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木軍
摘要:指出了現在我國人工桉樹林的種植面積越來越大,特別是“兩廣”地區種植桉樹的面積更大,桉樹害蟲種類也越來越多,危害程度也越來越大。有必要通過害蟲生態控制理論以及生態學原理來減小這種危害。基于此,分析了我國桉樹蛀干害蟲的種類和風險,同時提出了治理的對策和建議,以期提供參考。
關鍵詞:桉樹;蛀干害蟲;風險;防治;對策
中圖分類號:S7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7)09020102
1 引言
桉樹蛀干害蟲在蟲卵、幼蟲等時期都是過著一種隱蔽的生活,要么是存活在桉樹的木質部,要么是存活在桉樹的韌皮部內。只有當害蟲成長為成蟲的時候才會裸露在桉樹的外體生活。蛀干害蟲的生活特征使得它沒有多少的天敵,同時寄生率也相當低,種群數量一般都保持在比較穩定的狀態,這種害蟲的生存環境也比較穩定,所以防治存在較大的難度[1]。桉樹適合生長在陽光充足的平原、山坡和路旁,在我國南方種植較為普遍,特別是對廣西生態文明以及產業化發展有著很大的意義。筆者針對廣西桉樹蛀干害蟲進行了分析,目的是希望為相關方面的防控工作提供參考。
2 研究方法
筆者通過查閱相關的文獻資料以及分析實際案例,對桉樹蛀干害蟲的潛在危害行進行了研究分析,掌握了以下的一些情況。我國桉樹蛀干害蟲的種類不少于25種,而分布在廣西范圍內的樹蛀干害蟲種類就有近20種,這些害蟲主要有天牛科、蝙蝠蛾科、三櫛牛科、木蜂科以及吉丁蟲科等。
首先是天牛類。天牛的幼蟲靠桉樹的韌皮以及木質為食,會影響樹體的水分輸送,輕者會導致樹木生長品質差,重者會導致樹木死亡。天牛生存適應性很強,一旦傳播后就很可能定殖,不容易治理。其次是透翅蛾類。這種害蟲主要是在樹木的幼樹時期有較大危害,很有可能導致樹木風折,或者是樹皮產生開裂現象,情況嚴重的話還會造成桉樹的死亡[2]。最后是木蜂類。這種害蟲通常是在春末夏初的時候就逐漸多起來,一般都是在樹干上鉆孔筑巢。木蜂類幼蟲都是以樹干內部的木質為食物,成長之后就鉆蛀更多新的孔道,通常會對桉樹的枝條以及樹干造成損害,不容易防治。
3 桉樹蛀干害蟲在廣西的風險性評估
經過筆者的研究,發現在桉樹蛀干害蟲中,鞘翅目以及鱗翅目類的危害較大。鞘翅目類中,云斑天牛以及削尾材小蠹風險非常高,其次是光肩星天牛以及星天牛。在鱗翅目類中,桉干透翅蛾、蝙蝠蛾以及咖啡豹蠹蛾的風險也比較大。本文所提到的上述害蟲在廣西分布比較廣,所以在廣西的危害也比較明顯,需要進行重點防范控制。而像膜翅目、鱗翅目以及鞘翅目等一些害蟲類對廣西桉樹的危害就比較低。
4 桉樹蛀干害蟲的治理對策
近年來廣西的桉樹受到的蛀蟲害種類數量越來越大,危害也更加嚴重,這其中原因很多,如大面積種植桉樹純林,或是森林生態系統組成的成分單一等。在這些病害中,蛀干害蟲危害最大,因為其生存在樹干當中,不會受到外界因素干擾,能夠維持一個比較穩定的種群數量[3]。所以,進行防治的時候建議選擇綜合治理方式,同時要健全現代良性循環的林業生態系統,采取多種措施進行防控,形成害蟲、桉樹以及天敵之間的一種平衡關系,這樣就能夠實現疾病防控,把蟲害的危害控制在適當的范圍內。
4.1 創建科學管控模式,開展分類施策
按照研究的風險評估結果,把蛀干害蟲按照危害等級分為1、2、3大類。危害最嚴重的一類是1類,要重點對這類害蟲進行嚴格管控,通常都是采取3種措施。首先是加強監測調查,其次是林分改造,最后是對蟲源進行有效控制。危害處在中等水平的是2類,一般也是選擇較為嚴密的管控方式,要對蟲源進行密切的監控,同時還要進行有規律的定期調查,堅持早預防,對蟲害多發區重點開展除蟲工作。危害處在較低水平的是3類,一般來說可以選擇適度管控的方式進行處理,最主要的手段是保護和完善現有的森林生態環境,構成完整的生態鏈,最終目的是為桉樹以及害蟲的天敵提供一個更適宜的生存環境。
4.2 提高免疫監管作用,避免蟲害擴散
嚴格開展植物檢疫工作,是有效預防外來害蟲入侵以及擴散的一個非常有效的方式。比如現在已經明確了有不少于25種桉樹蛀干害蟲在我國生存,但是在廣西范圍內只發現有19種,說明還有6種類型的害蟲沒有入侵廣西。一旦檢疫工作出現紕漏,讓這6種蟲害進入廣西并且擴散,那這6種害蟲就會因為沒有天敵的制約而泛濫,最終造成重大危害。現在廣西范圍內19種害蟲也不在檢疫對象范圍當中,可是像云斑天牛等還是有著很大的風險。一般來說蛀干害蟲本身不會進行遠距離的傳播,通常都是人為方式給了害蟲傳播的機會,因此要對那些可能攜帶有害蟲的木材、苗木、幼樹等材料的調度運輸開展檢疫,特別是要提高對相關的單位和企業的檢查力度,嚴格開展監管工作,在適當的時候就苗木檢疫工作進行專項行動。
4.3 利用天敵對害蟲進行持久控制
任何生物都會有自己的天敵,就是蛀干害蟲也不例外。很多的蛀干害蟲都有著非常多的天敵種類,比如常見的有昆蟲類,如螞蟻、寄生蜂、布甲等;還有食蟲鳥類,如山雀或者啄木鳥;還有一些菌類、病毒和蟲類等。這些都能夠消滅一定量的害蟲,在桉樹、害蟲以及天敵之間維持一個穩定平衡的生態狀態。選擇天敵滅蟲法,對害蟲危害的控制更為穩妥、環保、有效且持久。
4.4 改進營林措施,培育更健康的森林
要控制害蟲,在營林時期就要有行動,要將預防工作貫徹落實在林業生產的每一個小環節當中,在營林方面選擇全面的、系統的預防性措施。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堅持在合適的地方種合適的樹。在開展園林設計或者是園林改造的時候,必須要做到讓規劃更加科學、更加合理,要培育混交林;第二步是要將森林中受病蟲感染的樹木、瀕死的樹木、已經枯死的樹木以及過火木都清理干凈,對那些密度過高的林分進行適度的梳理砍伐。同時要將那些在桉樹林中相對弱的生態系統進行樹種結構調整,最終培育出生態系統都較強,相互之間保持平衡的混交林。注意撫育工作,對林相進行有效改善,對害蟲的天敵以及桉樹本身的生存條件進行適當的優化,構建一個具有較強防御功能的森林系統。
4.5 對成蟲行為進行探索,實施大面積治理手段
治理桉樹蛀干害蟲之所以有那么大的難度,主要原因就在于這些害蟲生活非常隱蔽,然而蛀干害蟲的成蟲大部分都是在裸露的地方活動,成蟲的活動主要有尋找食物、求偶、交配以及產卵等,而且這些活動都有群體性的特征。可以利用成蟲的這些行為方式,采取輻射不育、氣味引誘等手段,思考出對這些害蟲進行大面積治理的方式。
5 結語
要想以更加科學有效的方法防治桉樹蛀干害蟲,一定要更加深入地研究害蟲的生物生態學特性,選擇更加先進的技術對害蟲的情況進行監測,再思考出更加理想的防治手段與技術,特別是要深入研究害蟲行為學,只有這樣才能夠為通過行為學控制法對害蟲進行有效控制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
參考文獻:
[1]于永輝,楊振德,龐正轟,等.中國桉樹蛀干害蟲研究現狀[J].中國森林病蟲,2011,30(3):25~28.
[2]許文輝.桉樹害蟲綜合治理措施[J].綠色科技,2012,29(7):73~74.
[3]黃志平,龐正轟,張少軍,等.廣西桉樹蛀干害蟲的風險分析及管理對策研究[J].中國森林病蟲,2013,32(3):16~21.
[4]許文輝.桉樹害蟲綜合治理措施[J].綠色科技,2012(7):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