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新


返鄉下鄉人員創啥?
返鄉下鄉人員在選擇項目時,要與推進農業現代化的大目標結合起來,圍繞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個主線開展。要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結合當地資源和自身優勢,做到“三個對接”。
主動對接新一輪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和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建設。積極發展規模種養業、特色農業和設施農業;發展農產品烘干、貯藏、保鮮、凈化、分等分級、包裝、營銷等農產品加工流通業,引導開發營養安全、美味健康、方便實惠的加工食品;主動對接農業新產業新業態。發展升級版農家樂、采摘園和休閑農業聚集村,提升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的產品和服務檔次,把農業打造成養眼洗肺、健康養生的幸福產業;發展農村電商、文化創意、養生養老、中央廚房、農村綠化美化等生產性生活性服務業和各類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主動對接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讓農業生產接二連三,三次產業互動,形成良好的產業分工和利益分配關系,讓農民參與產業發展并分享二三產業增值收益。
返鄉下鄉人員咋創?
在組織形式和經營方式上,返鄉下鄉人員可以與農民合作,創辦、領辦農村合作組織,通過承包、租賃、入股等方式,不僅要自己富起來,也要帶動更多農民富起來;也可以利用農村電商平臺,開展網上創業;還可以與其他農村經營主體(包括企業、村集體、合作組織)合作,創辦農業企業和各類相關產業,成為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引領者;還可以通過開展網上營銷,打造特色品牌等贏得市場、分散風險,形成創業創新的命運共同體。
返鄉下鄉人員注冊登記該咋辦?
目前各地正在落實注冊資本認繳登記和“先照后證”改革,在現有“三證合一”登記制度改革成效的基礎上大力推進“五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改革。三證合一,是指把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和稅務登記證這“三證合一”。
五證合一是指,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稅務登記證、社會保險登記證和統計登記證“五證合一”登記制度。一照一碼是通過“一口受理、并聯審批、信息共享、結果互認”,將原來由三個部門(工商、質檢、稅務)分別核發不同證照,改為由工商部門直接核發加載法人和其他組織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營業執照,并將辦理時限由8天縮短至3天以內。首先,可以在縣里設立的返鄉下鄉創業“綠色通道”享受辦理登記等程序的便利服務,如果在創業園區內創業,既可以享受工商等部門直接到園區集中辦理證照等服務,還可以申請得到政策咨詢、創業輔導等服務。其次,可以享受“五照合一”和“一照一碼”的優惠政策。還可以結合當地的法律法規,享受簡化創業住所(經營場所)登記手續,“一址多照”、集群注冊登記等服務。第三,可以享受對返鄉下鄉人員創業創新免收登記類、證照類等行政事業性收費等優惠政策。有了這些政策,只要有到農村創業的想法并付諸實施,就能夠得到很多方便、實惠的開業登記服務。
返鄉下鄉人員創業創新咋貸款?
到農村創業最大的痛點之一就是融資。過去,銀行不愿意為其發放貸款,最重要的原因是沒有抵押物。現在,承包經營的土地、或者流轉到手的土地經營權,包括農業設施、農機具等,基本上都可以作為抵押物在銀行獲得貸款。
全國正在推進土地所有權、承包權和經營權“三權分置”,目的是把土地資源盤活為土地資產,加上房屋、宅基地、農業設施、農機具等,通過這些“資產”的抵押,可以到銀行獲得貸款。國辦意見明確指出,大學生、留學回國人員、青年、婦女等人員創業的財政支持政策,要向返鄉下鄉人員創業創新延伸覆蓋。把返鄉下鄉人員開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所需貸款納入全國農業信貸擔保體系。
返鄉下鄉人員創業創新在稅收上有啥優惠?
在農村金融方面,自2016年5月1日起,在營改增試點期間,農村信用社、村鎮銀行、農村資金互助社、由銀行業機構全資發起設立的貸款公司、法人機構在縣及縣以下地區的農村合作銀行和農村商業銀行提供金融服務收入,可以選擇適用簡易計稅方法按照3%征收率計算繳納增值稅;對中國農業銀行納入“三農金融事業部”改革試點的縣域支行提供農戶貸款、農村企業和農村各類組織貸款取得的利息收入,可以選擇適用簡易計稅方法按照3%的征收率計算繳納增值稅;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總行及其各分支機構提供涉農貸款取得的利息收入,可以選擇適用簡易計稅方法按照3%的征收率計算繳納增值稅;2016年12月31日前,對金融機構農戶小額貸款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稅,對中和農信項目管理有限公司和中國扶貧基金會舉辦的農戶自立服務社以及中和農信項目管理有限公司獨資成立的小額貸款公司從事農戶小額貸款取得的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稅;自2011年1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對金融機構與小型、微型企業簽訂的借款合同免征印花稅。
對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實行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對符合條件的股權激勵和技術入股遞延納稅等。
年應納稅所得額30萬元以下的小型微利企業均可依法享受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的優惠,并將于今年按照國務院統一部署,把上限提高到50萬元。四是在創業就業方面,明確對符合條件從事個體經營的人員,自其在工商部門首次注冊登記之日起3年內免收管理類、登記類和證照類等有關行政事業性收費。
返鄉下鄉人員創業創新用地用電有啥優惠?
在征得村集體的同意后,可以采取入股、合作、租賃等形式來使用農村集體土地進行創業;可以使用自己在農村的住房或者其他農民閑置的房子和院子來發展農家樂;如果在農村沒有住房,只要符合農村宅基地管理規定和相關規劃,允許與當地農民合作改建自住房;如果創辦的企業需要建設農業配套輔助設施用地,可以在縣級人民政府年度建設用地指標中進行申請,因為新增的建設用地指標重點要用于支持返鄉下鄉人員創業創新;可以利用荒山、荒溝、荒丘、荒灘和和廠礦廢棄地、磚瓦窯廢棄地、道路改線廢棄地、閑置校舍、村莊空閑地等地進行創業;如果創辦的項目屬于農林牧漁業產品初加工范圍,在確定土地出讓底價時,可以在全國工業用地出讓最低價的基礎上,再打一個七折優惠。
用電方面,創辦的企業從事農業、林木培育和種植、畜牧業、漁業生產、農業排灌用電以及農業服務業中的農產品初加工用電,包括對各種農產品進行脫水、凝固、去籽、凈化、分類、曬干、剝皮、初烤、漚軟或大批包裝以供應初級市場的用電,都算作是農業用電,可以按照農業用電來算電費。
返鄉下鄉人員的后顧之憂咋解除?
社會保障和生活保障是很多創業者最大的心病。為了解除后顧之憂,國家給予了強有力的政策保障:一是到農村創業,可以在當地參加各項社會保險,并且子女也可享受當地的城鎮(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范圍,也可接受當地義務教育,依地方相關規定接受普惠性學前教育。二是如果是就業困難人員、離校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可以享受一定社會保險補貼。三是如果創業失敗,并且生活困難,可享受當地社會救助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