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燕
(山東省蒙陰縣人民醫院,山東 蒙陰 276200)
婦科腹腔鏡手術患者個體化舒適護理干預影響分析
宋海燕
(山東省蒙陰縣人民醫院,山東 蒙陰 276200)
目的 分析婦科腹腔鏡手術患者個體化舒適護理干預影響。方法選取68例行婦科腹腔鏡手術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根據不同護理方案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每組34例;前者予以常規護理,后者予以個體化舒適護理,對比兩組手術前后心理狀態變化情況及術后恢復情況。結果研究組術后心理狀態評分降低幅度比對照組大(P<0.05);研究組術后恢復情況及疼痛評分均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個體化舒適護理干預應用于婦科腹腔鏡手術患者,可有效緩解其不良情緒,并減輕患者術后疼痛感,促進其盡早康復,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婦科;腹腔鏡手術;個體化舒適護理干預;影響
隨著近年來微創技術開展與進步,腹腔鏡術式具創傷小、疼痛輕及恢復快等優勢,故已被廣泛應用于臨床婦科疾病治療中[1]。但因患者擔憂手術預后情況,大部分易產生抑郁、焦慮、恐懼等負面心理,從而影響術中配合及術后恢復,因此為行腹腔鏡術婦科患者提供細致化、針對性的護理顯得尤為重要。本研究針對68例行婦科腹腔鏡手術患者分別予以不同護理方案的效果進行回顧性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資料選取本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68例行婦科腹腔鏡手術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根據不同護理方案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每組34例;前者年齡20~45歲,平均(34.24±4.05)歲,其中子宮肌瘤2例,卵巢囊腫10例,輸卵管妊娠22例;后者年齡41~75歲,平均(61.59±5.97)歲,其中子宮肌瘤1例,卵巢囊腫12例,輸卵管妊娠21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5例,高中27例,大專及以上16例;兩組上述各項基線資料比較均未顯示高度差異,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予以常規護理,向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密切觀察患者病情,并予以常規生命體征監測等;研究組予以個體化舒適護理干預,具體措施如下:(1)護理人員針對患者自我理解能力與受教育程度采用不同的溝通方式向其耐心講解婦科疾病知識、腹腔鏡手術等相關注意事項;舉例既往成功案例,加強與患者間的心理交流,積極引導其保持平和、樂觀心態面對手術。(2)術前針對性介紹麻醉知識,術中體位及手術經過配合,且說明手術優點;體位擺放盡量滿足患者舒適需求,動作輕柔,且麻醉時協助患者保持舒適體位。(3)告知患者及其家屬相關注意事項,并合理飲食與適當運動,鼓勵患者術后予以功能恢復性鍛煉。
1.3 觀察指標與評價標準 心理狀態評定:(1)焦慮心理:Zung氏焦慮自評量表(SAS);(2)抑郁心理:抑郁自評量表(SDS);分值均介于30~80分,焦慮、抑郁程度與分數呈正比[2]。對比兩組術后恢復情況;參照參照視覺模擬評分(VAS)評價患者疼痛程度,總分10分,無痛0分,劇痛10分[3]。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均用SPSS21.0軟件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手術前后心理狀態評分對比 兩組手術后心理狀態評分均顯著降低,但研究組降低幅度大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手術前后心理狀態評分對比(±s,分)

表1 兩組手術前后心理狀態評分對比(±s,分)
注:組內比較,aP<0.05;組間比較,bP<0.05
組別SAS SDS手術后42.21±2.43a41.32±4.52a研究組(n=34)手術前61.23±6.64 62.31±7.24手術后36.71±4.24ab32.47±3.28ab對照組(n=34)手術前62.42±6.37 63.78±6.31
2.2 兩組術后恢復情況對比 研究組術后肛門排氣、下床活動、住院時間及且疼痛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腹腔鏡手術因具其具創傷小、出血量少及恢復快等特點已被廣泛應用于臨床婦科疾病治療中,但因大多數患者及其家屬缺乏對微創手術相關知識的了解及女性心理特殊性,致使患者于臨床治療過程中易出現應激反應,從而影響其術后病情恢復,因此有效的護理措施應用于腹腔鏡婦科手術患者臨床護理中顯得尤為重要[4]。本研究回顧性分析已選定的68例行婦科腹腔鏡手術患者分別予以不同護理方案的效果,以期為日后臨床護理提供科學指導。
表2 兩組術后恢復情況對比(±s)

表2 兩組術后恢復情況對比(±s)
組別肛門排氣時間(h)下床活動時間(h)疼痛評分(分)住院時間(d)P值<0.05<0.05<0.05<0.05對照組(n=34)33.43±2.14 16.79±3.14 4.23±1.14 4.62±1.30對照組(n=34)24.54±1.70 12.10±1.13 1.20±0.42 3.11±0.34t值18.9667 8.1948 14.5425 6.5525
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治療后心理狀態評分均降低,但研究組降低幅度比對照組大,提示相較于常規護理,個體化舒適護理可顯著緩解患者心理應激,從而為手術順利進行提供前提條件。分析原因可能為:護理人員針對性予以不同的溝通方式向患者耐心講解腹腔鏡手術、麻醉等手術相關注意事項,從而避免患者產生恐懼、不安心理[5]。通過舉例既往成功案例,加強與患者間的心理交流,并囑其家屬給予患者最大的精神支持,積極引導其保持平和、樂觀心態面對手術[6]。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術后肛門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且疼痛評分(1.20±0.42)分顯著低于對照組(4.23±1.14)分,提示個體化舒適護理可有效減輕行腹腔鏡手術婦科患者痛苦,并縮短治療時間,提高護理質量,這與李偉芳、黃燕霞等人文獻研究結果類似,進一步驗證個體化舒適護理的應用有效性、可行性[7]。分析原因可能為:護理人員術前針對性向患者介紹麻醉知識,并說明手術優點,從而增加其心理安全感;麻醉擺放體位時滿足患者舒適需求,協助患者保持舒適的麻醉體位。術后向患者詳細講解麻醉消失后感覺疼痛屬正常現象,根據其主觀報告、生理及行為等予以綜合評價其疼痛情況,正確指導患者通過閱讀、看電視及欣賞輕音樂等方式分散注意力,從而達到轉移疼痛目的[8]。術后告知患者合理飲食與適當運動,鼓勵患者術后予以功能恢復性鍛煉,并協助患者度過術后康復階段,從而縮短住院時間。本研究未對兩組護理滿意度情況進行分析,有待臨床進一步研究予以驗證。
綜上所述,婦科腹腔鏡手術患者實施個體化舒適護理干預通過有效緩解其負面心理,減輕患者術后疼痛感,從而提高護理質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袁冬兒,葉增杰,羅群帶,等.婦科腹腔鏡手術患者術后疼痛與術前心理狀態相關性研究[J].護理學報,2015,22(5):5-8.
[2]汪向東,王希林,馬弘.心理衛生評定量表手冊[M].中國心理衛生雜志,1994:204-205.
[3]薛淵,王聰穎.早期護理干預作用于婦科腹腔鏡術后腹脹的對照研究[J].臨床醫藥文獻雜志,2014,1(12):2265-2266.
[4]牛曉鋒.個體化舒適護理在婦科腹腔鏡手術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醫藥,2015,10(11):251-252.
[5]陳祥紅,孫紋紋.腹腔鏡輔助經陰道子宮切除術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J].當代醫學,2012,18(24):127-128.
[6]劉玉華.201例腹腔鏡全子宮切除的圍手術期護理體會[J].當代醫學,2015,21(5):125-126.
[7]李偉芳,黃燕霞,蘇蘭葉.80例婦科腹腔鏡手術患者術后觀察護理[J].中國醫學工程,2014,22(6):169-170.
[8]徐曉芬,莊曉蘋.護理干預對婦科腫瘤患者腹腔鏡手術康復的影響[J].中國醫藥導報,2013,10(26):130-131,134.
10.3969/j.issn.1009-4393.2017.07.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