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惠瑩
【摘要】說到英語,作為一門國際語言,也是流通最廣的一門語言,在現代生活中越來越重要。所以本文主要介紹英語的另一種學習方式——英語口語,并且結合我們國家初中英語的教學模式以及學科素養進行說明。在初中英語教學實踐中,去探討初中的英語口語學科素養的構建。并在培養學生學習英語語言的興趣下,構建英語口語教學模式。
【關鍵詞】英語 初中英語口語 教學模式
一、關于英語
目前,英語作為一門流通性最強的語言。我們的國家對英語的教學也是越來越重視了,但是相對于我們國家的公民對學習英語這件事情是相當困難。所以對我國的教育文化這類發展面臨著許多挑戰與機遇。我們國家之所以取得現在的成就,就是因為面對任何困難,堅持不懈、把握每一次機遇,頑強的應對每一個挑戰。這也正是我國持續發展的關鍵。但是學習英語相對而言我們學起來比較困難,而“說”出來更是我們學習英語學科一張薄弱的地方。學習初中英語這門學科,其實有很多地方我們可以做到更好。像我們傳統的情景對話的英語教學方式之所以被摒棄,就是不能滿足學生對學習英語的興趣。我們可以采用生動化,形象化的課堂教學,讓學生自己對每一門課程做好準備工作,這樣學生學起來也會容易很多。
相對于大學的英語或者英語口語,初中的英語教學已經容易很多了。所以做到初中英語口語教學模式的創立還是可以做到的。況且英語是作為一門很重要的交際語言,學習它需要堅持,不斷的積累,不斷的學習,要感興趣才能將英語像學習我們的母語一樣簡單。
二、關于初中英語口語
首先,講一講初中的英語。英語本來對于我們國家的人學習就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而現在我們的國家又將初中的英語教學新增了英語口語這門學科。在英語口語學科中,不僅將英語學好,還要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所以在初中英語口語教學中,會存在一些問題。例如:學習英語就已經很難了,而學習英語口語更是難上加難。學生連簡單的單詞都不認識,還怎么能讀出來,能說出來;還有只有很少數的學生會對英語口語這門學科感興趣,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只能讓老師創造更好的教學模式,讓學生不自主的融入其中;還有在初中的課程較多,學生對于原本的教程學習就已經是很繁瑣了,現在又面對學習英語口語,估計已經沒有精力去學習了。還有很多問題都是初中生學習英語口語所面對的,改變這樣情況,首先要改變學習英語口語學科的教學模式。
三、建立英語口語學科的教學模式
第一,讓學生開口并且大聲的“說”英語,大聲的朗讀出來,不僅可以讓學生很好的記住單詞、句子,最重要的是能夠讓學生說一口流利的英語。不僅要讀出來,還有有堅持不懈的精神。要讀出來,要大量的說出來,要讓嘴巴脫口而出英語句子。所以要讓“說”出來成為學習英語口語的一種重要的教學模式,也是學習英語口語最關鍵的一步。
第二,聽,說,讀,寫這四個雖然是學習英語的重要步鄹。但對于英語口語同樣適用,上面已經說了“說”這個關鍵點。學習英語口語說出來是最重要的,但不僅僅只是說出來,還要做到聽覺,視覺。別人說出的英語,你要能聽懂。一本英語版的童話書,你要能夠看懂。而且看完之后,你要是有什么感想,要試著用英語簡單的表達出來。所以在初中英語教學模式中,老師要不斷的創造一些學習英語口語的條件,讓學生能夠有機會發揮自己的潛能。這樣的教學模式,我想學生一定也是感興趣的。
第三,另外我們在培養學生學習英語口語能力的同時,更加應該注重對學生個人能力的分析。也就是說學習英語口語不僅學生自己做到,老師也應該充分利用在課堂中,課堂后的時間去觀察學生個人對英語口語的能力,讓每個學生發揮各自的潛能,全面的培養學習對學習英語口語的興趣??偠灾?,學生要讓自己對學習英語口語感興趣,充分的去了解英語,全面的去練習“聽說讀寫”這四個基本步鄹,才能夠流利的說出英語,用英語去交際,去溝通。
對于教學模式,除了上述所講到的還可以采取面對面交流,計算機識別語言這兩種方法。面對面交流就是把學生分成若干組,讓學生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進行對話,并反復訓練,這樣可以讓學生孰知英語口語,并且可以提高他們的交際能力。計算機識別語言就是在計算機上出一系列的題目,讓學生進行簡答,最后由計算機識別并給出分數,并作出解析,可以讓學生知道自己的口語哪里有問題,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和口語能力。
四、結語
英語貫穿于我們的工作,生活等方面,它已經是必不可少的一門語言,如果每個人的英語口語都說的順暢無阻,這樣將會很大幅度的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和工作效率,同時也會為我國的翻譯事業作出巨大的貢獻。對于學習英語口語,小學生對此的認知尚淺,學習起來比較困難,相對來說初中學生學起來就比較容易,所以初中是學生學習英語,提高英語口語能力的最佳時期,因此在初中開設英語口語這門課程是至關重要的,這是能否提高學生口語能力的關鍵點。
參考文獻:
[1]耿玉秋.初中學生英語口語課交際策略教學的實驗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
[2]邵丹.中國初中英語學習者二語心理詞匯的調查及其對英語詞匯教學的啟示[D].遼寧師范大,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