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為進一步推動河北省漁業加快轉型升級,2017年4月24日,我省在秦皇島市召開了全省漁業漁政工作會議。會上,魏百剛廳長發表了重要講話,總結了2016年工作成績,分析了漁業發展面臨的形勢,并對漁業轉型升級工作提出了七項舉措,對漁政管理工作提出了四項要求。現將講話摘要刊登,以供學習。
這次全省漁業漁政工作會議,是在漁業轉型升級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主要任務是貫徹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全省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總結交流2016年全省漁業漁政工作,研究部署2017年重點工作任務,繼續推進漁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轉方式調結構步伐,促進漁業加快轉型升級。下面,我講四點意見。
1關于2016年漁業漁政工作
去年以來,全省漁業系統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和農業部部署要求,加快推進漁業轉方式、調結構、促轉型,全省漁業經濟發展實現了穩中向好,質量效益同步提高,主要表現為“三增、兩降、兩快”。“三增”,就是產量、產值及漁民收入穩步增長。水產品總產量132萬噸,比上年增長2.2%;漁業總產值260.4億元,增長6%;漁民人均純收入1.4萬元,增長8%?!皟山怠?,就是海洋捕撈產量和近海捕撈強度降低。國內海洋捕撈產量24.8萬噸,降低1.04%;拆解報廢海洋漁船93艘,近海過度捕撈得到有效控制。“兩快”,就是休閑漁業和遠洋漁業發展明顯加快。休閑漁業總產值達3.89億元,增長85.5%;遠洋漁業產量達4.76萬噸,是2015年的10倍。
一年來,全省漁業系統凝心聚力、攻堅克難、開拓創新、扎實工作,成績突出、可圈可點。
一是漁業結構調整有新進展。
區域布局進一步優化,水產養殖轉方式深入推進,遠洋漁業長足發展。
二是產業融合發展水平有新提高。
外向型加工業加快發展,休閑漁業迅速發展,漁業電商等新型業態方興未艾品牌建設得到加強。
三是資源生態保護有新舉措。
大規模開展增殖放流,積極推動海洋牧場建設,加強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建設,加大漁業生態補償落實力度,大力推進漁民減船轉產及漁船標準化更新改造,水源地保護及北戴河近岸海域環境綜合整治成果進一步擴大。
四是漁業基礎設施建設有新加強。
加大投入力度,抓住油價補貼政策調整機遇,加強漁政執法裝備建設,加強漁港現代化建設,加強漁業信息化建設。
五是依法治漁水平有新提升。
認真執行漁業法律法規,區域合作機制進一步健全,執法協作能力得到加強,認真開展漁業安全生產大檢查和“打非治違”專項行動。
2關于當前漁業發展面臨的形勢
漁業作為現代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促進轉型升級、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更加緊迫強烈。首先,這是適應居民消費結構升級的迫切要求。其次,這是保護資源環境、實現漁業可持續發展的迫切要求。第三,這是促進漁民持續增收的迫切要求。受國際國內市場環境影響,部分名優水產品價格長期低迷,生產成本持續攀升,產業鏈、價值鏈延伸不夠,漁業比較效益下降,漁民增收幅度趨緩,漁民收入增幅由2012年的10%降為2016年的8%,漁民增收乏力,迫切需要節本增效,培育新的增長點。第四,這是提升漁業安全保障能力的迫切要求。
另一方面,我們也要看到,促進漁業轉型升級、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也有很多有利條件和難得機遇。一是國家支持政策不斷強化。二是消費結構加快升級。三是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實施。四是創新驅動不斷增強。總之,加快漁業轉型升級對推進全省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意義重大,有利條件和不利因素并存。我們要切實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以擔當的勇氣、創新的思路、務實的作風,堅決打好漁業轉型升級這場硬仗,不斷開創全省漁業發展新局面。
3關于2017年漁業漁政工作思路和重點
今年是加快推進漁業轉方式調結構、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關鍵一年,也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全省漁業漁政工作,要緊緊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一主線,以提質增效、減量增收、綠色發展、富裕漁民為目標,以健康養殖、適度捕撈、保護資源、做強產業為方向,強化政策引導、科技支撐、投入支持、法治保障,促進創新強漁、協調惠漁、綠色興漁、共享富漁、開放助漁,提升漁業生產標準化、綠色化、產業化、組織化和可持續發展水平,提高漁業發展的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力爭全省水產品總產量控制在133萬噸左右,漁業總產值同比增長8%以上,漁民人均純收入增長8%以上,水產品產地抽檢合格率不低于99%。著力抓好以下七個方面重點工作。
一是推動漁業結構調整。
圍繞市場需求,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調優調強調出效益。一是轉型升級水產養殖業。二是調減控制近海捕撈業。三是積極發展遠洋漁業。
二是促進三產融合發展。
一二三產業融合是提升漁業發展質量效益的必由之路。要將休閑漁業作為漁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方向,要將加快發展水產品加工業作為延伸產業鏈條,帶動漁民增收的重要抓手,要將“互聯網+”現代漁業作為拓展水產品銷售渠道的突破口,積極發展訂單銷售、電子商務等新型營銷業態。
三是加強漁業資源養護。
水域生態環境是漁業發展的基礎,要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進一步加大水生生物資源養護力度,促進漁業資源可持續利用。一是積極開展增殖放流。二是加強海洋牧場建設。三是強化漁業資源生態環境監測。
四是嚴格漁政執法。
剛才,我跟秦唐滄廊四個市局的局長,簽訂了海洋漁業資源總量管理制度和國內海洋漁船控制與管理兩個責任書。各市也要與轄區內各縣層層簽訂責任書,逐級分解目標任務,把責任落實到崗到人,確保減船控量目標任務如期完成。要保持執法高壓態勢,嚴厲打擊、堅決取締破壞漁業資源的“絕戶網”等違規漁具,繼續推動涉漁“三無”船舶清理整治。今年,農業部對海洋伏季休漁制度進行了重大調整,休漁時間從3個月延長到4個月,我們要提前做好伏季休漁工作部署,嚴格執行相關規定,確保海洋伏季休漁秩序穩定。
五是提升水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水產品質量安全關系到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各級務必高度重視,堅持源頭嚴防、過程嚴管、風險嚴控,做到“產出來”“管出來”兩手抓、兩手硬。全年完成國家和省級260個監督抽查任務,進一步提高水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六是強化漁業安全生產。
漁業安全生產事關漁民生命財產安全和漁區穩定,要牢固樹立“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的理念,全面完成2017年漁業安全生產目標任務。一是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二是嚴格漁船源頭管理。三是強化安全教育。四是提高應急處置水平。
七是提高漁業設施裝備水平。
漁業轉型升級工作每前進一步,都需要現代化的基礎設施裝備作為保障。一要大力提升漁港建設水平。二要加強漁業漁政裝備建設。三要加快發展智慧漁業。
4關于加強漁業漁政管理
各級漁業漁政部門要把轉方式調結構擺在現代漁業建設的首要位置,不斷創新工作理念和方式方法,形成齊抓共管、共同發力、推動建設的新局面。
一是提升規范化管理水平。
建立一套制度化規范化的管理機制,是增強漁業漁政管理能力的基本保障。
二是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
我們要樹立漁業現代化信息化要先行的理念,加快推進現代信息技術與漁業漁政管理的深度融合。
三是提升隊伍建設水平。
做好漁業漁政工作,關鍵要有一支素質過硬、業務精通、作風優良的干部隊伍,要建立健全反腐倡廉長效機制,做到自身正、自身凈、自身硬。
四是強化宣傳引導。
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和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及時發布漁業信息,大力宣傳好典型,營造良好的輿情氛圍。
同志們,讓我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求實創新,攻堅克難,扎實推進漁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作出新的貢獻,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收稿日期:2017-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