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飛
碘取自希臘文紫色的意義,是一種鹵族元素,化學符號是I,是人體必需微量元素之一,是甲狀腺合成甲狀腺激素的必要元素。健康成人體內碘總量為20~50毫克,其中70%~80%存在于甲狀腺中。自然界中,海藻碘含量最豐富,人類在1813年從中提取了單質碘。我們人類所需要的碘,主要來自食物。
缺碘:甲狀腺缺愛了,自暴自棄成為一個“胖女孩”
海產品的含碘量是最豐富的,以前的交通和物流遠不如現在,故內陸地區缺碘很常見。缺碘會導致碘缺乏疾病(IDD),最常見的就是甲狀腺代償性增生,比如在上世紀中期常見的大脖子病,其實就是甲狀腺腫大。我們的老祖宗遠在公元前4世紀就有關于癭病(即碘缺乏致甲狀腺腫)的記載,《莊子》內載“晉葛洪首先用海藻的酒浸液治療癭病”,唐代藥王孫思邈則使用昆布來治療癭病。國外到了公元12世紀才開始使用海藻治療甲狀腺腫,這一點比我們的老祖宗晚了800年。
世界衛生組織(WHO)推薦,成年人每天的碘攝入量為150微克。孕婦較普通人群更需要碘,碘的相對缺乏會增加流產及其后代發育遲緩和智力低下的風險,推薦孕婦和哺乳期婦女每天保證250微克的碘攝入量。有些研究證明缺碘會增加甲狀腺癌風險,主要證據是世界上比較缺碘的地方,比如中亞和中非,甲狀腺癌的發病率比靠海的地方更高。現在我們國家規定在每克食鹽中添加碘20微克,我們完全可以通過食用加碘鹽這樣簡單有效的補碘措施,來預防碘缺乏。
高碘:甲狀腺無法承受的溺愛,各種不適紛沓而來
世間萬物都有自身法則,碘對于甲狀腺也是過猶不及。碘太多了,甲狀腺吃不消,可能會導致或者增加甲亢、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疾病如橋本甲狀腺炎、無痛性甲狀腺炎、甲狀腺結節等疾病的發生率,或者疾病本身的嚴重程度。孕婦如果攝入碘過多,可能導致新生兒“暫時先天性甲腺低能”。另外坊間傳言,中國近年甲狀腺癌發病率飆升和補碘過度有關,但目前沒有任何證據說明補碘過度會增加患甲狀腺癌的概率,真正已證明和甲狀腺癌相關的因素只有兒童時期受到輻射和遺傳因素,雌激素也是甲狀腺癌的風險因素之一。
2012年3月15日,食用鹽中的碘含量標準不再全國“一刀切”,各地可以根據當地人群的實際碘營養水平,在規定范圍內浮動添加。
總之,中國大城市居民普遍不缺碘,而且碘多一點也沒事兒,所以只要本身沒有甲狀腺相關疾病,平時碘鹽多吃或者少吃一點無所謂。
131碘:一種特殊的碘,能夠治療甲亢和甲狀腺癌
剛才我們說的碘都是普通的碘,還有一種特殊的碘叫作131碘,和普通的碘是孿生兄弟,同樣能夠和甲狀腺“相愛”,聚集在甲狀腺細胞內,通過131碘在衰變的過程中釋放出β射線,射線釋放的能量可破壞機能亢進的甲狀腺組織(甲亢),就像動了一場不流血的手術,悄無聲息地蕩平甲亢。而且β射線的射程很短,僅為2毫米左右,不會對甲狀腺外的組織造成影響,在美國,首選131碘治療甲亢的比例超過口服抗甲狀腺藥物。
更重要的是,131碘的力量不局限于治療甲亢,在治療甲狀腺癌領域也扮演著重要角色,可以徹底清除殘余甲狀腺癌細胞,殲滅手術難以清除的轉移病灶,預防腫瘤的復發和轉移。需要引起注意的是,甲狀腺癌患者在進行131碘治療前需要忌碘飲食,從而攝取更多的131碘,以助殺滅癌變的細胞。
簡而言之,甲狀腺疾病與碘之間存在U形曲線,碘過量或缺乏都會損傷甲狀腺功能。我們到底是缺碘還是碘過剩,目前常用的是尿碘測定、血清甲狀腺球蛋白(Tg)測定和甲狀腺超聲測定。如果想知道自身的碘營養狀況,不妨去醫院做個相應的檢測,做個綜合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