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就美國人:民主與我們的學校》
【美】艾瑞克·唐納德·赫希/著 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
本書對美國教育理念如何對課程產生錯誤的導向,以及教育者如何做才能使糾正這一錯誤進行了說明,并解釋了這一錯誤導向產生的原因。作者指出,美國教育的核心問題是錯誤的教育理念,尤其是早年的教育理念拒絕向兒童傳授知識,而一直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和重視學生經驗學習。這一理念造成的結果是學校教學效果低下,不公平現象擴大。作者提出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是制定一個全國性質的、具體的、按年級進階的課程,幫助所有的學生獲得平等受教育的機會。
《那些科學家們徹夜憂慮的問題》
【美】約翰·布羅克曼/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近未來,我們需要憂慮哪些重大的科學問題?本書編者約翰·布羅克曼召集了152位世界級的科學家和思想家來回答這個“大問題”,觸及物理宇宙、生命科學、人工智能、網絡趨勢、認知神經和心理學等諸多領域的前沿。這本書將帶你認識這些“偉大的頭腦”,看他們在思考什么樣的問題,從而開啟你的腦力激蕩。互聯網大崩潰之后,我們要怎樣生活?增強現實技術會讓我們變得更冷漠嗎?我們到底需不需要更多的機器人?技術奇點會很快降臨嗎?癌癥是否與基因有關?諸如此類的問題,你會在本書中找到屬于自己的答案。
《大地上的親人:一個農村兒媳眼中的鄉村圖景》
黃 燈/著 臺海出版社出版
本書以一個農村兒媳的視角,記述了生活在湖北農村的婆家三代人的命運變遷,引發了全國鄉村問題大討論。借此契機,作者黃燈將十三年來未中斷的鄉村書寫重新結構、寫成此書,詳細記錄了婆家、自己家、外婆家所在的三個村莊家族的人世浮沉。黃燈對自己親人真實、詳盡、深入的記錄和剖析,為國人思考鄉村問題、中國社會問題,提供了寶貴的樣本。黃燈在書中展現的三個村莊——豐三村、鳳形村、隘口村,橫跨湖南、湖北兩省,盡管彼此看似毫無關聯、相距遙遠,但生活于此的親人因為擁有共同的“農民身份”,他們面對的挑戰和危機幾乎如出一轍。在三十年來的社會轉型過程中,現代性裹挾城市的面具,徹底滲透到村莊、滲透到生活于此地人群。
《政府的邊界:張維迎、林毅夫聚焦中國經濟改革核心問題》
張維迎 林毅夫/著 民主與建設出版社出版
張維迎與林毅夫兩位經濟學家圍繞中國產業政策的理論與實踐問題展開了多次辯論,此次辯論主題聚焦在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應該如何處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因話題之敏感與交鋒之激烈,引起了國內幾乎所有的主流經濟學家與全民廣泛關注。本書輯錄了此次大辯論中兩位經濟學家的主要觀點與其他重磅經濟學家的相關文章,讓讀者了解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過去與未來。
《政府為什么會失敗》
【美】蘭迪·T·西蒙斯/著 新華出版社出版
本書是美國猶他州立大學西蒙斯教授的一本公共選擇方面的理論專著。作者認為,傳統的公共政策和福利經濟學觀點強調,市場會因為不完全競爭、外部效應以及信息不完備等原因而出現失靈,這需要政府采取干預措施來保護公共利益。真實情況果真如此嗎?本書基于現代公共選擇的理論視角,系統闡釋了政府不必要的干預是如何導致政治上的短視、經濟上的停滯以及公眾對政府的不信任等問題,此外,作者以美國為例,從社會福利、消費者保護、教育、貿易、環境和犯罪等領域全面解析了不適當的國家干預是如何導致政府推行的項目以失敗而告終的。
《共享經濟沒有告訴你的事》
[加]湯姆·斯利/著 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近年來,共享經濟的狂飆式發展席卷了各方媒體,風險投資爭相涌入,其觸角也伸向了大眾生活的方方面面。這種商業新形式點燃了人們當老板、賺外快的興奮點,似乎整個人類的發展前景都煥然一新了。在一片溢美聲中,湯姆·斯利清醒地看到,共享經濟公司是如何打著“分享”的旗號,通過種種方式逃避監管,一步步壓低使用其平臺的勞動者的報酬,從而獲得巨額利潤的。在本書中,作者追蹤了優步等多家著名的共享經濟公司的發展歷程,起底共享經濟不為人知的行業內幕。他用事實證明,網絡共享平臺實際上就是向勞動者收租的新地主,它們威脅了個人的安全與隱私,破壞了社區和城市的良性發展,腐蝕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