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佳音+王沁雨+李秒+徐靈悅+王俊蘇
[摘 要]從意識和方法兩個角度及其下子維度研究大學生學習時間管理能力,大學生“學習時間管理意識”維度得分高于“學習時間管理方法”維度得分。在“意識”維度,“自律性”和“節律性”得分較低,“方法”維度下除“注意輕重緩急”外其他子維度得分均不高,據此提出提高大學生學習時間管理能力的對策。
[關鍵詞]學習時間管理能力;意識;方法;對策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5.187
1 背 景
時間對于人的意義不言而喻,時間管理是為了提高時間的利用率和有效性而對時間進行合理計劃與控制、有效安排與運用的管理過程。大學生更應當注重學習時間的管理,高效利用時間學習知識、發展自我。現實是大學生大多存在荒廢時間、做事不分輕重緩急的情況,導致要事處理不好。本文從意識與方法的角度探索大學生學習時間管理的能力現狀及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相關對策,幫助大學生提高學習時間利用率、促進學習效率。
2 研究方法
本文將學習時間管理能力分為“學習時間管理意識”和“學習時間管理方法”。針對“意識”維度下的“時間價值感”“時間效能感”“節律性”“自律性”四個子維度及“方法”維度下的“計劃性”“策略性”“統籌性”“及時性”“抗干擾性”“執行力度”六個子維度,結合李克特五量法編寫了大學生時間管理能力問卷,對常州地區河海大學、常州大學、常州工學院和建東學院四所大學進行調查,最終收回有效問卷260份進行分析。
3 大學生總體時間管理能力現狀
統計結果表明,施測的幾個高校學生總體的時間管理能力處于中等水平,且其“學習時間管理意識”得分(3.485分)要高于維度“學習時間管理方法”得分(3.288分)。在學習時間管理意識方面,得分最高的子維度為“時間價值感”,為3.65分,接著依次為“時間效能感”(3.57 分)、“節律性”(3.38分)、“自律性”(3.34分)。個體時間管理方法維度,得分最高的子維度為“注意輕重緩急”(3.60)分,然后依次為“合理安排、適時控制”(3.34分)、“效率高”(3.25分)、“抗干擾”(3.24分)、“執行力強”(3.20分)、“有目標、有計劃”(3.10分)。
首先,“學習時間管理意識”得分略高于“學習時間管理方法”。時間管理意識包括個體的時間價值觀、個體對自己學習時間管理能力的主觀判斷、根據自身生理心理時間變化特點合理安排學習內容的能力以及有效利用學習時間的自我調控的能力。而個體時間管理方法是從中觀角度考察學生在學習活動之前或學習活動進行當中綜合謀劃學習時間的能力,以及從微觀角度調查他們在進行具體學習任務的過程中管理時間的能力。兩個維度得分的差異表明大多數大學生能夠認識到時間的價值,明白時間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較強的時間管理意識,但利用高效的時間管理方法將意識付諸到實踐、真正體現在管理時間的行動力上還存在一定的差距。目前,大學生群體普遍存在愛拖拉、無法合理利用學習時間等問題,空有時間管理意識卻缺乏與之相配的時間管理方法,導致學習效率低下,如何將意識轉化成行動也成為值得著重關注的問題。
其次,在“意識”維度中“自律性”和“節律性”兩個子維度得分也不高。最低的是“自律性”,一些大學生會把較多時間用在娛樂或其他事情上(比如:部門、社團等),大學生沒有主動利用時間學習的意識。其次“生物節律性”得分也比較低,調查發現將近一半的學生對自己的生物鐘不太了解,不具有利用生物節律性管理學習時間的意識。大學生雖然具備較強的時間價值觀,但僅浮于表面且不具科學意識。
最后,大學生缺乏學習時間管理方法。在“方法”維度中,除子維度“注意輕重緩急”得分較高外,其他子維度得分均不高。子維度“有目標、有計劃”與“執行力”得分最低。僅不到一半的大學生會給自己設立學習目標,會把學習任務安排成日程表的大學生更少,一些學生甚至對要完成的學習任務沒有期限。同時,能較為嚴格執行自己的學習計劃的不到40%。絕大多數大學生不具備通過制訂目標和計劃,來使自己的學習安排有章可循、學習更高效的方法,同時大多數大學生對學習計劃的執行力還較為欠缺,嚴重影響了大學生科學管理學習時間的能力。不嚴格執行預定的學習計劃,則學習計劃就淪為空談。這些現象的存在主要是因為他們不能有效適應自主學習、自我控制的大學學習模式。進入大學以前,由學校或家長制訂學習計劃并監督執行,進入大學后很多大學生在面對充足的需要自我安排的學習時間時,顯得不知所措。“效率高”和“抗干擾”兩個子維度上,大學生得分也較低,只有三成左右的大學生認為自己做事效率很高,而易受周圍同學或外界因素引誘是多數受訪者學習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在“合理安排、適時控制”子維度上,雖有近六成的受訪大學生會給學習計劃留有余地,以靈活調節學習計劃,以便突發事件來臨時,仍能完成預期學習目標,但不到一半的受訪大學生不能很好平衡娛樂和學習時間以及會利用零碎時間來學習,他們不具有控制娛樂時間、給學習計劃擠出時間來學習的方法。在這其中,僅0.5%的大學生能很好利用零碎時間,合理利用碎片時間以充分利用時間來學習是當下大學生所要關注的一大重要問題。
4 提高學習時間管理能力的對策
第一,學習方法,付諸實踐。雖然大多數大學生有較強學習時間管理意識,但有良好正確的學習時間管理方法的卻很少。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學習時間,僅有想法是不夠的,還要有方法指導實踐。大學生可以學習一些簡單易行的學習時間管理方法,按照方法逐步提高學習時間管理能力。
第二,認識節律,安排學習。為了充分利用學習時間,提高學習效率,大學生需要根據自身生理、心理的變化特點來靈活安排學習內容。研究顯示,時間利用的有效性與個人長期形成的“高效時間”與“低效時間”間有緊密正相關性。高效時間即個人思維最活躍、精力最充沛的那段時間,而低效時間則指個人思維相對遲鈍、精力相對疲弱的那段時間。大學生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將最重要的學習任務放在高效時間內完成,而將相對不重要的學習任務放在低效時間內去完成。同時,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拒絕疲勞學習,做到勞逸結合,以提高時間利用效率,并提升學習的質量與效果。
第三,提高自律,抵抗干擾。當下,娛樂及社會工作占用了大學生大量學習時間,特別是手機:大學生用手機刷朋友圈、微博、玩游戲,大學生學習時會被網絡上的各種消息誘惑干擾。大學生應分清主次,做到自我約束,合理劃分、利用自己的時間,每日保證充足的學習時間,積極主動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同時,大學生可通過遠離干擾源,如:去安靜的甚至沒有網絡的地方學習來抵抗學習干擾。
第四,明確目標,切實執行。具體的目標和詳細的計劃,可以使學習安排有章可循,高效利用學習時間,以科學管理學習時間。目標需具體、可量化,且訂立目標時要綜合考慮自己的能力,切忌好高騖遠。制訂計劃要圍繞目標、區分主次,可以把每天的學習計劃安排成日程表,根據輕重緩急確定時間的分配。同時應給予自己適當的壓力,嚴格執行計劃,重視自我監督和自我檢查。對于沒有完成的任務,應標明情況暫時擱置,后期再進行原因總結和二次安排,切勿影響后續計劃的執行。限時實施計劃會使做事更專注更高效,培養自己的自制力和執行力,且定期思考目標、根據完成情況和環境變化修改計劃更有助于個人實現長期戰略目標。
第五,合理安排,適時控制。對時間的安排需要適當的彈性,給計劃留有余地以便能有效應對突發事件。平衡學習、娛樂、社交、工作的時間,提高自制能力,做到勞逸結合,張弛有度。講求時間的利用價值,充分利用零碎時間來學習和增長見識;對于零散的小事,也可利用空余時間穿插處理,避免拖延和堆積,以達到節省時間提高功效的目的。
參考文獻:
黃希庭,張志杰.青少年時間管理傾向量表的編制[J].心理學報,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