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倩倩
[摘要]目前,建筑業正經歷從傳統建造方式向新型工業化建造方式的轉變,新型建筑工業化通過現代化、大工業的生產方式,來代替傳統建筑業中的手工業生產方式,充分體現了現代工業化生產的高效率、高質量、高科技和低污染的特點。因此,以往傳統建筑企業的社會責任內部控制架構已經很難適應新型建筑工業化企業的需求,文章結合新型建筑工業化的特點,從社會責任的視角,構建了我國建筑工業化企業的內部控制理論框架,并提出相應的實施路徑,旨在提升建筑企業的內部控制效率,促進我國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社會責任;內部控制;新型建筑工業化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4275
建筑企業是一種專門從事建筑產品生產和經營的企業,是建筑生產力和技術發展的主導力量,關系到我國的國民經濟命脈。建筑企業的涵蓋范圍較廣,主要包括建筑施工企業、建筑安裝公司和其他專業性建造企業等。在我國目前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建筑企業是多種經濟成分并存,但社會主義公有制企業占主體地位。根據市場的需要,建筑企業通過完成各種建筑生產和經營任務來滿足各利益相關方的要求,盈利是企業的主要目的,同時承擔相應的責任,如社會責任等。
但是,當前我國建筑企業在履行企業社會責任方面,仍然存在很大缺陷,如近年來的農民工各種形式的討薪、大橋垮塌、高層居民住宅樓倒塌、房屋開裂等問題,都折射出我國建筑企業在人員管理、施工安全、產品可靠性等諸多方面存在的問題,而這些問題一旦出現,都會將相關建筑企業推到社會輿論的風口浪尖上。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完善,企業社會責任越來越受到公眾和企業的關注,企業社會責任履行的好壞將直接關系到企業本身的品牌效應及企業的長遠發展。為了能夠使企業更好地履行社會責任,將社會責任和企業的內部控制結合,將為企業的社會責任履行提供一個有效的解決方案。作為企業的一個重要的組織架構,內部控制的構建和實施需要考慮多個方面的因素,而社會責任和內部控制是可以相互促進的,社會責任的加入可以使得內部控制更加地完善。
目前關于企業社會責任和內部控制方面的研究已經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主要關注點都是在宏觀層面,缺乏行業的實施方案,致使我國建筑企業社會責任內部控制難以在企業微觀層面有效地構建,另外,隨著建筑新技術的大量應用,如建筑產業化技術、BIM(建筑信息化)技術等,我國建筑企業的生產力已經出現了跨越式的發展,傳統建筑企業的社會責任和內部控制已經不能完全地適應現階段新型建筑工業化企業的情況,因此,針對新型建筑工業化企業的社會責任內部控制展開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1社會責任內部控制概述
簡單的說,企業社會責任內部控制理論就是社會責任理論和內部控制理論的疊加融合。在早期,多數專家學者認為企業的社會責任是企業家的自發行為,并且是以慈善的方式進行的,[1]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企業外部環境的變化,企業家的自發行為已經不能夠滿足社會責任履行的需要,更多的非自愿責任需要企業去承擔,這使得多數企業手足無措,“金字塔”模型、“三個同心圓”理論以及“三重底線”理論的提出,為企業從哪些方面來履行社會責任指明了方向,從而使企業在遭遇社會責任危機時,能夠從消極被動地應對回歸到積極主動地處理。雖然企業在社會責任履行方面取得了明顯的進步,但是各種亂象仍然十分明顯,這除了社會責任的界定模糊外,企業自身缺乏完善的控制制度也是導致亂象的原因。
傳統的內部控制理論研究,重點以“物”為主,對控制目標和控制環境給予了大量的關注,忽略了對控制主體和活動的關注,因而缺乏全面、深入的考慮,而后者顯然受人為因素的影響較大。王海兵等[2][3][4][5][6][7]透過人本視角,研究了企業內部控制的問題,將企業社會責任風險納入內部控制框架,并提出了企業人本內部控制的構建基礎及其對物本內部控制的改進,具有重要的理論創新性和實踐意義。
綜上所述,隨著企業生存環境的變化,促進了企業社會責任和內部控制的交叉和融合,企業社會責任內部控制理論應運而生,只有建立健全社會責任內部控制機制,才能保證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2新型建筑工業化企業與傳統建筑企業比較
21傳統建筑企業
傳統施工方式采用濕作業,露天工作,由于澆筑混凝土的因素,工地工人數目較大,且流動性較強,不僅在一個項目的不同施工階段工作,而且還輾轉于不同的項目上;此外,由于混凝土的露天養護周期較長,且受天氣影響較大,傳統施工方式的周期很長,同時機械化、自動化水平較低,很多施工段以純人工為主,勞動強度大、效率低,工人易出現疲勞,安全隱患較大,再者,由于一年中適宜露天施工的時間有限,因而施工企業的人、財、物很難得到高效率的利用,浪費現象嚴重;此外,由于建筑產品自身重復性的特點,建筑企業的各方面協作關系相對復雜,加之現階段項目管理多采用分包模式,使得建筑企業在收支結算方面存在很多不確定性因素。上述這些特點決定了傳統建筑企業內部控制比較復雜,同時所涉及的利益相關者較多,社會責任很難履行到位,社會責任風險較高。
22新型建筑工業化企業
新型建筑工業化,[8]指在建筑業中通過大工業的生產方式取代手工業的生產方式,主要是在采用先進的制造方式、運輸手段、安裝方法和高效的管理措施實現建筑構配件的生產及施工安裝,其主要標志是標準化設計、工廠化生產、機械化施工和科學化管理,它充分體現了現代工業化生產的高效率、高質量、高科技和低污染的特點。由于建筑各部件均是由工廠進行批量生產,工地只是進行最后的安裝,因此,工人數量大幅減少,并且人員、設備、材料相對集中,企業內部控制管理較傳統建筑企業變得簡單,社會責任的履行較為容易,風險也隨之降低。
3新型建筑工業化企業社會責任內部控制框架的構建31加強內部質量管理,將企業社會責任控制窗口前移
建筑質量,百年大計,質量是建筑行業的生命線,也是消費者的生命線,不同于一般商品,房屋對于一般家庭而言,其所占的消費比重是第一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此外,如果房屋出現質量問題,其影響面不會僅局限于某一戶,而是會涉及比較大的范圍,因此如果房屋質量出現問題,將會成為群體性問題,對社會穩定影響較大。因此社會對房屋質量的高要求成為建筑行業加強內部質量管理和履行社會責任的強大動力。針對新型工業化企業,由于生產方式的轉變,人、財、物相對集中,因此企業最佳的社會責任戰略應該做到“未雨綢繆”,重視原材料采購階段、商品研發階段、構件生產階段的質量管理,加強、細化企業質量管理體系的審核程序,對產品的質量進行嚴格的把控,即將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窗口前移。
32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組織體系和安全生產責任體系
建筑業是一個高危行業,企業作為安全生產的社會責任主體,應充分利用先進的信息化技術,在企業和項目兩個層面成立專門的安全管理部門,負責制定、監督實施相關的安全管理責任標準、安全生產技術標準,并對安全生產結果進行考核評價;此外,應建立本企業的安全生產體系,將安全生產責任逐級分解、責任到人,對在產品生產、安裝過程中的風險進行分析、評級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做到事前分析、事中控制、事后評價,將各種風險水平盡量降到最低,統籌建立企業級的風險管理數據庫,實現風險的多維、動態管理。即建立決策科學、結構完整、功能全面、職責明確、統一指揮、運轉協調、反應迅速、信息通暢、保障有力的安全生產組織體系。
33建立和諧的勞資關系
由于建造方式的轉變,新型建筑工業化企業中的員工已經由傳統建筑企業中的農民工轉變為現代化企業的產業工人,并且人員相對集中,流動性小,應從勞動合同、勞務糾紛、職工健康、加班工時、五險一金等方面建立健全相關規章制度,建立和諧的勞資關系。
34建立健全內部審計制度
應在企業內部成立內部審計機構,該機構具有相應的獨立性,依照相關企業授權和法律法規展開審計監督,其審計工作不應受人為限制。在對企業的審計過程中,如發現問題,根據情節嚴重情況,直接向企業相關部門報告。內部審計人員應具備與其工作性質相匹配的道德標準和專業能力,并應具有相應的從業資格。
35建立健全反舞弊制度
結合企業本身的經營對象、工藝業務流程及其他情況等,在采購、生產、研發、銷售、施工等方面,建立健全企業的反舞弊調查程序,建立情況通報制度,明確本企業的反舞弊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和主要內容,動態防范因舞弊而導致企業內部控制措施失效的影響。
36注重社會責任投資,堅持可持續發展之路
房屋是一種特殊的產品,與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息息相關,由于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消費者的肯定,新型建筑工業化企業應當合理地安排利潤和社會責任投入之間的關系,不能夠只講利潤,不講投入,要形成各利益相關方和諧共贏的局面。目前,新型建筑工業化企業在社會責任投資方面,主要應體現在不斷地提高建筑部品的質量、提高部品的一體化程度、降低建筑能耗、減少建筑垃圾、降低建筑二次裝修的費用,減少對建筑周邊環境的污染等,此外,應加大對員工技能培訓、社區服務及捐助的力度等。要制定本企業的可持續性發展戰略,堅持走高安全保障、高回報率、少環境污染的發展之路。
4結論
目前,我國的建筑產業正經歷著重大的變革,建筑企業的生產力得到了快速的提升,因此企業的社會責任和內部控制內容也隨之發生重大的改變。本文首先回顧了相關社會責任和內部控制文獻,比較了傳統建筑企業和新型建筑工業化企業的異同點,在此基礎上,從社會責任和內部控制相融合的視角,研究了新型建筑工業化企業社會責任內部控制框架的建立和實施方法,為企業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提供了理論依據。
參考文獻:
[1]李偉陽,肖紅軍全面社會責任管理:新的企業管理模式[J].中國工業經濟,2010(1):114-123
[2]王海兵,黎明汽車行業社會責任內部控制:理論框架與實施路徑[J].商業研究,2014(7):149-155
[3]王海兵,劉莎企業戰略性社會責任內部控制框架構建研究[J].當代經濟管理,2015(4):31-37
[4]王海兵,王冬冬企業社會責任內部控制基礎理論研究[J].會計之友,2015(15):88-91
[5]王海兵,伍中信,李文君,等企業內部控制的人本解讀與框架重構[J].會計研究,2011(7):59-65
[6]王海兵,劉莎,韓彬內部控制、財務績效對企業社會責任的影響: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經驗分析[J].稅務與經濟,2015(6):1-9
[7]王海兵,謝汪華民營企業社會責任內部控制文化構建研究[J].當代經濟管理,2015(7):31-37
[8]沈祖炎,李元齊建筑工業化建造的本質和內涵[J].建筑鋼結構進展,2015,17(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