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宗妹,曾燕,曾曉軍
(贛州市立醫院燒傷整形外科,江西 贛州 341000)
淺析一次性VSD負壓引流技術在慢性難愈創面患者中的應用及護理效果觀察
曹宗妹,曾燕,曾曉軍
(贛州市立醫院燒傷整形外科,江西 贛州 341000)
目的 探究分析采用一次性VSD負壓引流技術治療慢性難愈創面患者的臨床效果及護理方法。方法選取慢性難愈創面患者80例,依據不同的入院時間分為護理組和對照組,各40例。兩組患者均選擇一次性VSD負壓引流技術治療,對照組患者在治療期間給予常規護理,護理組患者在治療期間實施護理干預措施,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及護理滿意度。結果兩組患者護理之前的心理狀態評分比較無顯著差異;護理之后,護理組患者的心理狀態評分優于對照組(P<0.05);護理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97.5%)顯著優于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82.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采用一次性VSD負壓引流技術治療慢性難愈創面患者的臨床效果顯著,治療同時給予護理干預措施可以提高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
一次性VSD負壓引流;護理方法;療效
慢性難愈創面患者是臨床常見的皮膚缺損疾病之一,通常患者入院均為意外事故或長期臥床,患者心理上無法接受,會出現多種負面情緒,影響治療效果[1]。本次研究選取80例慢性難愈創面患者,應用一次性VSD負壓引流技術治療的同時實施護理干預措施,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本次實驗選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間在本院接受治療的慢性難愈創面患者80例,依據不同的護理方法分為護理組和對照組,每組40例。護理組男21例,女19例;年齡25~79歲,平均年齡(50.17±5.17)歲;其中復合外傷19例、褥瘡11例、皮膚潰瘍7例、糖尿病足3例。對照組男22例,女18例;年齡24~78歲,平均年齡(52.09±4.13)歲;其中復合外傷18例、褥瘡9例、皮膚潰瘍9例、糖尿病足4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臨床癥狀等一般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療器材 3 500 mL一次性負壓吸引袋2個、一次性塑料銜接管3根、一次性吸引管2根、不銹鋼支架1套、負壓表1套。
1.2.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由同1組醫師進行一次性VSD負壓引流治療:首先連接一次性負壓吸引器的各個管道,管道連接需依據負壓吸引袋上的“進、出”標識進行連接,連接完成后需保持負壓吸引器處于完全封閉的狀態。然后將負壓表調節至關閉狀態[2],把一次性吸引管和創面引流管連接起來。緩慢調節負壓表,使吸引袋內形成負壓,最后醫護人員需要對引流管的液體流出的速度進行觀察和記錄[3]。在治療觀察中更換負壓引流袋及吸引管時要使用交叉鉗夾住引流管,關閉負壓源,然后在進行更換。更換完成后,要確定完全處于封閉狀態再重新打開負壓源,重復上述治療操作。治療完成后要將吸引管道妥善放置,禁止出現彎折、受壓等情況。
1.2.3 護理措施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常規護理包括如下內容,護理人員進行常規病房巡視,同時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對患者的床鋪進行定期更換和消毒等[4-5]。護理組在此基礎上實施護理干預措施,具體措施如下:(1)心理護理:護理人員在護理過程中要保持耐心和細致的護理態度,并為患者講解疾病治療方案及治療成功的案例,定期進行健康宣教活動,為患者介紹一次性VSD負壓引流技術治療的優點、注意事項等,消除患者對于治療效果的顧慮,緩解心理壓力,提高患者治療的依從性,從而保證治療成功率[6]。(2)術前護理:依據患者不同的疾病類型給予相應的抗生素治療,保證患者的創面感染情況得以控制,同時在治療前期要叮囑患者加強飲食營養,從而改善患者貧血及低蛋白血癥情況。依據患者的治療及手術方案給予相應的護理計劃,同時對患者及其家屬做好健康宣教工作,提高患者術后的康復速度。(3)術后護理: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如出現吸引器密封不嚴密的情況要及時清理創口,重新粘貼生物半透膜,保證負壓管的引流通常。護理過程中要觀察引流管是否連接良好,引流管是否出現彎折、受壓等情況,保證引流管的正常運轉[7]。如患者的引流管出現血液凝固導致堵塞,護理人員要及時注入生理鹽水浸泡,使堵塞物變軟減少,然后可重新接通負壓吸出。引流管需要護理人員每日使用生理鹽水500 mL進行持續沖洗,沖洗前需要記錄引流管中液體的顏色、形狀及量。將患者的患肢抬高心臟水平20 cm,要經常更換體位,防止引流管被壓或彎折[8-9]。(4)健康教育:指導患者飲食習慣,飲食需以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為主,良好的飲食習慣能改使患者的創面加速修復和再生,還能夠補充機體所需的血漿蛋白和其他營養物質。康復功能鍛煉主要以按摩和理療為主,為防止患者因長時間臥床而導致關節僵硬、肌肉萎縮等[10],需定期為患者進行按摩和理療。叮囑患者在下床活動時,要注意引流管的正常轉運,避免出現彎折、受壓的情況。
1.3 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心理狀態及護理滿意度。患者的心理狀態評估依據焦慮自評量(SAS)評分標準:50~59分為輕;60~69分為中;≥70分為重。抑郁自評量(SDS)評分標準:53~62分為輕;63~72分為中;≥73分為重。護理滿意度評估標準:本次研究中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問卷調查,從而對護理滿意度進行評估,共10道問題,每道題10分,滿分為100分。滿意:>90分;比較滿意:70~90分;不滿意:<70分,總滿意度為>70分。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的所有資料均使用統計學軟件SPSS17.0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數和例數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心理狀態比較 兩組患者護理前的心理狀態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護理組患者在護理后的心理狀態評分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心理狀態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的心理狀態比較(±s)
治療后68.35±9.13 64.51±9.64組別SDS SAS護理組(n=40)治療前72.69±4.36 73.65±3.64治療后44.36±8.66 49.35±8.24對照組(n=40)治療前71.36±3.54 71.51±3.99
2.2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比較 護理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97.5%顯著優于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82.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比較(n)
一次性VSD負壓引流技術在上世紀90年代被引入我國,已經被廣泛應用于損傷及創面感染的治療,其作用原理是利用負壓將已經壞死的組織進行引流清除,改善患處的水腫并促進肉芽的生長,不僅療效顯著,而且治療時間短,降低患者的痛苦。通過本次研究,筆者發現其存在一定的治療弊端,引流管堵塞的情況時有發生,堵塞嚴重的話需要更換整個負壓引流設備,增加了患者的治療時間和經濟費用。常規護理不僅無法顧忌患者的心理狀態,而且影響負壓吸引器的治療效果,因此,在采用一次性VSD負壓引流技術治療慢性難愈創面患者的過程中實施護理干預措施,不僅能夠降低患者的心理壓力,而且明顯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慢性難愈創面患者應用一次性VSD負壓引流技術治療,并實施護理干預措施,不僅對治療效果有提高的作用,而且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提高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進步一推廣。
參考資料
[1]王煒,艾合買提江·玉素甫.持續封閉負壓引流技術在骶部褥瘡治療中的應用[J].中國全科醫學,2011,5(8):558-560.
[2]陳素珍.負壓封閉引流技術及護理干預在治療復雜軟組織皮膚損傷中的療效[J].浙江中醫藥大學學報,2011,5(21):787-789.
[3]張華,陸皓,杏玲芝,等.構建封閉式負壓引流護理技術考核評價內容的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15,6(33):762-765.
[4]翟潔婷,嚴超,楊鋒,等.電動吸引器連接VSD裝置治療難治性壓瘡患者的護理體會[J].中南醫學科學雜志,2013,6(9): 645-646.
[5]馬虹,孫強,田卓民.負壓封閉引流技術在42例難治性壓瘡患者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2010,8(12):696-697.
[6]張華,楊峰,杏玲芝,等.顯微外科VSD治療護理技術操作規范及其質量評分標準的制定[J].護理學雜志,2014,14(39):26-29.
[7]胡鵬,徐蓉.應用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鹽泡沫材料真空密封包扎創面治療糖尿病足的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08,12 (36):1113-1115.
[8]覃鴻生.潘氏引流管負壓引流聯合胸帶固定在乳癌改良根治術中預防皮下積液中的應用[J].當代醫學,2014,20(25):71-72.
[9]閔廷瑜,高建軍.封閉式負壓引流技術在骨科創傷及感染創面中的應用[J].當代醫學,2013,19(27):107-108.
[10]楊威.封閉式負壓引流術在手外科患者皮膚損傷應用中的護理研究[J].當代醫學,2016,22(30):124-125.
10.3969/j.issn.1009-4393.2017.07.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