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國家《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行動方案》(國辦發〔2016〕28號)《上海市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條例》,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牽頭編制《上海市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并將于《上海市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條例》發布后實施。
背景:五大短板制約成果轉化
為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國家推出了《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實施<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若干規定》《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行動方案》。《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行動方案》要求“各地方要將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強化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工作職能,結合實際制訂具體實施方案,明確工作推進路線圖和時間表,逐級細化分解任務,切實加大資金投入、政策支持和條件保障力度”。
自2015年底以來,市領導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成果轉化的機制障礙、解決路徑;市科委根據市領導精神,開展高校院所、服務機構專題調研;市科委連續兩年試點開展科技中介服務體系建設等。市科委在實踐中梳理出科技成果轉化“短板”,主要體現在:一是企業創新能力比較薄弱。企業研發投入強度與發達國家創新企業還存在差距,并缺乏足夠的創新意識和創新動力;二是高校院所科技評價體系還不健全。科研人員片面追求發論文、申請專利、評職稱,大量專利產生,但真正有商業價值的專利較少。三是科技中介服務體系尚在建立。國內高校院所技術轉移中心能力較弱,市場化、專業化服務機構尚待培育,區域性技術轉移服務網絡近兩年剛剛建立。四是科技成果信息平臺還未真正發揮作用。缺乏有效手段盤活政府科技成果信息,并最大限度向社會服務。五是技術轉移服務人才培訓體系還未形成。技術轉移服務人才的素質要求較高,尤其需要懂技術、法律,又善經營的復合型人才,國內在重視程度、培養、儲備和引進等方面尚存在不足。
思路:遵循規律完善法規體系
一是貫徹落實中央文件要求。從國家層面,《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行動方案》提出了近階段目標和路徑,指導各地方開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工作,并要求各地結合實際制訂具體實施方案。
二是遵循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規律。成果轉化難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共性問題,美國高校實現技術轉移僅占全部發明的20%-25%。行動方案制定過程中也學習借鑒了美國以《拜杜法案》為核心的制度體系和服務體系,結合國情、市情,從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規律出發,補“短板”,強化功能要素能力提升、完善平臺服務。
三是保障相關工作有序推進。積極探索適合本區域成果轉化路徑,作為《上海市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條例》的具體政策性文件發布,《行動方案》與《關于進一步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實施意見》《上海市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條例》形成促進本市科技成果轉化的“三部曲”,建立完善相應的政策法規保障體系。
內容:兩條主線四項重點任務
一、兩條主線:提升功能營造環境
為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國家《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行動方案》主要有8項重點任務及26條子任務。8項任務包括:開展科技成果信息匯交與發布、產學研協同開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建設科技成果中試與產業化載體、強化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市場化服務、大力推動科技型創新創業、建設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人才隊伍、大力推動地方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強化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多元化資金投入。
《行動方案》強調落實、精準發力、探索創新點,圍繞科技成果轉化要素功能提升(科技成果轉化主體、科技中介服務體系、科技成果信息庫)、科技成果轉化生態環境營造(各類平臺和網絡體系建設)2條主線、4項重點任務、15條子任務展開。
同時,國家和上海已有制度文件已解決“三權下放”等成果轉化動力問題,《行動方案》將重點解決科技成果轉化能力問題。
二、四項任務:鼓勵創新消除障礙
(一)重點解決高校、企業作為成果轉化主體的創新能力問題?!缎袆臃桨浮诽岢隽恕凹涌煨纬纱龠M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協同機制”,并在聯席會議制度層面予以細化。強調高校院所作為科技成果供端,建立完善相應的制度體系,增強科技成果轉化意識和使命感。重點放在建立健全專業化技術轉移服務機構,建立與國際規則接軌、市場導向的選人用人育人機制,以及形成有效的科技成果管理制度等。強調企業作為科技成果轉化的需方,重點引導企業開放式創新,尤其是鼓勵和支持本市國有企業科技創新。
(二)重點解決成果信息作為成果轉化“種子”的共享利用。成果轉化是一個全要素協同、各類信息流動的過程,政府部門儲備了大量與科技成果有關的信息,擬建立資源匯聚、開放共享、分工協作的科技成果轉化公共服務平臺,其中包括建立匯聚市級財政資金支持產生的科技成果信息以及轉化服務信息的科技成果信息庫,最大限度向全社會開放??萍汲晒畔觳粌H有利于市場化、專業化服務機構進行篩選,挖掘有產業化前景的技術;還可以通過匯聚數據建立對高校院所、企業的分類績效考核機制。
(三)重點解決中介機構作為成果轉化“橋梁”的能力問題。鼓勵市場化、專業化服務機構發展,既要引導具有豐富科技成果轉化服務經驗的人員或團隊創辦市場化、專業化服務機構,又要支持一批技術轉移服務示范機構,培育一批具有國際國內影響力的優秀服務品牌。擬通過科技創新券政策工具,保障科技成果所有者和需求者在進行科技成果轉化時得到專業而有效的服務。眾創空間作為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出口”之一,提出在專業化、國際化方面有所發展。建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服務人才培養體系,探索技術經紀人梯度化培養與市場化選人用人機制,建立激勵機制,大力引進海外高層次服務人才。
(四)基于成果轉化全鏈條、全要素,營造轉化生態環境。在上述要素能力提升基礎上,《行動方案》提出進一步完善各類平臺、網絡體系建設,聚焦平臺建設、功能區打造、協同網絡、金融支撐等,以期對整個生態起到“催化” “加速”效應。落實7條任務,具體包括:建設研發與轉化功能型平臺、打造專業技術交易服務平臺、探索成果轉移轉化金融服務平臺、構建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功能集聚區、建立全球權威展示交流網絡、形成國際國內成果轉移轉化協作網絡、建成果轉移轉化傳播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