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怡
學生是教育的主體,每個學生都是特殊的個體,學生的發展存在個體差異,一個班里有些學生品學兼優,有些默默無聞保持“中立”,而另一些掌握知識較為緩慢,我們稱之為“待進生”。
待進生分為有兩類,一類是先天因素所致,記憶力,思維能力發展遲緩;另一類則是由于客觀或主觀因素導致思想有偏差、成績跟不上的“非智力型”待進生。以下就如何提高后一種待進生的英語水平,歸納幾點做法。
一、以心交心,啟動愛的教育
教師對學生的愛,期待學生進步,是師愛中最高層次的愛,它能感動和鼓舞學生不斷進取,暗含教育作為一種教育效應,已經通過教育實踐的檢驗而為教育界所認可。暗含期待效應被稱為皮革馬利翁效應,相傳,古代一個國王皮革馬利翁熱戀自己雕刻的少女雕像,久而久之,少女真的活起來,并結成眷侶。而為了證明教師的期望對學生的學習成績的影響,美國教育心理學家早在1968年發表的一本著名實驗報告《課堂中的皮革馬利翁效應》,他先做智力測驗,然后在每班中挑選平時不受教師歡迎的學生交給各位科任教師,并說這些學生有潛在發展的可能,結果發現這些挑出來的“特殊”的學生,沿著教師的期待,成績不斷提高。
作為學生,特別是在班中一直處于劣勢的待進生都希望能得到教師的理解、尊重、關懷和肯定。如何讓待進生打開心扉,接受教師的教育,我從以下方面開始嘗試;
1.語言上的親近。“良言一句三冬暖”,教師充滿情感的溫暖語言容易激起學生積極的情緒反應,有助于教育教學的成功。五年級的小威是個活潑好動的學生,但記單詞是他難以邁過的“坎”,當全班同學開口朗讀、背誦“strict”時,我發現小威默默在本子上寫“strict”,當我請他起來回答時,他支支吾吾地背不出來,我歉意地對小威說:I`m sorry!Miss Liu is too strict.小威會意地笑了,當小威再記單詞“strict”時,我發現他帶著積極、愉快的情緒很快記下來。
2.與孩子一起游戲、互動,走進孩子的心里。傳統教育所說的“嚴師出高徒”,并非要教師嚴肅板起臉,不食人間煙火。真正讓孩子記住的老師不是她傳授過多少知識,而是與她關系是否親近,是否發自內心關愛他們。因此,課余時間,我常與學生打羽毛球,跳繩等。周末,我利用電話、QQ等與學生談學習,敘生活,開小玩笑等等。四年級的小安是個不交英語作業的“專業戶”,我就在他的QQ上留言說:小安,老師希望下周一能第一個改你的作業!從那以后,小安就開始主動完成作業了。
二、用“糖”的懲罰,循循善誘
1.寬容和接納學生的小錯誤。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學校是允許學生犯小錯誤的地方,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不可復制的個體,學生的發展存在個體差異,待進生的思想行為存在一些偏差,常犯些小錯誤。高山寬容細沙塵土,因而連綿巍峨;江海寬容涓涓溪流,因而浩瀚無邊;教師寬容和接納學生的小錯誤,因而深受學生的愛戴。誠然,待進生在朗讀,記憶單詞等方面掌握得較慢,如在教學五年級第二單元《My week》的句子:Do you often wash your clothes on the weekend?對于中上層學生,教讀兩遍已經可以運用自如了,而對于待進生,他們卻需要要反復操練四至五遍,當他們讀得不夠準,不夠流利時教師萬萬不可出現不耐煩的情緒,而應“靜待花開”,先讓學生把“wash your clothes”熟練操練后,再教讀整一個句子。并適時告訴學生學習英語要敢于“Lose your faces”,敢于犯錯,不怕“丟臉”,才能學有所獲。
2.以特殊的獎勵代替懲罰。五年級的小偉英語測試從未及合格過,平時英語聽寫靠抄襲同學或作弊蒙混過關。誠然,若直接在班中指出他的錯誤會傷害其自尊心,有可能造成“破罐子破摔”的后果。一次,我在班里布置,下午將親自為小雄聽寫。我深知,如此一來,小雄一定會在中午加強記憶單詞。果然,下午聽寫時5個單詞他寫對3個,我在班中宣布成績后,并說當天的抄寫作業小雄只需抄寫聽寫錯誤的2個單詞。小雄初嘗“甜頭”后,在接下來的幾次聽寫中,5個單詞分別正確4個、5個。中段測試時小雄雖仍徘徊在合格邊緣,但每當他進步點滴,哪怕是0.5分,我也會為其在試卷上寫上“Wonderful”以增強他學習自信心。期末考試時,小雄終于考取60.5分,達到合格,我特意為其制作一張“年度學習小明星”的獎狀,小雄首次獲獎后,家訪時,其父母說小雄如今回到家再也不迷戀電視或手機積極朗讀英語,背誦單詞。當然,由于小學生自身的心理特點,自制力仍不穩定,會出現反復的現象,因此,教師要耐心引導,循循善誘,以鞏固教育教學效果。
三、制定步驟,有的放矢
由于各方面復雜交錯的原因,提高待進生的成績不可能一步而蹴,而要分步走,每天進步一點。
1.制定小目標。目標制定若太高,就會打消學生的積極性,目標過低,對學生無促進作用。因此,目標的制定標準是學生努力“跳一跳”才可以達到,這樣,學生才有成就感。對于待進生除了記憶較長的單詞外,小作文是其難以沖破的“瓶頸”。如小作文:描寫自己的長輩或老師。待進生基礎薄弱,詞匯量積累少,有些甚至一句話也難以寫出。為此,第一步:我先把作文題目改為:自我介紹,寫寫自己的外貌,性格,喜愛的顏色,食物等。第二步:當學生掌握后,我就讓其把作文人稱改成“She”或“He”;第三步:仿寫作文。提供描寫人物相關的文章,讓學生把人物更換成“My father”或“My mother”;第四步:讓學生嘗試創作作文。
2.學生選擇學習隊長。以往,教師的做法是為學生“量身定做”物色學習小隊長,教師越俎代庖的做法導致學生拒絕學習。為此,賦予待進生選擇隊長的權力,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隊長后,因“愛屋及烏”更好地投入學習。四年級的小豪是個調皮、有個性的學生,語文和數學科老師為其安排的學習小隊長,他皆不愿配合。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我讓小豪選擇自己喜歡的隊長,結果小豪選擇了他的同伴—沉默寡言的小蔡,小蔡是班里的英語組長,完全能勝任此工作。自從選擇了隊長后,小豪不甘落后與其他隊員,主動找小蔡背誦課文,單詞,討論習題等,聽寫正確率由原來50%提高到80%,學習成績也由原來不及格達到合格以上。
四、與時俱進,與學生一起成長
1.躬身向學生學習。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積極發展繼續教育,完善終身教育體系,建設學習型社會。教師作為人類知識和文明的傳遞者更要樹立和踐行終生學習的觀念。教師不僅要刻苦鉆研教材,向專家,向名師,向同行學習,也要躬身向學生學習。當代學生所處的世界瞬息萬變,教師要學習他們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學習他們團結合作,敢于創新、超越自我的精神。作為待進生,雖然他們成績不出類拔萃,但他們樂于助人,班中的桌椅板凳壞了,他們像嫻熟修理工出現在教室里;學習他們拼搏向上的精神,他們是體育比賽的先鋒,在籃球場上,總能看見他們矯健的身姿;學習他們尊敬教師的精神,一些資深的班主任總是感慨地說:若干年后,那些當年的待進生見到老師噓寒問暖,對教師當年的教誨記憶猶新。
2.“偏愛”待進生。作為教師喜愛優秀生并不難,若能善待、熱愛待進生,教學工作將會漸入佳境。四年級的小米和小芳是被班里同學排斥的學生,究其原因兩人是鄰居,屢次考試不及格乃至低分,全班同學都以她們“拖后腿”加以疏遠,英語課上每當叫她們回答問題時,其他同學出現不屑一顧的表情,如此一來,她們索性保持緘默。對此,首先,我特意為她們設置較為簡單的問題,樹立她們回答問題的能力和自信,并教會她們,當確實不懂時應禮貌地說:I`m sorry.I don`t know.其次,我平時“特意”與她們走得近,送她們文具,小束發帶等,其他學生看到老師與她們感情如此之“鐵”,爭相與她們套近乎。這樣一來,改善了她們在班中的不利人際關系,成績亦穩步提升。
總之,作為人民教師,我們應充分理解、尊重和關懷每一個學生,特別是待進生,要為其提供思考、創造、表現及成功的機會,使每一個學生能主動發展自我,成就自我,讓學生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完整的人、健康,和諧的人、全面發展的人!
參考文獻:
[1]王振宇.心理學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2]葉瑞祥,沈曉良.教育學[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習近平,李克強,劉云山.十八大報告輔導讀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