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力,徐照,吳春葉,趙晶晶,劉靜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五四醫院,天津 300142)
補氣活血方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臨床療效及對炎癥反應的干預作用
李力,徐照,吳春葉,趙晶晶,劉靜*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五四醫院,天津 300142)
目的:觀察補氣活血方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臨床療效及對炎性因子的干預作用。方法:符合納入標準的冠心病心絞痛患者114例隨機分為對照組56例,觀察組58例。對照組患者口服硝酸異山梨酯片10 mg,3次/d;阿司匹林片100 mg,1次/d;美托洛爾片12.5~25 mg,2次/d。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服補氣活血方,每日1劑,每日3次口服,每次100 ml,4周為1個療程,兩組患者均連續治療3個療程后評價療效。觀察比較治療前后兩組患者血清TNF-α、IL-10及MCP-1的含量、血脂指標、心電圖療效以及臨床療效。結果:治療后觀察組總有效率為89.7%高于對照組66.1%(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心電圖療效比較,對照組總有效率94.8%高于對照組71.4%(P<0.05)。觀察組患者血清TNF-α及MCP-1的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IL-10水平高于對照組(P<0.05);TC、TG及LDL-C的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血清HDL-C的表達則較對照組顯著升高(P<0.05)。結論:補氣活血方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療效確切,具體作用機制可能與炎性因子TNF-α、IL-10及MCP-1相關。
補氣活血方;冠心病心絞痛;IL-10;TNF-α
心血管疾病是臨床上常見疾病,也是死亡率最高的疾病,我國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處于連年上升階段,其中冠心病心絞痛是最普遍的心血管疾病[1-2],主要是由于冠狀動脈狹窄,冠狀動脈供血量不足以滿足心肌的需血量,使得心肌短暫性的缺血缺氧進而引起心肌功能障礙[3-4],臨床表現主要為胸痛。冠心病心絞痛在中老年人群中最為多見,而隨著我國步入老齡化社會,該病的發病率越來越高,給社會及家庭帶來的負擔也越來越大[5]。
冠心病心絞痛是40歲以上人群中的常見病及多發病,多由勞累、情緒激動、飽食、受寒、陰雨天氣、急性循環衰竭等為因素引起的[1-2]。是由心肌急劇或暫時性缺血與缺氧所引起的臨床綜合征,其臨床多表現為胸部悶痛、前胸壓榨性疼痛或胸骨后部、可放射至心前區與左上肢,咽喉部緊縮感,有些患者僅有胸悶。已有研究顯示,炎癥在冠心病的發生、發展和預后的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3-4],多種炎癥因子參與機體炎癥反應。本研究采用自擬補腎活血方治療冠心病心絞痛,并對相關的炎癥因子進行測定,現將結果匯報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8月—2016年1月本院心血管內科就診的冠心病心絞痛患者114例,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56例,觀察組58例。其中對照組男39例,女17例;年齡43~69歲,平均(53.86±6.75)歲;病程3.0~8.5年,平均(4.66±1.97)年;初發勞累型心絞痛15例,惡化勞累型心絞痛10例,穩定型心絞痛17例,梗死后心絞痛11例,變異型心絞痛3例;有家族史6例,合并糖尿病4例,血脂異常13例,高血壓16例,心功能不全8例。觀察組58例中男40例,女18例;年齡44~70歲,平均(54.31±6.09)歲;病程3.0~8.0年,平均(5.01±1.76)年;初發勞累型心絞痛17例,惡化勞累型心絞痛12例,穩定型心絞痛18例,梗死后心絞痛7例,變異型心絞痛4例;有家族史7例,合并糖尿病5例,血脂異常14例,高血壓13例,心功能不全7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家屬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納入標準[5]
1)經常規心電圖,心功能檢查,心肌酶譜分析及冠狀動脈造影等檢查后,根據《缺血性心臟病的命名及診斷標準》確診;2)具有心絞痛典型癥狀;3)患者及家屬均了解并簽署知情同意書;4)年齡40~70歲。
1.3 排除標準
患者如符合下面任何一條即剔除:1)合并先天性心臟病及嚴重肝、腎功能不全患者;2)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以及其他嚴重的心臟疾病患者;3)合并重度以上高血壓、患有除心絞痛以外的重度心功能不全、重度心律失常患者;4)服用美托洛爾可產生嚴重不良反應,或存在其他美托洛爾和硝酸甘油使用禁忌證。
1.4 治療方法
對組照:口服硝酸異山梨酯片(山西云鵬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4020799)10 mg,3次/d;阿司匹林片(華潤雙鶴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1022441)100 mg,1次/d;美托洛爾片(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329350H21)12.5~25 mg,2次/d。
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口服補氣活血方。組方:當歸20 g,黃芪15 g,丹參15 g,黨參15 g,生地黃15 g,葛根10 g,桃仁10 g,紅花10 g,川芎 10 g,枳殼10 g,茯苓10 g,赤芍 10 g,柴胡 5 g,甘草5 g。使用真空袋煎煮包裝機,煎煮濃縮至300 ml,均勻分裝成3袋,每日1劑,分3次口服,每次100 ml,4周為1個療程,兩組均連續治療3個療程后評價療效。
1.5 觀察指標
在治療前及治療3個療程后,兩組患者空腹10 h后分別肘靜脈采集非抗凝外周靜脈血5 ml,室溫下自然凝固15 min,以臺式冷凍離心機3 000 r/min離心10 min,收集上層血清,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ELISA)測試血清中的白介素10(IL-10)、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及單核細胞趨化因子-1(MCP-1),均按照ELLSA試劑盒中說明書進行操作;血脂指標總膽固醇(TC)采用氧化酶法測定,三酰甘油(TG)采用酶法測定,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釆用直接法測定,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采用酶法測定;觀察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的臨床療效及心電圖療效;治療過程中產生的不良反應。
1.6 療效判斷標準[6]
1.6.1 心電圖療效評定標準[7]
顯效:患者在靜息狀態下心電圖恢復到“大致正常”或“正常心電圖”,或者S-T段恢復正常,且發作時S-T段降低小于0.05 mV,持續時間低于20 min。有效:有關導聯降低的S-T段經治療后回升0.05~0.1 mV以上,但未達到正常,在主要導聯倒置的T波變淺50%以上或T波由平坦轉為直立。無效:心電圖與治療前比較無變化,或雖有改善但未達到有效標準。加重:有關導聯降低的S-T段較治療前下降0.05 mV以上,在主要導聯倒置的T波加深50%以上或直立,以及出現異位心率、房室傳導阻滯或室內傳導阻滯T波轉為平坦,平坦T波轉為倒置。
1.6.2 臨床療效判定標準
顯效:治療后心絞痛癥狀基本消失,有超負荷的體力活動時,也基本不出現心絞痛,偶爾出現心絞痛時硝酸甘油用量減少>80%,心電圖恢復正常。有效:治療后心絞痛基本消失,心絞痛發作次數減少或硝酸甘油用量減少50%以上。無效:治療后心絞痛發作次數及程度均無減輕,硝酸酯類藥物用量無所減少甚至增加。
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7 統計學處理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TNF-α、IL-10及MCP-1 比較
由表1可見,與治療前比較,治療3個療程后兩組TNF-α及MCP-1水平均降低(P<0.05),IL-10水平升高,且觀察組中TNF-α及MCP-1的下降幅度較對照組明顯(P<0.05),IL-10的升高幅度也較對照組明顯(P<0.05)。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脂指標比較
由表2所示,治療3個療程后兩組的TC、TG及LDL-C水平兩組均明顯下降(P<0.05),并且觀察組TC、TG及LDL-C水平較對照組低(P<0.05),而兩組的HDL-C水平則較治療前升高,并且觀察組的HDL-C升高幅度高于對照組(P<0.05)。
2.3 兩組患者治療后心電圖療效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后,觀察組總有效率89.7%高于對照組的66.1%(P<0.05),結果見表3。
2.4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總有效率94.8%高于對照組的71.4%(P<0.05),見表4。

表1 兩組患者血清中TNF-α、IL-10及MCP-1水平比較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表2 兩組患者血清中TC、TG、LDL-C及HDL-C的水平比較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表3 兩組心電圖療效比較[n(%)]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表4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n(%)]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2.5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比較
治療過程中兩組患者的凝血功能均無異常變化,也無出血病例,觀察組患者有2例胃部不適;對照組頭暈2例,乏力1例,胃部不適2例,呼吸道感染2例,兩組均未發生嚴重不良反應。
冠心病心絞痛是臨床內科常見的重癥,尤其是不穩定型心絞痛,病發時如果不能得到恰當及時的治療,患者就有隨時發展為急性心肌梗死,最后甚至危及生命。冠心病心絞痛屬中醫學中“心痹”“厥心痛”“久心痛”“心脾痛”等范疇,其發病機理多為“氣虛血瘀”,治法當益氣活血、理氣化痰、宣痹止痛為主[8-13]。補氣活血方中當歸補血調經、活血止痛為君藥;配黃芪補氣健脾、升陽舉陷、補中益氣;黨參補脾肺氣、補血生津;黃芪、黨參配當歸以補氣活血;紅花活血通經、祛瘀止痛,桃仁入心肝血分,善泄血滯,祛瘀力強;當歸配紅花、桃仁活血祛瘀;丹參活血調經、祛瘀止痛,生地黃清熱涼血、養陰生津,是涼血、止血之要藥;川芎活血行氣、祛風止痛;枳殼破氣消積、化痰除痞;茯苓善滲泄水濕;赤芍清熱涼血、散瘀止痛;葛根解肌退熱;柴胡解表退熱、疏肝解郁;甘草調和諸藥,全方配伍,旨在益氣活血,祛瘀止痛。研究顯示,當歸可以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黨參可以促進心輸出量、冠脈流量、每搏輸出量及心率的恢復;黃芪能增加心肌的血灌注量,減輕心肌損傷;桃仁能降低冠脈阻力,減少心肌耗氧量。現代藥理證明,黨參總皂苷能夠降低血清中總膽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的含量,丹參酮能抑制IL-1β、TNF-α等炎性細胞因子的產生,這也正與本研究的結果一致。
冠心病心絞痛的病理基礎主要是由于糖尿病及高血壓等疾病引起的冠狀動脈內皮功能紊亂、內皮損傷或者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等,嚴重時甚至導致心肌梗死。已有研究顯示炎癥與免疫反應是冠心病至關重要的原因,而且炎癥因子也貫穿于整個冠心病的發生發展過程,其中TNF-α、IL-10及MCP-1等炎性因子就參與了冠心病心絞痛的形成。采用補氣活血方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血清TNF-α及MCP-1水平明顯降低,并且也明顯較對照組患者的水平低,而IL-10水平顯著升高,同時也較對照組的升高幅度大,據此推測,補氣活血方可以調節TNF-α、IL-10及MCP-1等炎性因子的水平,是治療冠心病心絞痛機制之一。
[1] 張立晶,楊然,羅增剛.中醫藥治療冠心病心絞痛臨床研究進展[J].河北中醫,2013,35(5):780-782.
[2] 范金茹,李金洋,龔后武,等.基于關聯規則挖掘名老中醫王行寬肝心同治胸痹心痛用藥規律[J].中華中醫藥學刊,2014,32(12):2854-2857.
[3] 美莉,張曉英,劉金玲,等.美托洛爾聯合硝酸甘油治療冠心病心絞痛對血清TNF-α、BNP、IL-18水平的影響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2015,8(2A):106-107.
[4] 梁桂杰,高偉,龐國香,等.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6、ICAM-1水平檢測診斷冠心病心絞痛的價值[J].臨床合理用藥,2014,7(9A):86.
[5] 李明強,劉愛姣.參麥注射液對冠心病心絞痛患者血清TNF-α和IL-6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藥,2011,6(17):142-143.
[6] Yang Wendong.Fat cell factor,CRP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IR and T2DM with CHD[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boratory Medicine,2013,34(14):1820-1822.
[7] 朱繼田.通心絡膠囊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療效觀察[J].河北醫學,2012,18(8):1803-1804.
[8] 鄭珂,趙明.溫陽活血法治療70例冠心病心絞痛的臨床觀察[J].中醫藥信息,2015,32(2):92-94.
[9] 梁燕,袁喆平,唐靖一.舒心飲治療氣陰兩虛型冠心病心絞痛的臨床研究[J].中醫藥信息,2014,31(3):56-59.
[10] 鄭莉,柳得元,蘆海.通心絡聯合氯吡格雷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療效觀察[J].中醫藥信息,2014,31(6):90-92.
[11] 鄭莉,柳得元,蘆海.麝香保心丸對冠心病心絞痛患者血管內皮功能改善作用臨床觀察[J].中醫藥學報,2015,43(1):113-114.
[12] 孫靜,孫宇婷.苓桂術甘湯在心血管病中的應用[J].中醫藥學報,2017,45(1):99-102.
[13] 崔健昆,趙子墨,李書霖,等.李延教授運用心腦通絡液臨床紀實[J].中醫藥學報,2015,43(3):131-132.
李力(1966-),男,副主任醫師,主要研究方向:中西醫結合治療多種免疫系統、腎臟疾病。
劉靜*(1986-),女,主治醫師,主要研究方向:中西醫結合治療多種免疫性疾病。
2016-08-30
R285.6
B
1002-2406(2017)03-0089-03
修回日期:2016-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