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廣雷
棗莊礦業集團付村煤業有限公司
中圖分類號:F241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7)05-000-01
摘 要 人才是企業發展的根本戰略資源,抓好人才隊伍建設,是企業發展的根本要求。在市場經濟大潮的沖擊下,處于特殊生產環境的煤炭企業,專業技術人才隊伍面臨著人才匱乏、流失嚴重的困境,給煤炭企業的健康發展帶來了不利的影響。本文重點對國有煤炭企業人才現狀及原因進行了系統梳理和分析,提出了解決存在問題的途徑方法,強調企業重視和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和管理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關鍵詞 煤炭企業 人才隊伍 建設
由于部分煤炭企業是國有企業,或者由國有企業改制而來,其管理體制中計劃經濟的印跡比較明顯,甚至某些企業依然沿用舊體制下的管理方法,加上企業工作環境差、危險性大,待遇相比其他領域較低,因此造成目前國有煤炭企業人才隊伍建設存在一些弊端,必須采取有效措施改善這一現狀,才能推動企業人才隊伍向著持續健康的方向發展。
一、國有煤炭企業人才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
1.人才結構不合理,專業相對其他企業比較單一。近年來,煤炭產業在我國國民經濟發展中仍然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國有煤炭企業人才隊伍普遍由工程技術、統計、會計、政工等幾種專業人員組成,工程技術人員幾乎全部從事采掘專業或與采掘有關的工作,且占比較少,相對而言,地面單位專業技術人員過剩,井下一線專業技術人才特別是高技能人才缺乏,懂技術的生產骨干短缺,普通工人則較為富余。
2.人才流失嚴重,缺乏科學長遠有效的人才培養戰略規劃。企業戰略的成功一靠制定,二靠執行,而執行的關鍵在于人。近年來,我國煤炭企業的內在體制雖然不斷轉變,但從管理上說對人才隊伍建設本質仍然認識不足,尚未真正樹立“人才資本”意識。人才隊伍建設處于較為落后的粗放狀態,缺少長遠規劃和統籌,從而造成煤炭企業人才短缺、流失嚴重,甚至部分企業中出現了人才斷層的現象。
3.人才建設投入少,缺乏科學合理的管理方法和激勵機制。人才隊伍管理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科學合理加大人才隊伍建設投入,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學管理方法和激勵機制,激發和調動人才工作的積極性。但是由于長期受傳統經營管理思想的影響,管理層對人才隊伍建設工作的認識程度不夠,對人才往往只使用不培訓,缺乏開發人才、培訓人才、有效管理人才的觀念,企業培養人才的方法陳舊、手段單一,使大部分技術人員失去發展空間,未能從根本上解決對專業技術人員的激勵問題。
二、解決國有煤炭企業人才隊伍建設和管理存在問題的對策
國有煤炭企業要想在日趨激烈的競爭中占得一席之地,謀求又好又快發展,必須盡快解決人才隊伍建設和管理工作相對滯后的問題,創建一支高素質、過的硬、忠誠企業的人才隊伍,為企業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和智力保證。
1.確立人才發展理念。企業的決策層要合理規劃各相關部門在人才工作方面的職責、權限和任務,積極研究、協調和指導人才培養、引進、流動、評價、激勵等相關工作,注重調動和發揮相關部門積極性,溝通不同的意見,及時處理出現的各種矛盾,組織協調各方力量齊抓共管,形成合力,做到人才資源優先開發、人才結構優先調整、人才資本優先積累、人才投入優先保證。要持續加大人才工作的投入力度,使人才工作在體制機制建設上有新進展,在人才效能發揮上有新突破,在服務企業科學發展上有新作為。
2.優化人才隊伍結構。要通過內部人才市場、資源整合等多種渠道,積極引導各類人才在系統內有序流動。堅持不斷完善高層次人才集聚機制,重點培養集聚一批發展急需的創造型、復合型、外向型高素質人才,突出培養熟悉和掌握采掘、安全、機電及運輸等業務管理、專業技術和生產技能的人才,加緊培養具有敏銳市場洞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市場開拓能力的復合型人才,提高人才管理密度。要繼續推進“人才工程戰略”建設,培養和造就一大批適應企業發展需要、層次結構分明、年齡結構合理、專業結構配套的人才隊伍,構建和完善多層次、多形式的專門人才培養、引進體系。要按照起點高、專業廣和方法活的原則,完善人才引進管理辦法,科學合理地引進與企業發展相適應的特殊人才。
3.創新人才培養方式。在工作中,一是要做到施教與需求相結合。每一項培訓,都要進行需求調查,按需施教,科學設置培訓項目,不斷完善課程設置和培訓內容,實現供求一致;二是要做到施教與互動相結合。加強教與學的交流互動,把師資隊伍的理論優勢與職工隊伍的實踐優勢結合起來,要著力解決職工應知應會的問題,在提升職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上下功夫,實現教與學相長;三是要做到傳統教學與現代教學相結合,綜合運用講授式、研究式、案例式、模擬式、體驗式等教學方法,應用現代教學方法和信息技術,大力推廣網絡培訓、遠程教育,增大科技含量,發揮好網路教育在教育培訓中的作用,為企業的經營與發展提供人才保障和人才儲備。
4.多個層次激勵人才。要堅持黨管人才原則,遵循市場經濟規律,發揮市場主體在人才培養、吸引、使用、配置、激勵中的主體作用。要建立完善勞動、資本、技術和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制度,形成靈活多樣的分配形式,并以此為基礎,建立規范有效的人才激勵制度。同時要不斷完善和充實人才的評價標準,擴大績效管理工作的范圍,充分發揮績效管理對于發現問題、提升業績、獎勤罰懶、人才激勵的作用,使各類人才工作有業績、職業有發展、貢獻有回報,形成以事業吸引人才、以績效評價人才、以薪酬激勵人才、以責任錘煉人才的良好人才環境。
三、結語
綜上所述,人才是立企之本,強企之基。要實現企業又好又快發展,必須高度重視并切實提升人才隊伍建設和管理水平,堅持用科學發展、與時俱進的眼光認真對待人才隊伍建設,持續激發企業人才科技創新和自我提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他們在企業中成功和社會進步中實現價值搭建廣闊的平臺,企業才會有蓬勃發展的生機和活力,才能夠在市場經濟乃至知識經濟的大潮中乘風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