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麟
中核核電運行管理有限公司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7)05-000-01
摘 要 本文結合某企業實際情況,分析現有職業通道和勝任力模型建設情況,通過建立并應用評價中心技術,進一步優化職業發展通道建設。
關鍵詞 職位體系 職業通道 勝任力模型 評價中心
評價中心技術是以測評特定的能力素質為中心,綜合運用多種評價方法,從多角度對測評對象進行測量的一組系統化、標準化的評估活動。目前已廣泛應用于員工招聘、能力評估、職業發展、職位晉升等各個方面。本文主要結合企業現狀,運用職業通道和勝任力模型建設基礎,設計評價中心技術,優化公司職業通道和職位晉升工作。
一、實施背景
公司是中國大陸核電的發源地,目前共有9臺運行機組,總裝機容量為654.6萬千瓦,年發電量約500億千瓦時。公司目前在冊人數約4000人,依托先進的人力資源管理理念,配合大量調研分析和數據模擬,最終已建立起較為完備的職位體系、人員任職資格體系和崗位勝任能力體系。
1.職位體系。公司建立五大序列職位體系,根據職位所屬工作內容的特點,將員工職業發展通道劃分為經營管理、業務職能、專業技術、運行操作、技能作業等五個序列。
2.任職資格體系。根據員工個體能力、知識、技能、水平的差異,引導和規劃員工職業發展,將企業發展所需的能力和技能列入任職資格體系,建立企業對員工職業發展方向的明確引導,形成層層遞進的員工任職資格體系。
3.崗位勝任力模型。公司通過工作分析、問卷調查、訪談等手段對公司各崗位能力要求進行梳理,建立涵蓋核心能力、領導力和職能能力為基礎的三大能力素質。
二、應用評價中心技術的意義
(一)目前實施方式及存在問題
公司在人才選拔、職位晉升、崗位雙選等工作開展過程中,有效應用職位體系、任職資格和能力素質等資格體系,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但在員工個體發展方面,公司未全面運用測評手段對員工的能力素質進行評估,員工對自身的能力現狀和發展方向不夠明確;在晉升選拔方面,目前公司的測評手段較為單一,未能多角度進行綜合測評,可能會影響到評價結果的效度;在培養培訓方面,公司的培訓課程、培訓形式未能全面和資格體系、能力素質要求相統一,可能影響到員工能力的開發和職業生涯規劃。
(二)引入評價中心技術的意義
1.人才識別:通過對測評對象在工作崗位中所必須具備的行為、能力、技能等方面的測試,篩選出同一崗位中績效優異者。
2.人才培養:采用不同的測試方法獲取測評對象的相關特質數據,通過綜合分析,了解測評對象的優勢領域和有待發展的素質,進而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
3.優化人力資源配置:根據各崗位的特點、需求和勝任素質要求,采用科學的人才甄別和選拔技術,選拔最適合該崗位要求的人才。
三、評價中心技術的建立
評價中心是一種系統性、標準性、集多種測評技術于一體的評價體系。評價中心包含無領導小組討論、文件筐測驗、管理游戲、角色扮演、演講、辯論、面試、心理測試等,各個工具所測內容的側重面不同。
(一)評估思路
1.評價中心技術的基礎是工作分析,通過工作分析了解目標崗位所需的特質、勝任力和工作績效標準,從而形成目標崗位的能力素質模型,明確評價重點。
2.根據評估目的,以崗位能力素質模型的能力要求為評價重點,選擇合適的評價技術,確定評估模型。不同的評價中心技術側重評價的能力項不同,為提高評價的準確性,評價中心建議使用兩種以上的測評方法和技術,以確保能夠得到客觀、可靠并與既定能力項密切相關的行為表現。
3.結合目標崗位的實際工作情境,編制評價試題、評價標準,確定評價流程。除人力資源管理者外,評價技術的使用需要專家和直線經理的積極參與,通過制定詳細的評價內容、評分標準,按照專業的流程、方法進行評價,才能使測評結果有較好的信效度。
4.在使用每一項評價技術時,都需要多位的評價者進行評價,評價者的專業性,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評價結果的準確性。公司要建立專業的測評師隊伍,根據測評對象的行為表現做出準確的判斷,最終獲得可信并準確的評價結果。
(二)注意事項
1.評價中心技術需要企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各方面的成本都比較大。公司在建立評價中心時,需要積極爭取各級領導和直線經理的理解和配合,以期得到人財物資源的全力支持;同時在開展具體項目的評價時,需有效甄別是否需要應用評價中心技術,避免造成人力財力的浪費。
2.評價中心技術是測評“冰山模型”下面隱藏的各種特質要素,是對隱形要素顯性行為表現的評價,評價流程的嚴謹性、評價標準的準確性和評價師的專業水平決定了評價結果的信效度。
3.以公司的實際情況和特點為基礎確定的評價中心技術并非一成不變的,應根據公司的發展和市場的變化對測評指標和情景不斷進行不斷的反饋修正和完善。
四、結語
評價中心技術的建立在公司已具備堅實的基礎,工作分析、知識技能要求、勝任力模型等基礎性工作都已完成并材料完備。通過建立評價中心技術,用科學有效的評價方法,采取多樣性的評價手段對測評對象開展核心維度的評價,全面客觀地了解測評對象的能力素質,能進一步提高公司人才測評過程的信度效度,優化公司人才選拔、培訓培養、職位晉升工作,進一步完善公司職位通道建設和員工職業生涯規劃。
參考文獻:
[1] 肖鳴政.人員素質測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王忠軍,龍立榮.評價中心的結構效度研究[J].心理科學進展,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