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彥翔
河鋼集團宣鋼公司煉鐵廠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7)05-000-01
摘 要 在安全管理中,科學安全管理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重點探討科學安全管理的創新對鋼鐵企業的作用和重要意義。
關鍵詞 科學安全管理 創新
對鋼鐵企業而言,創新是職工主觀能動性的高級表現,是企業不斷發展的不竭動力。管理是鋼鐵企業通過計劃、領導、組織、控制等方式最終達到目標的方法。而鋼鐵企業的安全工作更是要通過創新管理才能實現企業全年安全無事故的目標。所以本文就安全管理的創新角度探討科學的安全管理模式對鋼鐵企業的重要作用。
鋼鐵工業是一個易燃易爆、高溫高壓、有毒有害的高危險行業。鋼鐵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會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和不良的社會影響,鋼鐵企業的安全管理工作也要不斷創新。隨著物本管理向人本管理理念的轉變,安全管理以其獨特的文化管理模式成為鋼鐵企業新型的科學安全管理模式。安全管理的創新是以人為本,通過凝聚力、滲透力和影響力,讓安全成為每位職工的行為習慣。科學的安全管理模式既傳承了傳統的安全管理中的有效模式,同時又結合了現代人本管理的優點,兼顧了對人、環境、物的管理,是目前鋼鐵企業安全管理的最高安全管理模式。
一、事故分析需要科學的安全管理模式
安全行為科學理論提到:社會、生理和環境等因素均會影響人的行為。在實際生產中,引起人的不安全行為、造成的人為失誤和“三違”發生的原因是復雜的。因而,分析人為事故的原因就不能僅停留在人的原因這一層次上,應該更為深入的進行分析。比如分析人的不安全行為之表現,應區分客觀還是主觀的原因、生理還是心理的原因。對于主觀、心理的原因,就要從人的內因入手,運用培訓、督促、檢查、管理等措施來調整;對于客觀、生理的原因,就要從物態和環境等方面入手,來適應人的客觀生理要求,減少人為過失。行為科學當中的人的行為模式、挫折行為研究、注意和安全行為、人的意識過程、事故心理結構等理論和規律均有助于分析和研究事故的原因。
二、以科學管理為依據,創新安全管理理念
科學的管理手段在安全管理中十分重要,安全管理同樣要依據以人為本的原則。在管理方面,通過激勵理論誘導安全行為,避免“三違”行為。使用角色作用理論,使安全管理人員始終保持積極性,進行有效的安全管理。在班組人員組合搭配上,為使班組成員安全穩定的進行生產,則需要掌握職工的性格、氣質、價值觀等方面的特點,讓協同作業的職工性格互補,價值觀趨向相近等。在工種和職位的安排上,為減少可能的失誤,要根據職工的愛好、情緒、能力等進行調整。我們在安全工作中,需要職工不斷從學習諸如安全規程、安全事故案例、安全學習資料等,如果一味的僅僅組織開會學習,長此以往,收效甚低,職工也較容易忘記??茖W的安全教育培訓也應遵循人的記憶發展規律,比如利用心理學中的首因效應和近因效應,強化職工對安全資料的記憶。
在實際安全工作中,也要講究管理方法。通常企業在制定了一系列安全規程后,執行起來卻總有職工置若罔聞。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安全新規實施過程中,安全管理者沒有給執行者以及時、正確的反饋。例如職工經常帶安全帽時不系好安全帶,既沒有遇到安全管理人員的懲罰,且系好安全帽的安全帶之后也沒有得到安全管理人員的正面積極反饋,職工就可能會認為,安全管理人員對職工是否已嚴格執行安全規定是不關心的,只是為了傳達文件而已。長此以往,職工就會對安全工作越來越懈怠,對企業的安全文件漠不關心,并逐漸養成習慣性違章的行為習慣,可能最終釀成嚴重后果。所以在安全管理工作中,正、負反饋的給予是十分重要的。
三、以企業轉型為任務,把握科學安全管理規律
鋼鐵企業目前處于轉型期,把握轉型期間的安全管理規律,是指必須處理好鋼鐵轉型過程中的諸多安全管理問題,有目的性的采取安全防范措施。通過安全管理確保企業轉型期的順利過渡。根據安全管理動態性特點采取適當的措施。要把握安全管理規律,首先要處理好先前的安全管理意識于新的安全管理環境之間的矛盾;再次要處理好安全管理職工少與安全防范任務多之間的矛盾;三是要處理好維持之前管理任務不變與探究開展新管理任務之間的矛盾。安全管理部門在保證圓滿完成現有安全管理任務的同時,需要合理調配人員,通過統籌規劃,保證先前管理任務和新增安全管理項目可以同時展開。
四、結語
科學的安全管理應滲透到鋼鐵企業的每個環節,在每位職工的心靈中生根發芽。安全管理只有在其運行中才能體現出生命力,也只有在不斷地改進、完善、提高和創新中才能發揮其價值,并最終體現在鋼鐵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保證企業職工的身心健康,提高企業安全績效,實現職工本質安全化。
參考文獻:
[1] 萬晨鹿.論以人為本理念在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建立、運行和改進中的實現[J].礦業安全與環保,2009(05).
[2] 馮原春,茍惠芳.安全科學在現代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機械管理開發,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