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自由
■點 評:臺州第一中學 項香女(特級教師)作文提供:嘉興教育學院 沈建忠
【嘉興市2016—2017學年高三年級第二學期第一次模擬測試作文題】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據媒體報道,某知名游戲主播曾是省高考狀元,讀完清華、北大后放棄所學專業,投身自己喜愛的網絡游戲行業。目前她在某網絡直播平臺擁有超過100萬的關注,微博上也有超過90萬的粉絲。
這則“高考狀元、名校才女成游戲主播”的新聞引發了社會熱議。有媒體質疑她的從業目的:只為賺更多的錢。有同學替她惋惜:不該放棄社會地位高的建筑設計崗位而投身世人不太看重的游戲行業。有學者嘆息:高考狀元、名校才女做游戲主播實在是“人才浪費”。也有網友大力支持:年輕人從事自己喜歡的如網絡主播、網絡寫手、游戲測試員、電影試片員等工作,有何不可?
對此,你的看法是什么?寫一篇論述類的文章加以闡明。
【要求】①題目自擬。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襲、套作。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自由選擇出現,從“史上最瀟灑辭職信”到“高考狀元、名校才女成為游戲主播”,都引發了社會熱議。有人認為,做自己喜歡的事,有何不可?
可我想說,且慢,勿讓自由成為一切的理由。人一生所追逐的,不能僅是自身的隨心所欲。
尼采在《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中曾指出:“人應當是一座橋梁,人應該是某種被超越的存在。”誠哉斯言!或許對于那位高考狀元而言,她做出了她想要做出的決定,并收獲了成功。這對她本身來說無可厚非,但我們需要警惕的是,這對社會風氣會產生怎樣的影響?我們聽到社會上越來越多的人鼓吹所謂的“讀書無用論”,現在他們又多了一個例子。這不禁讓人思考名校的意義,思考“北大”“清華”這幾個字背后的意義。作為別人眼中的“天之驕子”,理應承擔起肩上的重任。
馬克思在青年時期曾寫下著名的《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古語也有“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這樣的勉勵,這都在提醒我們,引領我們砥礪前行。我們在做出選擇時,不僅僅要考慮自己的維度,還應該去嘗試為社會做出貢獻。游戲主播固然也是職業的一種,但這畢竟只是娛樂游戲職業,與傳統意義上的標準存在一定的出入。放棄了最高學府傳授的知識,轉而投身于此,未免讓人感到惋惜。并且,當這個行業的浪潮退去之后,她不再是個游戲主播,又該何去何從呢?
人終究是生活在社會之中的。正如社會學的一位學者所言:“表面上自由的增加會引起真正自由的減少。”我們看似更加自由了,只要不觸犯法律,可以隨性而為,仿佛有無盡的自由。而當所有引路明燈都熄滅,那一刻起我們會彷徨,會無所適從。我們為什么選擇了這個職業?我選擇這個職業能為我帶來什么?能為社會帶來什么?《史記·孔子世家》中曾寫:“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向往之。”雖然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對社會有較大貢獻的人,但當有不同的路在我們的前方時,我們不應該輕易地就邁向了看似最平坦的路,請反問自己為什么要這樣選擇。
當“自我”被無限放大之時,社會價值便將無處可逃。那樣的時代,看似“自由”,而人實際上也將無處可逃。

得分:54分
點評:文章以駁論開始,對社會中追求自由的風氣進行駁斥,提出人不能僅僅追求自身的自由。這是一個很有難度的立論,完成得卻比較到位。
作者引用尼采、馬克思的名言,巧妙地將個人的追求置于社會責任的視角之中,看清楚了個人選擇中的社會屬性。然后引用學者的話,揭示過分追求個體自由會使人迷惘、失去方向,使文章立意進一步深化,可謂著眼高遠。最后又將立足點落到了“社會價值”追求,提出了自己的擔憂,言有盡而意無窮。
文章以引用引導論點,對于名言的運用老練周到。從“理應承擔起肩上的重任”“未免讓人感到惋惜”等表述,可以看出作者在論述當中融入了豐富的情感,體現了當代青少年的社會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