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金姬
【摘要】思維在人的智力結構中處于核心地位,思維能力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得到鍛煉。因此,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摸索、總結行之有效的思維訓練方法對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思維品質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明確提出:高中英語課程應注意在教學中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將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有機地融入教學活動中。但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更多關注的是讀寫的運用,而忽視思維能力的培養,其結果必將影響到學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那么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呢?對照《課程標準》的要求,筆者以閱讀教學為切入點,以人教版必修二第四單元第一課時閱讀課How Daisy learned to help wildlife為例,探討在閱讀教學中有效培養學生良好思維品質的方法。
一、擇點發散,設疑啟智,培養發散性思維
發散思維又稱求異思維,是創造性思維的最主要的特點,是測定創造力的主要標志之一。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以閱讀文本為基礎,多元化地思考課文內涵的發散思維訓練,逐漸成為了培養學生創造思維的重要途徑。因此,教師要精研文本,選擇“可發散點”,即能夠啟發學生進行多元化思考的問題,引導學生的思維向深度和廣度發展,從而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在導入環節,筆者首先讓學生觀看2016年野生動物保護電影節宣傳片《I Dreamed a Dream》,以引起學生對保護野生動物的關注,并根據視頻巧設兩個問題,開啟思維之門:
Q1.What is the video about?(Wildlife protection)
Q2.What problems are the wildlife facing?(They are endangered. )
然后選擇野生動物滅絕的原因和保護野生動物的措施為“發散點”,拋出問題讓學生討論:
Q3.Why are the wildlife in danger of disappearing?
Food crisis,over hunting,habitat destroying,disease,pollution…
Q4.What should we do to protect wildlife?
Stop destroying the habitat of animals,not kill animals but try to live in harmony with them,stop using animals to make luxury goods…
上述問題鏈引導學生多角度、多層次地思考問題,打破了傳統單一的思路,不但有效激活了學習興奮點,而且有效地訓練了發散性思維,從而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新意識。
二、策略指導,把握脈絡,培養概括性思維
閱讀的過程是讀者與文本、與作者的心靈對話過程,可純粹以文本形式呈現的信息往往頭緒繁雜,增加了學生的記憶負擔。為讓學生存儲更多可交流、可以隨意提取的信息,教師要善于培養學生的概括性思維能力,讓學生將形象的信息抽象化,將隱性的信息顯性化,將分散的信息類型化,把文章由厚讀薄。在閱讀教學環節,教師要對文章結構,寫作順序,中心思想的概括,段意的歸納,主題句常見的位置,過渡句、結語句的分辨等進行閱讀策略指導,以此來還原作者的寫作思路,凸顯文本的脈絡,達到培養學生概括性思維品質的目的。例文為Daisy的夢幻故事,屬于記敘文,寫作順序清晰。因此,筆者首先采用“整體-局部”方法,巧妙設計任務,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文章結構。
Task1品語言風格明確文章體裁 Find the writing style.(narrative writing)
Task2找中心句概括中心思想 Find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It is about Daisys wonderful experience with some animals.
Task3 體會 “移步換物”的寫作手法,歸納自然段段意
Para1 Daisy visited Tibet where antelopes have been overhunted.
Para2 Daisy came to Zimbabwe where animals were being killed.
Para3 Daisy arrived in a rain forest which needs to be protected.
Para4 Daisy returned home learning so much about wildlife.
Task4按照故事發展順序歸納段意
Part1 (Para1) Why we need wildlife protection.
Part2(Para2)A good example of wildlife protection.
Part3 (Para3-4) What we can get from wildlife protection.
完成任務后,學生逐漸明確了作者的思維主線,把握了文本脈絡,“去枝葉存主干”的概括思維能力得到了鍛煉。
三、品味語言,感同身受,培養情感性思維
語言學習與情感因素密不可分,所以英語閱讀教學應體現 “情感美”。我們反對過于理性化的肢解課文,否定只重視詞語及句型分析而忽視情感思維的英語教學方式,沒有情感,學生獨立而健康的情感世界就無法養成。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讓學生體會創作情感,還要引導學生挖掘文章的情感內涵,培養學生的情感思維。
四、分析材料,自主評價,培養批判性思維
批判性思維是指發現某種事物、現象和主張的問題所在,同時根據自身的思考邏輯提出主張的思維方式。讀者在閱讀過程中,一邊調動各種知識理解文本,獲取信息,一邊不自覺地判斷信息是否屬實,觀點是否正確。針對讀者在閱讀過程中的這種思維特點,教師可以在英語閱讀教學中鼓勵學生審視文本信息,分析文本觀點,質疑文本思想,闡述自己獨到的見解,以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
總之,課堂教學是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的主渠道,教師應充分挖掘教材的智力因素,巧設問題,妙設任務,善設活動,扎實地訓練學生掌握思維方法,有效地提高學生思維品質,切實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