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龍
摘要:生物質能的開發利用在我國當下能源轉型發展中具有關鍵性作用,可是在其開發利用過程中面臨著許多問題,它的產業結構不完整,開發技術跟不上產業發展的步伐,還引發環境污染等問題。對此,需要出臺或者完善相關政策和法律進行保障。
關鍵詞:生物質能;開發利用;政策
生物質能在我國的《可再生能源法》(2006年1月1日起施行)第三十二條用語含義解釋是:“生物質能,是指利用自然界的植物、糞便以及城鄉有機廢物轉化成能源”。我國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能源需求量也是日益增加,同時又面臨著能源日益短缺和傳統化石能源使用帶來的環境污染等一系列問題。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是有效解決這一系列問題的途徑之一,生物質能作為可再生能源在其中又是重中之重,同時我國又是生物質能豐富的國家,可見開發利用好生物質能是十分重要的。然而,生物質能的開發利用過程中存在著許多問題,所以出臺或進一步完善相關政策和法律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我國生物質能狀況
對于生物質能而言,它不同于傳統的化石能源那樣是不可再生,它是可再生的能源資源,每年可利用總量是可以逐年增加的,比如增加能源作物種植,大量植樹造林等都可以增加生物質能總量的。我國的生物質能來源廣泛,資源的種類繁多、總量巨大等等。我國作為農業大國,特別是在農村地區的農作物秸稈和農林廢棄物總量巨大,還有在國家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大背景下,國家鼓勵發展鄉村經濟作物種植和鄉村養殖業,這些養殖的動物產生大量的糞便可供轉變成能源使用。大量的城鄉生活垃圾和污水、工農業生產排放的有機物垃圾等都是生物質能的范疇。從我國總量看,“據估算,我國理論生物質能資源50億標準煤左右,是目前我國總能耗的4倍左右”。[1]從每年的利用量來看,“我國可作為能源利用的生物質資源總量每年約4.6億噸標準煤,目前已利用量約2200萬噸標準煤,還有約4.4億噸可作為能源利用”。[2]
二、我國生物質能開發利用的現狀
在我國由傳統煤、石油等化石能源轉向清潔能源的轉型過程中,我國的生物質能的開發利用得到了飛速發展。生物質能的開發形式各種各樣,對這些生物質能開發技術手段也有多種多樣。當下我國生物質能的開發利用大體可以分為四個方面,一是生物質能發展沼氣,該技術較為成熟,在我國推廣范圍最廣的也是這一項技術,特別是在我國農村地區普及較廣;二是生物質能發電,通常是利用生物質能發酵或者直接燃燒生物質能所進行的;三是生物質能生產生物質液體燃料,如發酵生產乙醇、生物柴油等;四是生物質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源。
三、我國生物質能開發利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生物質能的開發利用本來是一件兩全其美的事,既是開發利用的生物質能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又是利用過程中產生的物質對生態環境污染很小。然而,在生物質能開發利用的過程中存在著諸多問題,本來生物質能資源中一部分就是環境污染物質了,如動物糞便、農林廢棄物、生活垃圾、生產剩余有機廢物等,由于在開發利用過程中缺乏合理規劃,技術不成熟等造成環境污染,還有生產出來的生物質能產品管理不善造成環境污染。總的來說,還是存在如下問題:一是生物質能的開發利用技術跟不上國家對整個生物質能產業發展預期,如我國的沼氣技術,面向全國所推廣的只是一戶一池小型開發利用技術,大中型沼氣生產技術沒有得到全面推廣;二是生物質能的開發利用產業結構不完善;三是開發利用不合理,造成的環境污染;四是生產成本與銷售成本差距懸殊;五是國家關于調整生物質能開發利用的相關政策和法律不完善。
四、盡快完善相關政策,保障生物質能產業的健康發展
我國的生物質能大部分分布在農村地區,不僅面臨著地處偏僻,地理位置復雜多樣,生物質能資源分散,造成開發難度系數增高等條件限制,同時面臨著開發前期資金投入不足,開發技術研發滯后,生物質能消費市場和整個能源供應體系的不完善。國家有必要從總體上進行統一合理規劃,出臺相應的政策,讓更多的外資、民營資本投入進來,同時調控好生物質能市場秩序。科學分析本地區生物質能資源分布、數量、種類等,以及科學評估開發方式和所用相關技術的選擇,并且結合本地區自然地理環境條件、統籌生物質能的開發利用產業發展,將生物質能的開發利用納入當地經濟發展規劃之中。從而做好了生物質能的開發利用的合理劃,有利于降低開發利用的難度。
建立完善的生物質能開發利用的政策保障制度,有助于解決生產成本與銷售成本差距懸殊問題,國家應當不斷加強對生物質能的開發利用的基礎設施等的建設。同時加大對生物質能的開發利用的技術研發領域的資金投入,建立和完善與生物質能開發利用的技術研發機構或部門,加快建立生物質能開發利用的財政、稅收、融資等優惠政策。國家應當從稅收、財政政策等多方面給予生物質能的開發利用企業的扶持和優惠,對投資生物質能的企業及相關部門給予低息或者免息貸款優惠,給予綠色信貸政策支持,對那些從事生物質能開發利用研發等企業給予稅收減免政策,同時鼓勵廣大消費者購買生物質能產品,實行一定的財政補貼。
五、完善關于生物質能開發利用的相關法律法規
(一)協同相關法律法規,完善對生物質能開發利用的立法
生物質能作為可再生能源中之一,對于涉及生物質能開發利用的法律法規較多,充分協調這些法律法規一起對我國生物質能開發利用進行規范是有效促進生物質能開發利用健康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是解決生物質能在開發利用過程中存在問題的方法之一。例如在《清潔生產促進法》中進一步完善對生物質能的開發利用這塊的立法,不斷完善對生物質能的開發利用的技術選擇、結合當地地理優勢合理規劃和科學開發及利用的各個環節的立法,可以有效避免造成環境的污染。完善對生物質能開發利用產業的積極引導和相關技術的研發、以及消費市場的推廣,讓生物質能開發利用列入到國家能源發展的優先地位,對農村地區生物質能的開發利用給予大量的鼓勵和支持;在《可再生能源法》中,進一步完善國家對生物質能開發利用的具體細則等。
(二)盡快出臺專門針對生物質能的法律法規
如今,針對生物質能的開發利用,主要依靠國家相關涉及生物質能開發利用的政策和法律進行調節規范,雖然可以多方面調節生物質能的開發利用,但是并不全面,也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我國生物質能在開發利用過程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有必要盡快出臺專門關于生物質能開發利用的法律法規進行規范。如出臺《生物質能法》,專門針對生物質能在開發利用中的前期評估、綜合評價,環境評價等,明確開發技術條件的采用以及涉及環境問題的保護,防止在缺乏科學論證的情況下,以套取國家相關財政補貼,最終還導致生物質能的浪費和生態環境的破壞。
六、結語
生物質能作為我國來源最為廣泛的能源之一,使用對環境污染較小,大力發展生物質能有利于我國的生態文明建設和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我國生物質能的開發利用所涉及的政策和法律需要進一步完善,特別是在生物質能的開發利用、市場銷售、群眾消費等各個領域的法律規范。國家有必要出臺相應的政策進行積極引導,同時出臺或者進一步完善相關法律法規進行規范是很有必要的,以便更好地解決我國生物質能在開發利用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讓生物質能開發利用走上健康發展之路。
【參考文獻】
[1]蘇亞欣,毛玉如,趙敬德.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概論[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6.
[2]陳廷輝.我國農村能源轉型的政策與法律制度研究[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