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有科
摘要:指出了森林采伐是在伐區進行木材獲取的生產作業,其采伐調查設計是森林采伐生產管理的基礎,要提高伐區作業的質量,需要從采伐調查設計的精度出發,同時也會直接影響著森林采伐的效率。基于此,就如何提高森林采伐調查設計精度和效率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森林采伐調查設計;精度;效率;問題;措施
中圖分類號:S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7)09018902
1 引言
森林在可再生資源中屬于保護利用的資源,如果采伐不科學不合理,將會影響到森林質量與數量。在森林采伐中首先需要的是采伐調查設計,其采伐設計的精度將會直接影響到采伐的效率和采伐質量。在過去的森林采伐調查設計中存在一些問題,比如調查不仔細,設計不合理,誤差值偏大等等,這些問題如果不得到合理的解決,將會影響到采伐的質量和效率,同時對森林的管理工作帶來不便,因此,森林采伐部門要提高采伐調查設計的精度,控制誤差,提升采伐工作的效率,做到合理開發保護森林資源。
2 森林采伐調查設計存在的弊端
2.1 采伐設計方式不合理
傳統的森林采伐調查設計中,存在采伐方案不合理的問題,這主要表現在:首先,對應采伐樹木的齡級調查設計不合理,一般情況下,馬尾松和濕地松的生長周期相對較長,20年為一個齡級。桉樹和杉木的生長周期相對較快,2年為一個齡級,因此,森林采伐調查人員進行調查需要采伐的林木時,對于齡級要有精確的數據,這樣有利于針對齡級來劃分采伐林木的范圍。其次,由于林業采伐部門有時候為了完成上級下達的采伐指標,對于林木還在中近熟林期或者中齡期就進行采伐,造成森林的樹木齡級周期加長,形成惡性循環。最后,會為了完成指標開始采伐幼齡期樹木。因此調查齡級的數據上不準,會使得采伐的方式不合理,影響到采伐的質量。
2.2 應伐樹木的樣點選址不合理
傳統的森林采伐調查設計中,對于應伐樹木的樣點選址不合理主要表現在:一是樣點的選擇方法不合理,傳統的采伐設計使用的是抽樣選擇或者是隨機選樣,這種方式沒有考慮到應伐樣點中的樹木質量的好壞情況,樹木的齡級是否存在差別等等。二是在森林采伐的過程中,沒有嚴格按照規定進行采伐設計,只針對材質優良、經濟價值高以及直徑較大的樹木,而沒有把一些容易生病或者是不好的樹木涉及到采伐方案中,比如病腐木、傾身樹、霸王樹等等,這種情況不利于森林資源的科學開發保護,在傳統的樣點選擇中,調查人員的專業技能不足,不能專業的判斷出森林林木的生長情況以及應伐樹木的種類和應留樹木的種類,也會造成樣點選擇不合理。
2.3 采伐樹木數量誤差控制不合理
在傳統的采伐調查設計中,由于使用的調查方法不科學,使得在采伐數量精度上無法控制。森林自身的特點決定了調查設計的方法無法準確控制數量,這主要是由于,森林的分布不具有規律性,主要表現在,利用傳統的調查設計方法,無法對森林的行距、株距進行控制,使用抽樣選擇方法時候,對于數量上不能精確,無法確定準確的采伐數量和蓄積量,這種情況就會造成調查設計方案的數量與實際的采伐數量之間存在誤差,導致采伐調查設計精度上存在問題。
2.4 林業調查管理不合理
目前,在我國已經形成了森林林木采伐管理的相關政策及法規,但是目前部分林業部門的管理機制和管理模式落后,與現在的林業發展不相符合。地方的林業管理部門管理環節繁多且冗雜,在林農進行采伐證的辦理過程中需要經過多環節、長時間才能簽下來。林業的相關規定與條例多,政策具有方向性,在具體的管理過程中,依照規定進行管理方法實施,林業管理人員工作開展相對較為麻煩,落實起來困難。林業管理部門的管理人員存在權力尋租行為,為自身的利益而將林木限額任意支配。林木管理不規范,管理人員的素質不高,出現挪用林業專項資金,采伐審批權超標等。這些在林業部門內部的管理問題會使得森林采伐的工作開展出現調查設計精度不準,影響林木采伐效率和質量。
3 提高森林采伐調查設計精度和效率的措施
3.1 定樣點布置方法與數量合理確定
經過實踐證明,通過定樣點布置方法與數量的合理確定,可以增強代表性,達到明顯的效果,同時對于森林的經營管理也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提高了森林經營管理技術,這需要森林經營管理者,通過一定的管理方法,對于需要進行林木采伐的樹木,使其可以進行合理控制。首先,是在設計的過程中,把需要進行采伐的林木進行逐一的標記,具體的標記方法是,使用紅色油漆,在樹木上進行“×”或者“O”記號標記,并把具體的尺寸進行測量記錄,包括樹的高度、齡級、直徑、生長狀況等。其次,進行數量的調查統計,通過需要標記記錄,計算出需要采伐的數量,并保證數量計算結果的準確性。最后,進行調查設計的方案審批,在調查設計書上詳細的內容羅列,相關的審批人員要依據審批書上的內容一一進行核對,確保采伐數據的準確性以及采伐點的檢查,進行采伐過程中的實時監督與指導,保證采伐的實際數量與調查設計審批書一致,這樣不僅可以有效的減小誤差,還可以提高采伐的效率。
3.2 嚴格按照規定進行樣點調查
在樣點的調查中,嚴格按照規定進行,保證操作的流程科學合理化。這個過程的調查可以使用科學技術來進行,比如林業調查可以利用GPS定位技術和地理信息系統來進行。具體的方法是:在采伐工作的前期,進行森林區基礎信息的采集,這些信息包括林木的種類、生長狀況、樹木的高度、密度等等,這些信息在采集時候僅僅依靠人工工作量大且工作復雜,目前有專業的森林無人機探測,以及機器人巡查技術,GPS定位信息技術等等。在信息采集完畢后,建立一個數據庫,使用地理信息系統,借助計算機,讓森林的實際情況進行虛擬的模型展示。利用這些科學技術,可以有效的針對樣點調查,調查的結果也能夠直觀具體的展現在設計人員的面前。在調查分析時候,可以根據地理信息系統的功能來評判需要采伐林木的科學合理性,如果是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在模型中直接進行標注,直到所有的樣點進行準確分析完畢后,再把實際中需要采伐的林木進行準確標記,這樣可以減少誤差,提高采伐的精度,保證質量。同時,在采伐的方法上要遵循少量多次采伐,這樣不僅能保證森林的采伐科學,還有利于林木的生長環境,比如,在一個成熟的林區,一次的采伐面積控制在30%,也就是說,每10棵樹中采伐3棵,即使是密度較大的林區也不能超過這個采伐率,避免出現一次采伐率過大,使得林木生長環境聚變,影響剩余70%林木的生長。
3.3 內業編制合理化避免誤差
內業編制要達到合理化,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一方面,針對森林采伐的調查數據進行整理,保證數據的真實性,針對每一次的采伐都做到有記錄可以追尋。把調查設計與實際的采伐情況做對比,并進行資料的保存,這些資料要進行林業管理部門的審批蓋章,并作出必要的回報,這些資料包括使用文字、圖片、視頻等方式記錄的采伐情況,保存的方式使用紙質文檔加電子文檔兩種方式共同存放,避免遺失,這樣有利于下一次采伐調查設計時候進行檢索查閱。具體的做法是:在數據收集上,利用抽樣的方法來獲得采伐前林木數量和蓄積量,這兩者的代表的是修養技術和實際的采伐數,通過這些數據,進行科學的計算與對比,能夠及時的發現采伐調查數據設計的誤差,再將這些數據通過地理信息系統技術的處理,打印出采伐的地形圖紙,保證圖紙的完整、信息準確,通過直觀的圖形可以科學的判斷出在調查設計中哪些地方是合理,哪些地方不合理,并進行重新的修改。另外,調查的面積要計算準確,形成統一的文檔。
林業的管理部門,要進行人員的分組管理,利用小班調查進行,提高效率,簡化流程,提高林業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具體的方法是:林業管理人員在采伐調查制度上進行優化,保證國家林業相關政策在下達時候,完成的質量高且有效,例如在采伐調查設計方案制定時候,給予重視和相關的支持,使調查人員順利開展工作,進行調查計劃審批時候組建審核小組進行檢查與核對,并保證采伐指標的規范使用,使采伐調查設計中的每一個環節都正常、科學、合理地進行,保證采伐調查的質量和效率。
4 結語
本文詳細分析了傳統森林采伐調查設計存在的弊端,并提出了合理的建議,希望林業管理部門提高對森林采伐調查重要性的認識,加強改進傳統的森林采伐調查方法,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同時提高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使森林的采伐調查設計的誤差減小,提高采伐調查工作效率,為我國林業的發展打好基礎,保證森林資源的合理開發保護。
參考文獻:
[1]周 明.提高森林采伐調查設計精度和效率的探討[J].農業與技術,2015,35(14):61~62.
[2]王吉順,鄒洪海,秦風巍.提高民營森林采伐調查設計精度和效率的探討[J].中國林副特產,2013(4):71~72.
[3]沈 振.試論伐區調查設計對森林采伐量的影響[J].生物技術世界,2015(8):35.
[4]魏士忠,宋玉萍,魏 然,等.全林標記采伐木在森林經營作業設計調查中的應用[J].河北林果研究,2015(1):72~74.
[5]覃道彪.采取伐區調查設計精度控制措施確保合理利用森林資源[J].吉林農業,2015(7):107.
[6]江小珍.建甌市伐區調查設計出材量與生產出材量存在誤差問題的探討[J].低碳世界,2016(4):214~215.
[7]紅 玉,于曉光,鄭小賢,等.集體林區森林采伐限額執行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內蒙古林業調查設計,2012(6):47~49.
[8]禹雄峰,張亞雄,楊夕寬.淺析林木采伐伐區調查設計精度的提高技術[J].南方農業,2015,9(27):76~77.
[9]白蘇拉.探討林業采伐更新調查設計[J].社會科學:全文版,2016(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