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全火
加強技工院校教師師德師風建設既是新常態下教育形勢發展的要求,也是技工院校發展和教師自身發展的迫切需要,它關乎學生的健康成長與成才、學校的建設與發展和國家前途與未來。筆者學院長期以來十分重視教師隊伍的師德建設,進行了有效的探索。
一、客觀剖析技工院校師德師風存在的突出問題
技工院校一直非常重視師德師風建設,經常性多形式開展師德師風建設活動,取得了明顯成效,廣大教師在思想上、行動上贏得了學生、家長、社會的尊敬和愛戴,為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做出了應有的貢獻。但同時師德師風建設方面存在的一些問題也日益凸顯。
1.教育觀念陳舊
有的教師教學過程中不能夠嚴格遵循職業教育規律和技能人才培養規律,不能夠做到以學生為本,教育方法簡單落后,學習意識、法制觀念淡漠。一味崇尚師道尊嚴,經常對學生訓斥、諷刺、謾罵,甚至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在社會上引起極壞影響。
2.敬業意識淡薄
工作過程中,有的教師對待工作、對待學生不夠認真負責,工作積極性不高,工作態度不認真,不能夠做到愛崗敬業,只要待遇不要責任,缺乏大局意識和奉獻精神。特別是個別青年教師,把從事教育僅僅作為一種謀生的手段,厭倦和鄙視本職工作,授課照本宣科,工作敷衍了事,嚴重損壞了教師的形象。
3.業務水平不高
近年來在技工院校快速發展的過程中,新進的青年教師占相當的比例。這些青年教師是技工院校的未來,但從教育的發展規律來看,他們教學能力的形成和提高會有一個過程,要成長為骨干教師和學科帶頭人還有待時日。有的老師對專業研究、專業學習投入精力少,不注重業務學習和提高;有的教師把大量精力用在搞第二職業,從事經營活動,直接影響了教學秩序和教學質量。
4.示范作用不強
有的教師在政治態度、工作作風和言談舉止上難以成為學生的表率。有的品行不端,與學生交往不慎;有的儀表不端,濃妝艷抹,穿奇裝異服,完全違背了為人師表的要求。
二、扎實推進技工院校師德師風建設的幾點舉措
這些問題的存在說明了加強教師隊伍師德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但師德師風建設工作不是一場運動,更不是走一下形勢,而是要我們落實到工作中,體現在行動上。
1.加強政治學習和思想教育,強化教師的三個意識
人才培養,教師為本;教師素質,師德為先。技工院校師德師風建設必須把提高思想素質,堅定政治方向放在首位。筆者院校十分重視對教師的政治思想教育,制定了《師德建設實施方案》,在每周五的下午的政治或業務學習中,至少保證每月有一次專題政治學習。先后組織教師學習了《教師法》《職業教育法》《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師德建設的意見》等,并組織師德師風的主題研討和專題講座。通過加強政治學習和思想教育,幫助教師堅定信念,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不斷提高道德認知水平,把握職業道德的方向性。并不斷強化教師的三個意識,即責任意識、崗位意識、奉獻意識。
2.加強教師自身修養和業務學習,提升教師素質
技工院校學校師德建設,除加強政治學習和思想教育,更重要的是教師的自我道德修養和學習。今年筆者學院實施了“青年教師培養計劃與成長工程”,在廣泛調研,廣泛征求意見(包括青年教師本人)的基礎上,量身定制,為每位青年教師制訂了職業發展規劃。作為技工院校的教師,應將最新的科學知識和最先進的生產技術傳授給學生,這就要求教師要不斷地學習,更新專業知識,掌握新技術新工藝,否則培養出來的學生不能適應社會經濟建設的需要。
3.建立師德評價體系,完善師德獎懲機制
制度是加強教師隊伍師德建設的保障,有效的獎懲機制對加強技工院校教師隊伍的師德建設具有強大的促進作用。近年來,筆者學院建立了師德評價體系,不斷完善師德獎懲機制,成立了師德師風監督小組,修改了《教師年度考核標準》,制定了《課堂教學質量評估標準》,落實了“班級教學情況記載”,堅持每月一次教學情況通報,學期學生評教等,用可操作、可執行的師德考核測評標準和測評方法,建立個人自評、教師互評、學生評價和組織評價的師德考評機制,加強了對教師的考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