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昭熙,楊鋼橋
(華中農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0)
農地細碎化對農戶農地流轉決策的影響研究
楊昭熙,楊鋼橋
(華中農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0)
研究目的:分析農地細碎化對農戶農地流轉決策的影響。研究方法:成本—收益理論,排序概率選擇模型。研究結果:(1)農地細碎化增加了農業生產成本,降低單位面積農業生產收益,對農戶農地最優經營規模產生負向影響;(2)農地細碎化對農戶轉入意愿產生負向影響,使農地流轉市場的需求量減少;(3)農地細碎化對農戶轉出意愿雖有一定的正向影響,在一定程度上使農地流轉市場的供給量增加,但農戶轉出意愿主要受非農就業影響。研究結論:為活躍農地流轉市場,應采取農地整治等措施降低細碎化程度,鼓勵新型農業經營組織轉入農地,形成適度規模經營的農業生產格局,增加農地流轉市場的需求量;此外,應深化城市經濟社會體制改革,提供更多更好的非農就業崗位,以吸引農民市民化,使更多的農民愿意轉出農地,增加農地流轉市場的供給量。
土地管理;農地細碎化;農地流轉;農戶決策
農地流轉是提高農業生產效率,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增加農民收入的有效手段[1-2]。自改革開放以來,政府一直致力于促進農地流轉,鼓勵土地適度規模經營[3],2016—2017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更是將農地流轉作為推進農業提質增效的重要途徑。截至2016年6月,全國2.3億農戶中流轉土地的農戶超過了30%①資料來源于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網站http://www.moa.gov.cn/zwllm/tpxw/201611/t20161104_5350207.htm。,但與目前的城鎮化水平相比還是偏低的。因此,探究制約農地流轉的各種因素自然成為眾多學者研究的重點。一些學者認為,農地產權制度與交易費用[4]、非農就業機會和社會保障制度[5]、農戶對政策的認知程度[6]、家庭資源稟賦[7]等是農地流轉率較低的主要原因,另一些學者則通過構建農戶流轉決策模型從供給與需求兩方面分析農地流轉不暢的原因[8]。當前,農地細碎化程度高、經營規模小導致農業生產成本高[9-10]、經營效率低[11-12]等問題已經成為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阻礙。特別是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農地細碎化所帶來的弊端逐步凸顯[13]。但是,在快速城市化進程中,過于細碎化的農地對農地流轉市場究竟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其影響機理如何?學術界對此尚未給出清晰的解釋。鑒于此,本文通過建立農戶農地流轉供需決策模型,揭示農地細碎化對農戶農地流轉決策的影響機理,探尋促進農地流轉市場發育的新途徑。
在“理性經濟人”假設下,農戶作為農地流轉市場的供需者,其流轉決策由凈收益最大化下的農地經營規模決定,他需要對各種可供選擇的行為方式進行成本—收益分析后作出決策[14]。若農戶農地最優經營規模H*小于其承包地規模H,他會做出轉出農地的決策;若農戶農地最優經營規模H*大于其承包地規模H,他會做出轉入農地的決策[8]。由于H在農戶簽訂土地承包合同時就已確定,所以農戶農地流轉決策就取決于H*的大小。因此,分析農地細碎化對農戶農地流轉決策的影響,就轉化為分析細碎化對農戶農地最優經營規模的影響。本文從成本—收益的角度構建基于農地最優經營規模的農戶流轉決策模型。
農戶經營農地的總收益包括生產性和非生產性收益,經營農地的總成本包括生產性成本、非生產性成本、農地使用成本。
生產性收益是指從事農業生產經營、獲得土地產品所產生的直接性生產收益,由農產品價格和產量所決定[8]。細碎化通過影響農產品的產量,進而影響其生產性收益。非生產性收益是指農戶從事農業生產經營所帶來的社會保障等非生產性的效用,一般是承包地面積的函數,細碎化對此無影響。
生產性成本是指農戶在農業生產經營中所花費的各種非土地生產要素如農藥、化肥、農膜、機械作業、人工工資等生產性支出,由生產要素投入的數量和價格決定。細碎化影響農戶上述生產要素的投入量,進而影響其生產性成本。非生產性成本是指發生在農業生產經營過程之外的成本,即通常所講的農民負擔。細碎化對此無影響。目前,由于農民使用本集體的農地沒有成本,本文的農地使用成本專指農戶使用農地的機會成本,用農地經營權的流轉價格衡量。因細碎化對農地利用效率產生負面影響[15],細碎化程度與農地使用成本呈負相關關系。
模型假設條件如下:農戶為“理性經濟人”,追求凈收益最大化;僅考慮農戶種植業收入,不考慮風險影響;不考慮細碎化對農業技術水平以及生產要素產出彈性的影響。
(1)考慮農業生產性收益、生產性成本、農地使用成本,不考慮細碎化情形下的農戶最優經營規模。建立傳統的C-D生產函數如下:
式(1)中,Q為農產品產量,A為農業技術水平,L、K、H分別為農業勞動、資本、土地的投入量,α、β、θ分別為勞動、資本、土地的產出彈性。
為確定農戶最優經營規模,建立農戶農業收益函數如下:
式(2)中,π為農戶凈收益,Pq為農產品市場價格,Q為農產品產量,L、K、H分別為農業勞動、資本、土地的投入量,Pl、Pk、Ph分別為農業生產中雇傭勞動力價格、資本的市場價格、農地使用費,Q0為自家農產品消費量。
根據利潤最大化原則,分別對式(2)中L、K、H求導,得到:
由式(1)和式(3)可得到,在此情形下農戶最優經營規模H*如下:
(2) 考慮農業生產性收益、生產性成本、農地使用成本和細碎化情形下農戶最優經營規模。在城市化發展初級階段,農村勞動力充足,農地細碎化可能帶來正面效應,農戶可通過開展多種經營,合理安排勞動力,提高勞動使用效率[16]。隨著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大量向城市轉移,農業勞動力缺乏逐步顯現,農業勞動成本不斷上升。過于細碎的土地,會增加農戶勞動投入,進一步增加勞動成本[10]。農地細碎化對資本投入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對農業機械和化肥的投入等方面。如農地細碎化程度高,會增加機械犁地和抽水等的作業時間及機械損耗,從而增加農業機械投入[11,17];過于分散、細碎的農地,可能會使農戶在施用化肥時造成不必要的浪費[18]。此外,若地塊與地塊之間、地塊到農戶住地的距離過遠,會使很多農戶選擇拋荒,減少農地種植面積[19]。因細碎化對農地利用效率產生負面影響[15],細碎化程度與土地使用成本呈負相關關系,即細碎化程度越高,農地流轉價格越低。因此,在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的背景下,農地細碎化可能會提升農業生產成本[10],阻礙農戶擴大種植面積,降低農地流轉價格,最終影響農地最優經營規模。
因農地細碎化對農戶勞動、資本、土地投入量以及農地使用價格的影響的程度不同。假設細碎化對農戶勞動、資本、土地投入量、農地使用價格的影響系數分別為r1、r2、r3、r4。
在此條件下的C-D生產函數和農戶農業收益表示如下:
式(5)—式(6)中,Q1為細碎化條件下的農產品產量,L1、K1、H1分別為細碎化條件下農業勞動、資本、土地的投入量,π1為細碎化情形下農戶凈收益,Ph1為細碎化條件下農地使用費,Q0為自家消費的農產品量,其他變量含義同上。
據理論分析可知,細碎化對農業勞動、資本、土地投入量以及農地使用價格產生影響,γ1、γ2、γ3、γ4關系式表示如下:
根據利潤最大化原則,解得:
(3)研究假說的提出。根據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說:
假說1:細碎化對農戶農業生產成本產生正向影響,進而對農戶農業生產收益產生負向影響,最終對農戶農地最優經營規模產生負向影響。
假說2:細碎化對農地流轉市場的影響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細碎化對農戶的轉出決策產生正向影響,會增加農地流轉市場的供給量;細碎化對農戶的轉入決策產生負向影響,會減少農地流轉市場的需求量。
3.1 研究區域概況與數據來源
為了研究細碎化對農戶農地流轉決策的影響,研究區域應滿足地形地貌類型多樣,經濟發展水平存在差異。因此本文選取位于武漢城市圈的武漢市江夏區、咸寧市的咸安區和通山縣作為研究區域。為研究需要2015年12月13—26日,課題組先后到上述地區進行調查,采用隨機抽樣和訪談式農戶問卷調查法,根據地形地貌條件、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不同,每個地區選取5—7個鎮(街道),每個鎮(街道)隨機選取部分村莊,每個村莊隨機發放10份農戶問卷,共收回有效樣本477份。本文選取了其中進行農業生產的387份樣本。其中武漢市江夏區123份,咸寧市咸安區133份,咸寧市通山縣131份。
3.2 描述性分析
3.2.1 農地細碎化的度量 在借鑒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本文從農戶微觀視角出發,采用綜合指數來度量農地細碎化程度,對農戶經營土地的塊均面積、地塊數量、地塊間平均距離三個指標進行歸一標準化處理,得到農地細碎化綜合指數,具體計算公式為[20]:
式(9)中,Fi為某農戶農地細碎化程度的綜合評價指數,取值在0—1;其值越高,說明細碎化程度越高。Pi為某農戶經營農地的塊均面積;Ni為某農戶經營農地的地塊數量;Gi為某農戶經營農地各地塊間平均距離;Mi為每個指標的權重。∑Dij為農戶各地塊兩兩之間的距離和,C2ni為農戶所有地塊中兩兩地塊的組合數。作為主要農業經營主體的農戶對自家農地情況和農業生產情況最為了解,因此,本文采用農戶打分法來確定農地細碎化三個衡量指標的權重Mi。通過計算,求得P、N、G的權重分別為0.332、0.331和0.337,最終調查區域農地細碎化情況見表1。
表1 調查區域農地細碎化情況Tab.1 The situation of farmland fragmentation in study area
3.2.2 細碎化與農業生產成本的關系 農業生產成本是勞動力成本、農機成本、化肥成本、土地使用成本的總和。其中,勞動力成本包括家庭用工折價和雇工費用兩部分①參考《2015年全國農產品成本收益資料匯編》中家庭用工折價的計算公式,通過查閱武漢、咸寧市2015年統計年鑒,計算得出2014年的家庭用工折價分別為武漢市江夏區124.20元/天、咸安市咸安區102.98元/天、咸安市通山縣60.42元/天。勞動力成本計算公式為:勞動力成本=家庭用工折價×家庭勞動力投入天數+雇工費用×雇工勞動力天數。。農機成本主要為購買農業機械費用折舊分攤和該年農機租賃費用。農地使用成本是指使用農地的機會成本②農地使用成本公式為:所在村的農地流轉平均價格×農戶種植面積。。為了更準確地對不同細碎程度的成本進行比較,本文采用單位產值的農業生產成本進行分析。
根據農地細碎化指數的特征及分布,采用SPSS 19.0的均值聚類法,將樣本劃分為“高”、“中”、“低”三個級別。表2顯示,細碎化程度“高”和“中”級別的農戶樣本占總樣本的64%以上,說明調查區域內的農地細碎化情況比較嚴重。單位產值勞動力成本、化肥成本與細碎化程度呈正相關關系,單位產值農地使用成本與細碎化程度呈負相關關系,這與前面的理論分析結果是一致的。細碎化程度與單位產值農機成本規律雖不明顯,但細碎化程度為“低”和“中”的農機成本低于細碎化程度“高”的農機成本。可見,細碎化程度越高,單位產值農機成本越高。從表2最后兩列來看,細碎化程度與單位產值農業生產總成本呈正相關關系,與單位面積產值呈負相關關系,假說1初步得到驗證。
表2 農地細碎化與農業生產成本關系Tab.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rmland fragmentation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cost
3.2.3 細碎化與農戶農地流轉意愿的關系 本文采用5點量法計量農戶農地流轉意愿,1—5表示非常不愿意到非常愿意。表3顯示,從細碎化程度三個級別來看,農戶農地轉出意愿都高于其轉入意愿,說明在細碎化程度較高、農業比較利益較低的情況下,農戶更愿意轉出農地外出務工,而不愿意轉入農地擴大農業生產規模。從細碎化的程度與農戶農地轉入意愿的關系來看,細碎化程度越高,轉入意愿越低。因此,細碎化在一定程度上對農戶轉出決策產生正向影響,會增加農地流轉市場的供給量;農地細碎化對農戶轉入決策產生負向影響,會減少農地流轉市場的需求量,假說2初步得到驗證。
表3 農地細碎化與農戶農地流轉意愿的關系Tab.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d fragmentation and the willingness of farmland transfer
通過上述分析,初步得到細碎化對農戶農地轉出與轉入決策產生影響,接下來將采用計量方法進一步驗證其作用方向及程度。
4.1 變量選取與說明
本研究的被解釋變量為農戶農地轉入與轉出意愿,解釋變量為農地細碎化。由于農戶流轉意愿還可能受到其他變量的影響,為避免內生問題,本文將戶主特征、家庭特征等作為控制變量,為得到更穩健的模型,解釋變量除了考慮上文所計算出的細碎化指數外,還考慮了單一指標地塊數量、塊均面積和地塊間平均距離對被解釋變量的影響,具體見表4。
表4 變量的具體含義及描述性統計Tab.4 The specifc meanings of variables and descriptive statistics
4.2 模型的建立及結果分析
本文建立農地流轉意愿排序概率選擇模型。因變量較多,首先對變量進行相關性檢驗,結果發現所有變量的相關系數均小于0.5,說明變量之間不存在多重共線性,最終用Stata 13進行模型估計。為建立更穩健的模型,表5、表6各包含5個模型,模型1的解釋變量為細碎化指數,模型2、模型3、模型4的解釋變量分別是細碎化指數的替代指標地塊數量、塊均面積、地塊間平均距離,模型5的解釋變量為地塊數量、塊均面積、地塊間平均距離。從表5和表6的模型擬合結果來看,模型均通過了顯著性檢驗。
表5顯示,除了模型2和模型5中地塊數量指標沒有通過顯著性檢驗外,其他模型的解釋變量均通過了顯著性檢驗。說明塊均面積過小、地塊間平均距離過大造成的細碎化對農地轉入意愿產生顯著性影響。控制變量中戶主年齡、當地農地流轉市場發育情況對農地轉入意愿產生顯著性影響。此外,模型1中,所在村莊距區(縣)中心的距離對農地轉入意愿產生顯著性影響。
表5 農地細碎化對農戶農地轉入意愿影響的排序概率選擇模型結果Tab.5 Result of ranking probability selection model for the impact of land fragmention on the households’ willingness of farmland transfer-in
表6顯示,僅模型10中塊均面積指標對農戶轉出意愿產生顯著性影響。控制變量中戶主年齡、家庭收入結構、當地農地流轉市場發育情況均對農地轉出意愿產生顯著性影響。此外,模型7、8、10中家庭人口規模對農地轉出意愿產生顯著性影響。
排序概率模型中的邊際效應確定的響應概率更能夠體現出各變量對農戶流轉意愿的影響。表7顯示,模型1中y1= 1時的邊際效應的絕對值最大,說明細碎化指數、戶主年齡、當地農地流轉市場發育情況、村莊離區(縣)中心的距離對農戶選擇“非常不愿意”轉入農地的概率影響最大。因此,各變量的回歸系數和方向應與解釋變量在y = 1時的邊際效應方向一致。從結果看,細碎化指數對農戶選擇“非常不愿意”轉入農地有正向的邊際效應。據此,假說2中的細碎化對農戶轉入農地決策產生負向影響得以證實。與秦建立等的研究結論相似,細碎化對農地轉入行為產生負向影響,其原因是細碎化加劇了農戶家庭的勞動力約束[12]。因此,降低細碎化程度有助于減少農戶農業勞動時間,提高農戶轉入農地的意愿。
表7的模型5顯示,y1= 1時的邊際效應的絕對值最大,說明塊均面積、地塊間平均距離、戶主年齡、當地農地流轉市場發育情況對農戶選擇“非常不愿意”轉入農地的概率影響最大。從結果看,塊均面積對農戶選擇“非常不愿意”轉入農地有負向的邊際效應,說明塊均面積越大,農戶越傾向于轉入農地,以擴大規模。地塊間平均距離對農戶選擇“非常不愿意”轉入農地有正向的邊際效應,說明地塊間平均距離越大,地塊越分散,農地經營成本越高,農戶越不愿意轉入農地。與Orea在研究西班牙農場時所得結論相似,細碎化降低了農場的利潤率,不利于農場規模的擴大[21]。因此,解決細碎化問題有利于降低農業生產成本,提高其轉入意愿。
表6 農地細碎化對農戶農地轉出意愿影響的排序概率選擇模型結果Tab.6 Result of ranking probability selection model for the impact of land fragmentation on the household’s willingness of farmland transfer-out
表8的模型6顯示,y2= 1的邊際效應的絕對值最大,說明戶主年齡、家庭收入結構、當地農地流轉市場發育情況對農戶選擇“非常不愿意”轉出農地的概率影響最大。從結果看,細碎化指數對農戶轉出意愿未產生顯著性影響,但從符號來看,細碎化對農戶轉出意愿產生正影響。家庭收入結構對農戶選擇“非常不愿意”轉出農地有負向的邊際效應,這與聶建亮的研究結果一致[5],說明非農收入占家庭總收入比例越高,家庭對農業生產的依賴程度越低,轉出農地的意愿越強。
表8的模型10顯示,y2= 1的邊際效應的絕對值最大。說明塊均面積、戶主年齡、家庭人口規模、家庭收入結構、當地農地流轉市場發育情況對農戶選擇“非常不愿意”轉出農地的概率影響最大。從結果看,塊均面積對農戶選擇“非常不愿意”轉出農地有正向的邊際效應,假說2中細碎化對農戶轉出農地決策產生正向影響得以證實。馬賢磊等以地塊數量來衡量細碎化程度,同樣得出了如下結果:細碎化提高了農戶的轉出意愿[22]。
本文從成本—收益的角度構建基于農地最優經營規模的農戶農地流轉決策理論模型,利用農戶問卷數據實證分析,得到如下研究結論:
表7 農地轉入意愿模型中解釋變量及控制變量邊際效應Tab.7 Result of marginal effects of explanatory variables and control variables in the model of the willingness of farmland transfer-in
表8 農地轉出意愿模型中解釋變量及控制變量邊際效應Tab.8 Result of marginal effects of explanatory variables and control variable in the model of the willingness of farmland transfer-out
第一,細碎化增加了農業生產成本,降低了單位面積農業生產收益,對農戶農地最優經營規模產生負向影響。勞動力成本與細碎化呈正相關關系,細碎化程度越高,農戶越傾向于選擇以勞力投入替代農機投入的生產方式;但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農業生產比較利益逐步降低,細碎化會阻礙農業勞動力的投入,導致農地拋荒現象普遍。資本投入成本與細碎化也呈現出正相關關系,細碎化程度增加,會增加整地和抽水等農業機械作業時間和損耗,進而使農業機械投入增加;過于分散細碎的農地,造成施用化肥時的浪費。因此,在新型城市化不斷加快的背景下,要鼓勵農戶擴大種植面積,形成適度規模經營的農業生產格局,就必須降低細碎化程度,以降低農業生產經營成本、增加農業生產經營收益。
第二,細碎化對農戶農地轉入決策產生負向影響,會減少農地流轉市場的需求量;對農戶轉出農地決策產生正向影響,可增加農地流轉市場的供給量。因細碎化的農地,農戶轉入地塊后不能實現規模經營,降低生產成本,這將阻礙其轉入意愿。農戶轉出決策受農地細碎化影響較小,主要受家庭人口規模和收入結構的影響。可見,農地細碎化主要是通過影響農戶農地轉入決策,從而對農地流轉市場發育程度產生影響;農戶農地轉出決策主要受非農就業狀況的影響。因此,要活躍農地流轉市場,發揮農地流轉市場的積極作用,首先應深化城市經濟與社會體制改革,提供更多更好的非農就業崗位,吸引更多農民市民化,使更多的農民愿意轉出農地,增加農地流轉市場的供給量;其次,應采取農地整治等措施,適度降低細碎化程度,以吸引更多的農戶特別是種田大戶、農業合作社和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組織轉入農地,增加農地流轉市場的需求量。
(References):
[1] 冒佩華,徐驥. 農地制度、土地經營權流轉與農民收入增長[J] . 管理世界,2015,(5):63 - 74.
[2] 陳海磊,史清華,顧海英. 農戶土地流轉是有效率的嗎? ——以山西為例[J] . 中國農村經濟,2014,(7):61 - 71.
[3] 錢忠好,冀縣卿. 中國農地流轉現狀及其政策改進——基于江蘇、廣西、湖北、黑龍江四省(區)調查數據的分析[J] . 管理世界,2016,(2):71 - 81.
[4] 馬賢磊,仇童偉,錢忠好. 農地產權安全性與農地流轉市場的農戶參與——基于江蘇、湖北、廣西、黑龍江四省(區)調查數據的實證分析[J] . 中國農村經濟,2015,(2):22 - 37.
[5] 聶建亮,鐘漲寶. 保障功能替代與農民對農地轉出的響應[J] .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5,25(1):103 - 111.
[6] 趙曉秋,李后建. 西部地區農民土地轉出意愿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J] . 中國農村經濟,2009,(8):70 - 78.
[7] 陳美球,肖鶴亮,何維佳,等. 耕地流轉農戶行為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基于江西省1396戶農戶耕地流轉行為現狀的調研[J] . 自然資源學報,2008,23(3):369 - 374.
[8] 錢文榮. 農地流轉供求關系與土地經營規模問題研究[A] . 2004年中國青年農業經濟學者年會論文集統籌城鄉發展深化農村改革[C] . 2004:417 - 422.
[9] Manjunatha A V, Anik A R, Speelman S, et al. Impact of land fragmentation, farm size, land ownership and crop diversity on profit and efficiency of irrigated farms in India[J] . Land Use Policy,2013,31(31):397 - 405.
[10] 盧華,胡浩. 土地細碎化增加農業生產成本了嗎?——來自江蘇省的微觀調查[J] . 經濟評論,2015,(5):129 - 140.
[11] Rahman S. Determinants of agricultural land rental market transactions in Bangladesh[J] . Land Use Policy,2010,27(3):957 - 964.
[12] 秦立建,張妮妮,蔣中一. 土地細碎化、勞動力轉移與中國農戶糧食生產——基于安徽省的調查[J] . 農業技術經濟,2011,(11):16 - 23.
[13] 許慶,尹榮梁,章輝. 規模經濟、規模報酬與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基于我國糧食生產的實證研究[J] . 經濟研究,2011,(3):59 -71.
[14] 陸文聰,朱志良. 農地流轉供求關系實證分析——以上海為例[J] . 中國農村經濟,2007,(1):45 - 51.
[15] Rahman S, Rahman M. Impact of land fragmentation and resource ownership on productivity and efficiency: The case of rice producers in Bangladesh[J] . Land Use Policy,2009,26(1):95 - 103.
[16] 李功奎,鐘甫寧. 農地細碎化、勞動力利用與農民收入——基于江蘇省經濟欠發達地區的實證研究[J] . 中國農村經濟,2006,(4):42 - 48.
[17] Laure L, Laurent P. Does land fragmentation affect farm performance? A case study from Brittany, France[J] . Agricultural Systems,2014,(129):68 - 80.
[18] Wan G H, Cheng E. Effects of land fragmentation and returns to scale in the Chinese farming sector[J] . Applied Economics,2001,33(2):183 - 194.
[19] Deininger K, Savastano S, Carletto C. Land Fragmentation, Cropland Abandonment, and Land Market Operation in Albania[J] . World Development,2012,40(10):2108 - 2122.
[20] 文高輝,楊鋼橋,汪文雄,等. 基于農戶視角的耕地細碎化程度評價——以湖北省“江夏區—咸安區—通山縣”為例[J] . 地理科學進展,2016,35(9):1129 - 1143.
[21] Orea L, Perez J A, Roibas D. Evaluating the double effect of land fragmentation on technology choice and dairy farm productivity: A latent class model approach[J] . Land Use Policy,2015,45:189 - 198.
[22] 馬賢磊,沈怡,仇童偉,等. 自我剝削、稟賦效應與農地流轉潛在市場發育——兼論經濟欠發達地區小農戶生產方式轉型[J]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7,27(1):40 - 47.
(本文責編:陳美景)
Study on the Impact of Farmland Fragmentation on the Willingness of Farmland Transfer
YANG Zhao-xi, YANG Gang-qiao
(Colleg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0, China)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farmland fragmentation on the willingness of farmland transfer. Method employed includes the cost-benefit theory and order logit model.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1)Farmland fragmentation increases the cos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reduces the incom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per unit area, resulting in a negative impact on the optimal scale operation of farmland; 2)Farmland fragmentation has the negative impact on the willingness of farmland transfer-in, reducing the demands in farmland transfer market; 3)Farmland fragmentation has some positive impacts on the willingness of farmland transfer-out, to a certain extent, increasing the supply in farmland transfer market, but the willingness of farmland transfer-out mainly depends on the non-agricultural employment. It is concluded that in order to active farmland transfer market, farmland consolidation should be enforced to reduce the degree of fragmentation, and new agricultural operation organizations should be encouraged to transferin farmland to form appropriate scale operation of agriculture to increase the demand in farmland transfer market. In addition, we should deepen economic and social reforms to provide more and better non-farm jobs, and to attract moremigrant farmers into the city, so that more farmers are willing to transfer-out farmland, which can increase the supply in farmland market.
land administration; farmland fragmentation; farmland transfer; household decision
F301.2
A
1001-8158(2017)04-0033-10
10.11994/zgtdkx.20170421.090656
2017-01-03;
2017-03-26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資助項目(2662015PY127)。
楊昭熙(1992-),女,四川內江人,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農村土地整治。E-mail: m18735424526@163.com
楊鋼橋(1966-),男,湖南邵東人,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農村土地整治。E-mail: ygq@mail.hz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