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冠斌
[摘 要]濰坊市現代物流產業發展的優勢,地理區位的優勢明顯,發展前景很廣闊,產業基礎雄厚,市場空間很大。以及現在發展所面臨的主要問題體現在基礎投入不足,制約物流通道發展等幾大問題。隨之制定一系列對物流產業未來發展的對策。
[關鍵詞]濰坊市;物流產業;發展對策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5.227
1 濰坊現代物流產業優勢
1.1 地理區位優勢明顯,發展前景廣闊
濰坊市處于山東省的地理中心,是重要的地區性交通樞紐。同時,濰坊市處于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及膠東半島高端產業聚集區的三區交匯地帶,受三區經濟發展帶動,未來物流產業發展前景廣闊。
1.2 政策支持明顯,具有現代物流產業發展契機
在山東省現代物流業發展規劃中,濰坊市被列入港口群物流區域和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物流區域,是國家物流園區二級節點,也是規劃中的七大省級物流節點城市之一。
1.3 產業基礎雄厚,市場空間巨大
濰坊是全國聞名的農產品生產、加工及出口基地,禽肉和蔬菜出口分別占全國的1/3和1/10,中國食品谷致力于打造門類齊全、規模最大、以高端食品為主要業態的世界級物流配送中心。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年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1974.2億元,已形成海洋化工、機械裝備、食品加工、紡織服裝、電子信息及造紙包裝六大支柱產業,涌現出濰柴、歌爾、福田等一批優秀企業。服務業發展迅速,2016年第三產業增加值2487.6億元。濰坊市強大的經濟實力給物流業發展提供了雄厚的產業基礎和巨大的市場空間。物流業發展迅速,2016年全市物流企業2500多家,實現物流總額15639.3億元,居全省第四位。
1.4 部分領域形成優勢,具備帶動能力
濰坊市農產品物流發展迅速,2016年農產品物流總額739.6億元,增長26%,居全省第一位。工業第三方物流取得較快發展,2016年新注冊第三方物流企業達到70多家。快遞行業發展迅速,全市取得經營許可證的快遞企業達100家,2016年規模以上企業完成業務量3000萬件、業務收入4.9億元。順豐在濰坊成立了濰坊順豐速運有限公司,并相繼建設了華北大區一級分撥中心和華北客戶服務中心。
2 濰坊現代物流產業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
2.1 基礎投入不足,制約物流通道發展
濰坊市2016年物流相關產業投資額為197.5億元,僅排名山東省第7位,盡管203.3%的增速位居全省第一,絕對值仍然偏低。以物流投資占各市全部投資比重來看,濰坊市為5.8%,排名全省倒數第二,僅僅高于物流產業固定資產投資額最低的萊蕪市。港口泊位等級較低,萬噸級碼頭過少,已建成的萬噸級碼頭和2萬噸級碼頭僅可停靠萬噸級以下的特種船型,嚴重制約了濰坊港的發展。
2.2 物流節點布局不合理,同質化問題凸顯
濰坊市物流園區交通條件和空間位置相近,功能、服務、物流品種類似,同質化競爭嚴重,缺乏統一規劃及布局,園區之間并未形成網絡化的物流服務體系。現有物流園區類型以綜合服務型和商貿服務型兩大類為主,同質化現象嚴重,缺乏化工品、電子商務、汽車、機械裝備等其他類型的專業化物流園區布局。
2.3 企業總體實力偏弱,園區經營形態初級
相較青島、煙臺等市,濰坊市4A及以上物流企業僅有14家,企業規模普遍偏小,競爭力較弱。現有營運許可的貨運公司1000余家,大多從事附加值較低的傳統貨運業務,行業水平偏低。水運運輸企業以經營散貨船的民營企業為主,規模較小、抗風險能力低。濰坊市的物流園區專業化程度不足且服務領域單一,主要功能以較為初級的場地出租和物業管理為主,供應鏈金融、供應鏈一體化等創新增值服務有待突破。
2.4 公共平臺服務能力不足,產業環境不完善
物流企業整體信息化水平不高。除海王、順豐等大型龍頭企業外,大部分物流企業仍停留在手工分揀、人力處理的低級階段,缺乏現代化信息手段的運用,建設有信息平臺的物流園區尚不足半數。以濰坊市共同配送公共信息平臺網站為例,盡管網站已經上線,但諸如貨源信息、車源信息及運輸路線等核心信息均無法查詢,缺乏實際使用價值。
2.5 產業政策體系不健全,核心支撐政策缺失
首先,在市級層面上,濰坊市仍缺乏一份全面的物流產業整體發展規劃,尤其是對不斷增多的物流園區的區域布局缺乏統一口徑的規劃。其次,目前濰坊市在市級層面缺乏系統有效的物流產業配套政策,在專項資金、企業發展和投融資等各個方面的扶持力度不足,強化管理體系,提升產業協調能力。
3 濰坊市現代物流產業發展對策
3.1 強化管理體系,提升產業協調能力
加強物流產業統籌協調能力。建議濰坊市在市一級成立專門的物流發展領導小組,或提升商務局物流科的行政級別,加強政府對物流行業的協調統籌能力。采用政府主導型的園區開發方式,即由政府成立相應的物流園區開發企業,由企業與民間資本、技術等合作完成園區的開發,鞏固對物流園區開發建設的話語權。
3.2 緊跟發展趨勢,推動區域間合作
增強濰坊市政府政策引導和支持功能,建立區域型利益協調機制。以市場為導向,企業為主體,在政府的引導下推動物流節點協同運作,并逐漸融入全國性的物流樞紐協同機制。
3.3 推動企業升級,引入和培養并重
引導大型生產企業剝離物流功能,對因剝離物流職能產生的費用增加、資金缺口和行政費用等采取鼓勵和優惠政策,對由物流職能剝離而成立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在行政手續和用地審批等方面給予政策上的傾斜等。以引進國內外先進物流企業為重點,加快吸引其他實力強、知名度高的國內外大型物流企業入駐濰坊,成立營運總部、分撥中心、配送中心、結算中心、采購中心和呼叫中心等機構,形成一批管理先進,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現代物流集團企業。
充分利用濰坊優越的地理位置,引進一批國內外知名物流企業,促進物流行業整體水平提升,鞏固濰坊作為遠成物流和順豐速運一級分撥中心的地位,積極引入知名物流園區運營商、開發商和先進專業化交易市場,提升濰坊市物流企業總體的運營效率和服務水平。
3.4 加強政策支持,營造良好環境
堅持市場主導,政府引導的原則,參考國家商務部出臺的《商貿物流標準化專項行動計劃》,構建物流標準化體系。及時出臺濰坊市物流產業整體規劃,對基礎設施、交通網絡、物流節點空間布局、信息化建設等方面提出明確的發展方向及實施舉措。完善物流業市場準入。完善物流業土地使用政策,優先保障重點物流項目用地,出臺重點項目專項政策。減輕物流企業稅收和費用負擔,提升投資融資環境,大力引導外資、民間資本以獨資、合作、聯營、參股等方式投資物流領域,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健全人才培育機制,培養綜合性物流管理人才、物流信息管理人才、供應鏈設計人才和營銷管理人才,培育和引進國內外知名物流咨詢公司,提高濰坊的物流社會化服務水平。
參考文獻:
[1]丁俊發.中國物流發展與人才需求研究報告[M].北京:中國物資出版社,2007.
[2]曹前鋒.物流管案例分析與實訓[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
[3]沈默主.現代物流分析[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6.
[4]闕祖平.物流案例分析[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5]蘭伯特(美).物理管理(修訂本)[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8.
[6]汝宜紅.物理學導論[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