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玲
河北省唐山市開灤集團荊各莊礦業分公司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7)05-000-01
摘 要 本文對當前國有煤礦隊伍的現狀進行分析,提出了如何加強國有煤礦三高隊伍建設問題的有關意見。加強國有煤礦的形象宣傳,吸引優秀的人才加入國有煤礦,提升國有煤礦的入職要求,定期的對煤礦人員進行專業培訓,促進高級技術人員、高級管理人員和高級操作員工隊伍的建設。
關鍵詞 國有煤礦 三高隊伍 建設思考
國有煤礦的發展離不開技術人員、管理人員以及操作員工隊伍的共同建設。在煤礦企業職工隊伍中,操作員工是一線的實踐者和執行者,在企業中發揮著不可代替的作用,但是在整個的工作中,同樣需要規范化、制度化的管理,煤礦的管理人員的有效管理是加快煤礦發展的粘合劑,高級技術人員的加入會使得國有煤礦建設富有更加專業的技術,因此,加強三者的建設尤為重要。
一、煤礦隊伍的現狀
在當前的煤礦企業中,操作員工隊伍的受教育程度普遍不同,大部分組成員工隊伍的人員都是來自經濟較為不發達以及偏遠的農村地區,平均的學歷在初中左右。大部分的農民工都是通過親戚或朋友的介紹來到煤礦工作,付出體力勞動獲得勞動報酬。操作員工隊伍的流動性較大,學習意識不強,受教育程度參差不齊。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隊伍學歷水平較高,但存在技術人員現場管理水平低,管理人員不懂生產,不能進行高效的管理的問題。
二、當前三高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年齡兩極分化
煤炭行業相對其他行業來講較為特殊,其工作的環境和性質較為辛苦,又屬于重體力勞動,青壯年的勞動力在面對臟、苦、累的工作環境選擇此工作的幾率變小。受煤炭行業發展形勢的影響,在煤炭行業低迷的一段時間,愿意投身煤炭企業工作的人員就更少,這就出現了煤炭行業員工年齡兩級分化的現象。
(二)接受培訓愿望不強
在煤礦企業中,會經常開設一些專業培訓以及安全意識培養的活動。但是,從普遍的調查中來看,由于煤炭行業工作任務繁重,人員素質高低不齊,生產與培訓不能兼顧,員工接受教育的學習興趣并不是很強,這就使得舉辦的活動失去了本身的意義,也沒有起到活動與培訓的效果。
(三)責任意識淡薄
在國有煤礦企業中,由于員工素質的參差不齊,很多員工責任意識較為淡薄,大局觀念不強,不能將自身的發展與企業的發展相結合,沒有長遠的規劃。操作員工的思想更相局限,他們主要的思想就是不停的通過體力勞動獲取勞動報酬,只是機械的在報酬的引導下而工作,沒有積極的進取意識,自身意識與企業之間的意識較為疏遠。
三、加強國有煤礦三高隊伍建設的對策
(一)加強國有煤礦的企業宣傳、吸引社會優秀人力資源加入
國有煤炭企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是社會就業的主要方向,因此,國有煤炭企業要不斷的完善自身企業的文化,通過媒體的平臺加大宣傳力度,讓人們通過真實的宣傳而重新認識煤炭工作,從根本上變主動招工和納賢,吸引更多優秀的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基層農民工加入到煤炭企業的隊伍之中。
(二)提升煤炭企業的招工門檻、增強企業自身管理
前期煤炭企業自身條件不足,導致開始大量的招收煤炭工人,這時的招工門檻較低,被納入的技術人員、管理人員、操作員工整體的綜合素質較低,以致在煤炭企業經濟效益出現下滑之后人員大量的流失。新型現代化礦井建設不斷的更新發展,對于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為了進一步加強國有煤礦三高隊伍建設問題,首先就需要提升煤炭企業的招工門檻。只有通過專業的考核,才會選出合格的人才,為日后的工作開設一個好的開端。
(三)加大“三高”教育培訓力度、強化自身責任意識
相關的煤炭企業應該定期的對管理人員、技術人員、操作員工進行專業培訓,通過專業培訓、專題講座、帶徒傳技、掛職鍛煉、技術業務比武等一系列的活動,全面提升管理人員的管理水平、技術人員的專業水平、操作員工的操作水平。努力打造一支管理高效的管理人員隊伍、一支技術過硬的專業人員隊伍、一支技能高超操作員工隊伍,只有三支隊伍的綜合素質全面提高,才能將企業的綜合實力提高一個新的高度。為了保障培訓效果,要制定一套合理的培訓激勵保障機制,以保障培訓工作落到實處。把員工參加的培訓的學習效果與評優爭先、職務晉升、帶薪休養等掛鉤,激勵員工學習的熱情。同時,幫助員工個人制定長遠的職業發展規劃,并將個人的職業規劃與企業的發展相結合,讓員工體會到個人的命運與企業的發展息息相關,把自己當成企業的主人,努力為企業的發展貢獻力量。其次,不斷創新培訓工作的新途徑新方法,利用現代網絡技術,打造更加生動、便捷的培訓服務平臺,吸引員工自發的進行學習。
四、結語
綜上所述,加強國有煤礦三高隊伍建設尤為重要,但是當前在我國煤礦人才隊伍建設方面上仍然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需要相關企業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不斷更新管理理念,落實管理制度,加強人才隊伍的建設和培養,只有這樣,國有煤礦企業才能得到充分發展。
參考文獻:
[1] 車成群,加強國有煤礦農民工隊伍建設的思考[J].陜西煤炭,2011(04).
[2] 王升玉,毛可萬.煤礦等高危行業農民工調查情況的調查和思考[J].學習月刊,20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