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茜

[摘 要]放眼國際,會計師事務所合并屢見不鮮,反觀國內,本土事務所也先后經歷了四次合并浪潮。合并在推動會計師事務所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特定的執業風險,文章以瑞華會計師事務所為例,探究合并與事務所執業風險之間的關系。
[關鍵詞]事務所合并;執業風險;瑞華會計師事務所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5.337
1 引 言
自1720年“南海事件”促使獨立審計行為誕生以來,會計師事務所逐漸成市場經濟中不可忽視的力量。在全球化背景下,客戶業務日益復雜,為應對挑戰國際會計師事務所采用了多種方法,其中較為典型的一種是企業合并。從“八大”到“四大”,一次次合并浪潮推動了國際會計師事務所的發展。我國會計師事務所起步雖晚,但在政府和市場經濟的雙重推動下也先后經歷了四次合并浪潮。
1988年政府提出“脫鉤改制”,拉開了我國本土所合并的序幕。21世紀之交,政府為了提高行業的執業準入門坎,發布了《注冊會計師執行證券、期貨相關業務許可證管理規定》,會計師事務所為了獲得從業資格紛紛走上合并之路,掀起了第二次本土所合并浪潮。2007年,在《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關于推動會計師事務所做大做強的意見》引導下,本土所開始了第三次合并大潮。2012年前后,在獲取H股證券資格等多個因素的影響下,本土大所紛紛大舉合并,掀起事務所合并高潮,瑞華會計師事務所就是此次合并浪潮的產物。事務所合并在創造“行業巨人”的同時也帶來了執業風險。本文以瑞華會計師事務所為例,分析會計師事務所合并與執業風險之間的關系。
2 案例簡介
瑞華會計師事務所的前身中瑞岳華會計師事務所和國富浩華會計師事務所都是合并大潮的“弄潮兒”,幾次本土所的合并浪潮中均有它們的身影。在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發布的《2012年會計師事務所綜合評價前百家信息》通告中,中瑞岳華和國富浩華綜合評價得分名次分別是第6名和第9名。2013年4月,中瑞岳華和國富浩華合并為瑞華會計師事務所,一舉打破國際“四大”的領先格局,在2013年會計師事務所綜合評價中躋身第3名(見下表)、本土所第1名。
合并后的瑞華連續4年蟬聯本土所排名第1,并在中注協2017年1月12日公布的《2016年會計師事務所綜合評價前百家信息》中一舉超過德勤,名列第2。然而,合并后的事務所發展之路并非一帆風順。2016年12月6日,瑞華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深圳監管局開具的行政處罰決定書(編號:〔2016〕8號),該決定書表明深圳鍵橋通訊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鍵橋通訊”)2009年至2012年存在虛構合同虛增銷售收入、成本及虛構應收賬款回款的財務舞弊行為,而國富浩華會計師事務所在為其提供2012年年報審計服務的過程中未勤勉盡責,出具的審計報告存在虛假記載。深圳證監局責令國富浩華所改正,沒收國富浩華所鍵橋通訊2012年度年報審計業務收入70萬元,并處以70萬元的罰款,由國富浩華所法律主體的承繼者瑞華會計師事務所承擔。
2017年1月6日,瑞華會計師事務所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開具的《行政處罰決定書》(編號:〔2017〕1號),決定書表明瑞華會計師事務所在審計亞太實業2013年年度財務報表過程中未勤勉盡責,出具的審計報告存在虛假記載,對瑞華所責令改正,沒收業務收入39萬元,并處以78萬元罰款,對相關兩名注冊會計師給予警告,并分別處以5萬元罰款。
然而,處罰并未到此為止。財政部與證監會聯合發出《關于責令瑞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暫停承接新的證券業務并限期整改的通知》(財會便〔2017〕3號),指出瑞華因在兩年內連續受到兩次行政處罰,觸碰“監管紅線”,自2017年1月6日起暫停其承接新的證券業務,并要求其在兩個月內完成整改。雖然此次處罰并不影響瑞華的證券期貨業務資格和在2017年1月6日之前已經承接的業務,但對事務所開拓新業務以及事務所的聲譽有著重大不利影響。
3 事務所合并后的執業風險上升的原因分析
事務所合并期間是執業風險的高危期,細觀瑞華受到的兩次處罰,相關業務均與合并時點緊密相連。經合并,瑞華會計師事務所于2013年4月正式成立,而鍵橋通訊項目系國富浩華即將并入瑞華時執行審計,亞太實業項目由并購當年剛剛并入的甘肅分所執行審計。從瑞華會計師事務所的案例中可以看出事務所合并前后一段時間執業風險上升,這主要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
3.1 未恰當評估合并帶來的風險
鍵橋通訊2009年至2012年的年報中存在財務舞弊行為,負責其2009年至2011年年報審計工作的深圳鵬城會計師事務所(以下簡稱深圳鵬城)于2012年并入國富浩華。在合并前,深圳鵬城已因“綠大地”造假事件、“彩虹精化”虛假合同等事件導致審計質量備受質疑,在這種情況下,國富浩華對深圳鵬城帶來的鍵橋通訊審計項目應保持合理的職業懷疑與應有的職業謹慎,應通過更換簽字注冊會計師,或委派具有專業勝任能力且獨立的注冊會計師復核項目組的審計工作等措施,將審計風險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而國富浩華并未恰當評估合并帶來的風險,導致其法律主體的承繼者——瑞華會計師事務所承擔了相關處罰。
3.2 合并前后事務所的內部控制制度未得到一貫運行
事務所的內部控制制度運行情況與審計質量息息相關。不同的事務所內部控制制度必然有所差異,事務所合并完成后整合各個分所的內部控制制度,以使該事務所的內部控制制度自上而下一貫、有效運行,是關系著審計工作質量的大事。而實務中執行統一的內部控制制度需要一段時間,但業務始終在進行,此時事務所對審計質量的監控缺失是導致執業風險上升的重要因素。
3.3 行業監管更加嚴格
由于我國特殊的國情,現代審計行業起步晚、歷史短,近年來為規范注冊會計師行業,監管日益嚴格。2010年起中注協及地方注冊會計師協會每年都檢查會計師事務所執業質量,并且中注協會計師事務所執業質量檢查通告第1號通告表明檢查重點為最近合并形成、收入增長過快、客戶對象主要為上市公司的事務所。瑞華會計師事務所正屬于檢查的重點對象,兩年內連續受到兩次行政處罰并在兩個月內被暫停承接新的證券業務,無疑是一次警告。
4 結 論
通過分析瑞華會計師事務所的案例,本文發現事務所合并至少會導致一定時期內執業風險上升。為應對合并后更嚴格的監管,事務所應恰當評估合并帶來的風險,尤其需要關注新并入的分所是否按照審計準則的要求執業。此外,還需要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對審計工作質量嚴格把關,才能保證事務所在合并期間平穩過渡、做大做強,享受合并的紅利。
參考文獻:
[1]李明輝.會計師事務所合并與審計質量——基于德勤華永和中瑞岳華兩起合并案的研究[J].中國經濟問題,2011(1):98-107.
[2]周中勝,范一鳴.會計師事務所合并提高審計質量了嗎?——基于會計穩健性與操控性應計的視角[J].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5):118-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