齒狀,多為灰褐色,翅面有鱗片或毛,并有斷紋。幼蟲呈紅色粗狀,背板和臀板有色斑。蛹為動蛹,側環上有鋸齒或尖齒。
5 廣西地區桉樹病蟲害防治方法
5.1 選擇合適的桉樹品種
在桉樹栽種的時候要結合實際的環境,選擇適合本地區的品種,既能保證苗木的質量,還要具有較好的經濟性[8]。同時要總結本地區以往的病蟲害經驗,對于較嚴重的地區,要針對性的選擇抗性較好的品種,例如南寧地區以往最常見的病害為青枯病,因此在選擇苗木的時候要尤其注意苗木對于青枯病的抗性。并且組建科研團隊,對目前出現的主要病蟲害進行分析,培育新的苗木品種,提高其抗病害能力。
5.2 加強日常的林間管理和監測
病蟲害出現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不可抗力是無法避免的,但是通過加強平時的管理能夠有效的改善其發生幾率。林業最大的特點就是生產周期長、面積大,因此在栽植桉樹的時候要注意各個環節的協調,做好管理工作,包括育苗環節、栽種環節、生長期等。尤其是在平時的施肥和松土方面,要加強管理,保證工作做到位,提高桉樹自身對病蟲害的抗性。同時注意平時的監測,將病蟲害控制在初期,避免后期出現無法控制的情況。
5.3 開展適當的綜合防治方法
病蟲害的防治要從多方面進行,目前主要的防治手段有化學防治和生物防治。化學防治就是對桉樹噴灑特定的藥物,對病蟲害有較好的防治效果。噴灑的時候注意量的控制,避免藥量過大對樹木產生毒害,還要防止藥量不足而無法達到相應的防治作用。生物防治技術目前尚不成熟,其主要利用害蟲的天敵來進行防治,可在桉樹林內放養一些以主要害蟲為食的動物,該方法最為安全環保,并且還能增加經濟效益,但是對于病害沒有較好的效果。
6 結語
筆者對廣西桉樹的種植情況進行了簡要的介紹,并對目前廣西地區比較常見的病蟲害種類進行總結,針對較為常見的病蟲害提出了幾點防治對策。相關人員在參考本意見的時候,要認真分析當地的實際環境,結合最新的科學技術對其進行優化和改進,摸索新的辦法,推動廣西地區的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曾智堅.淺析昭平縣桉樹病蟲害的發生現狀及防治對策[J]. 吉林農業,2012(2):178,177.
[2]李 斌.石屏縣桉樹病蟲害防治現狀與對策[J].林業建設,2012(3):19~20.
[3]李貴玉.廣西桉樹病蟲害發生現狀及防治策略[J].廣西林業科學,2006(4):285~288.
[4]文晨光.廣西桉樹病蟲害發生現狀及防治策略[J].中國林業產業,2016(7):246~247.
[5]石程遠.桉樹組培苗以苗繁苗技術及病蟲害防治對策[J].內蒙古林業調查設計,2010(6):41~44.
[6]滕永科.桉樹主要病蟲害發生現狀及防治對策[J].吉林農業,2013(5):64~65.
[7]伍祿軍.廣西地區桉樹人工林外來入侵植物現狀與防治對策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4(19):179~180,184.
[8]黃 娟.淺談廣西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吉林農業,2011(8):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