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晨



摘要:本文選取了20家石油行業上市公司作為研究樣本,通過研究其環境會計信披露的現狀影射出我國該行業目前的披露問題所在,最后借鑒國外相關經驗提出對策建議。
關鍵詞:石油行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
中圖分類號:F234.4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09-0-02
引言
環境會計在準則的基礎上,記錄著在企業環保防治、環境的開發利用等多方面有關環境支出的費用,同時對產生的利益形成報告以在期末顯示企業利潤。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則是相關公司對環境保護有所作為而呈現的成效及整改的環保措施。石油行業在經濟大范圍增長中表現出強勁實力,但該行業在發展中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也不容小覷,規范石油行業上市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內容與形式,成為有效控制環境污染的途徑之一。
一、石油行業上市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現狀及問題
本文選取20家上海股市和深圳股市中石油行業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分析2013-2015年各家公司的年度報告和社會責任報告書。并分別選擇九家上海主板,五家深圳主板,三家創業板,三家中小板企業。本文主要數據來自于東方財富網、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選取的20家公司是樂山電力、上海石化、中國石化、中國石油、海油工程、中海油服、石化油服、廣匯能源、洲際油氣、過及創新、準油股份、東華能源、海默科技、通源石油、潛能恒信、華錦股份、泰山石油、廣聚能源、岳陽興長、大慶華科。
1.石油行業上市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現狀
2013年到2015年,20家公司環境信息披露數量分別是11家、14家、18家,2013年至2015年的百分比直接上升了35%,表明處于石油行業的企業開始重視環境問題。在披露信息量方面:多半企業大都會披露2-4項會計信息,少量國有控股的主板上市大型石油企業披露的內容比較詳盡。如圖1所示,20家上市公司環保披露內容主要包括環保支出、方針方案等。
在披露模式方面:如表1所示,2013年至2015年,通過財務報表附注披露的企業增加幅度較大,為25%;相比較而言,在董事會報告和社會責任報告書中披露的企業增加幅度較小。經過三年發展,通過最有價值的社會責任報告書披露的公司也未超過50%。編制社會責任報告書的一般多為滬深兩市主板上市的大型公司,比如:中國石化、中國石油、上海石化等等。
2.石油行業上市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問題
(1)自愿披露環境會計信息的企業少
我國石化需求大,石油產業發展快,對環境的污染是所有產業中最為嚴重的,但自愿在年報中進行披露的公司甚少,敢于自愿披露環境會計信息的多為國有控股大型石油企業,其背后多有國家的支持,提供政府補貼。而一些小規模企業缺乏監管,試圖逃脫公眾的視線,導致最后被動披露甚至不披露環境會計信息。
(2)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內容不全面
在樣本公司的數據分析中,環保方案披露占比例45%,是出現的最高頻次的披露內容。而比較少披露的有環境污染事故的應急預案、環保設施等,樣本數據中只有岳陽興長一家公司進行了詳細的披露。有極大部分企業年報中對環境的信息披露不完整,對環保設施、環保方案這類重要內容鮮有涉及。多數企業僅對環保成果及所采取的具體措施進行披露,從而避開對自己效益不利的環境會計信息,甚至直接忽略,這勢必導致多方面不利影響。
(3)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模式不標準
目前石油行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整體呈現三種模式:董事會報告、財務報表附注、社會責任報告書。而在這三種模式中,大多數企業選擇在財務報表附注中披露。從統計數據里發現,選取的樣本公司中擁有獨立環境報表的企業數量為零,進而說明目前該產業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模式沒有統一的標準。從利益最大化角度,企業一定選擇能夠對其最有益的披露模式,這就直接導致整個行業在披露上出現混亂的局面,信息使用者無法直接得到企業的數據,需要從其他的報表中獲取,為相關研究制造了難度,也為政府監管與公眾關注增加了障礙。
二、國外石油行業上市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及經驗借鑒
1.美國石油行業上市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
美國作為世界上最具實力的發達國家,它的石油行業發展位于世界前列,其所制定的環境法律是十分完善的。早在1899年就制訂了第一部關于環境的法律。美國在該方面披露內容主要包括環境政策、環境成本、環境負債,它基于傳統會計發生改變。而他們所表現的負債是當前我國很多企業未曾體現的內容,它一般包括和環保相聯系的債券基金、超級基金站點數、未來的預計清理費等。
在披露模式上,美國石油行業上市公司主要以定量為主,定性為輔,數據占據報告的較大篇幅。在年報中體現環境信息的公司較多,美國企業主動建立環境會計信息報告也是比比皆是。在對企業的監管力度上,因為有完善的法律支撐,所以美國的處罰明細完整,不同的罪責有不同的處罰力度,可操作性強。美國在多年前就已形成了完善的環境會計信息體系和監管體系,這是很多國家可以借鑒的。
2.日本石油行業上市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
日本是亞洲國家中最具環保精神的國家,它在環境保護的各個方面都處于世界先進水平。日本關于環境的法律文書共有700多部,其中關于環境會計的法律或條例甚至多于美國,并且根據市場需求的發展,平均2-3年就對《環境報告書指南》進行修改。日本石油公司對該方面信息披露的內容包括成本與效果,尤其注重環境效果的披露。環境效果主要披露企業對環境加入投資之后取得的成效,對生態環境的作為,企業自身節能減排的成果等指標。
三、完善石油行業上市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對策
政府方面,完善環境會計方面的法律法規及環境會計披露準則迫在眉睫。政府應統一標準出臺一系列的約束條例和獎懲機制,對披露中的內容、形式、時間做出相有特色的規定,防止企業為自身利益而選擇性披露。同時加強對會計信息披露的監管力度,通過信息查詢及實地走訪結合,建立企業環境誠信檔案,設立“黑白名單”監督機制,最后還要與新聞媒體合作,加大環境保護的宣傳力度。
企業方面,可在董事會之下設立環境會計審計部門,建立企業內部環境會計審計制度,定期檢查環保計劃是否被切實有效的實踐,并根據公司的規章制度進行處置。同時企業加強自身的環境保護意識,可通過策劃有關環境保護的娛樂活動,修訂環境保護宣傳冊等措施鞏固環保文化,發放環保獎金等物質精神獎勵來增加員工參加環境保護的動力。
第三方方面,發展獨立的環境審計機構。應逐步發展專門針對于石油行業等高污染行業的獨立環境審計機構。同時選調有環境信息審計經驗的審計師,提高環境審計的質量,審計方式可采取包括了環境信息審計的經濟責任審計。
參考文獻:
[1]許唯唯.中石油基于XBRL的會計信息披露研究[D].黑龍江:哈爾濱商業大學,2015:21-22.
[2]陳靜,史茜.中國與加拿大石油行業上市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對比研究[J].財經論壇,2015(5):66-69.
[3]趙荔雯.我國重污染行業上市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探討[D].江西:江西財經大學,2013: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