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香
摘要:文章以鎮黨委書記及鎮長的經濟責任交叉同步審計情況為主要關照對象,概述基層黨政領導經濟責任交叉同步審計內涵及意義,闡釋推進基層黨政領導經濟責任交叉同步審計的難點,探索推進基層黨政領導經濟責任交叉同步審計完善思路。
關鍵詞:黨政領導經濟責任交叉同步審計;鎮黨委書記;鎮長
一、基層黨政領導經濟責任交叉同步審計內涵及意義
從2010年以來,黨政領導經濟責任交叉同步審計頗受青睞,在全國范圍內得到了全面推進。基層黨政領導經濟責任審計是將特定單位、機關或組織的黨委主要領導及行政主要領導的對應經濟責任審計,安排在同一時點同時推進的一種審計方式。比如,就鄉鎮級別而言,揚棄了過去分別開展鎮長責任審計及鎮黨委書記責任審計的習慣,根據計劃安排將兩個審計綜合起來同時推進。和一般意義上的經濟責任審計相比,這種審計具有明顯同步、綜合特性,另外基于對獨立性的確保,這種審計方式普遍還帶有異地執行的特征。
在基層推進黨政領導經濟責任交叉同步審計,具有多方面的價值和意義。其一是利于提升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科學水準,對于地方來說黨政領導雖有分工,但其組織管理、財政資金掌控、相關決策等方面權力客體高度一致,二者是共同而非分開發揮作用的,在責任審計層面同步推進更符合這種原本邏輯和規律。從這個角度上看,推進黨政領導經濟責任交叉同步審計的宏觀科學程度遠高于二者責任審計的分別推進;其二是更利于經濟責任審計的全覆蓋,黨政領導經濟責任審計的交叉同步推進,利于規避審計盲區,同時還有助于減少審計重復,可在更高水準中落實全覆蓋;其三是利于經濟責任審計效率的提升,黨政領導經濟責任審計的交叉同步推進,審前調研等系列環節的工作均合二為一,有助于提升工作效率;其四是利于審計工作公正水準的提升,黨政領導交叉同步審計實際上否決了在地方僅對行政領導執行經濟責任審計而繞開黨委領導的習慣,較好地規避了將所有問題和責任都推諉給鎮長等基層行政領導身上的公正風險;其五是利于審計團隊勝任能力的磨練及提升,黨政經濟責任審計交叉同步推進的復雜性遠非1+1=2的簡單邏輯,不僅利于考驗單個審計人員的素質能力,而且也利于人力資源的整合優化;其六是利于審計結果更充分的利用,黨政領導經濟責任交叉同步審計利于提升對系列涉及事項評估的精確及全面程度,審計結果更能反映本身存在的問題,利于提升審計整改的可能性及可行性。
二、推進基層黨政領導經濟責任交叉同步審計的難點和障礙
(一)目標訴求障礙
從基層實務層面上看,黨政領導經濟責任交叉同步審計的基本著眼點是為諸如鎮長或鎮委書記干部考核和升遷提供參考。基于審計部門的相對弱勢,在干部考核和選用過程中的重視程度普遍有限,推進基層黨政領導經濟責任交叉同步審計切實落實缺乏足夠的動力,導致部分審計項目存在走形式的痕跡或色彩。具體到鄉鎮層級的對應審計,因為《甘肅省關于貫徹落實黨政主要領導干部和國有企業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審計規定實施細則的意見》等文件并沒有重點提及,所以面臨著更大的形式化風險。
(二)證據質量障礙
基層黨政領導經濟責任交叉同步審計的目標對象一般是特定部門或地方的黨政主要負責人,具體到鄉鎮就是鎮長及鎮黨委書記,二者的聯合基本上形成了對地方的實際掌控,外界審計部門采集他們的相關材料面臨的信息對稱難題遠非其他審計工作所能及,而異地審計的特性又提升了這方面的工作難度。所以,在基層黨政領導經濟責任交叉同步審計工作中,獲得證據或其他基礎信息,無論從充分度還是可信度等方面考量,均存在嚴重的質量風險。
(三)組織協調障礙
和一般意義上的經濟責任審計相比,黨政領導經濟責任交叉同步審計對聯席會議制度及該制度下的組織協調制度的依賴度偏高。不過,基于第一點所言及的目標訴求障礙,在黨政領導經濟責任交叉同步審計過程中,聯席會議制度及該制度下的組織協調制度發揮的作用沒有相應地提升,在以鄉鎮領導為目標客體的最基層相關部門及機關的配合程度反而更低了。
(四)責任界定障礙
雖然,中央及各省級層面頒發了系列制度文件,對黨政領導干部的經濟責任審計問題進行了一定程度的規范說明,不過在責任劃分方面的規定說明普遍缺乏精細度。其實,在實務層面看,鎮長及鎮黨委書記在系列事項或問題的管理及責任,彼此交叉情況非常復雜,屬于存在一定籠統度的社會學范疇,相對于自然科學的量化及絕對厘清的思維而言有一定的適用困境。另外,在彼此責任界定的同時,還存在歷史責任及現任責任、客觀責任及主管責任、個人責任和集體責任等之間的區別,復雜度較高,界定困難也相對較高。和責任界定休戚相關的是,相關評價問題的困難也相對較高。
另外,基層黨政領導經濟責任交叉同步審計在結果運用方面還容易遭遇到不徹底風險障礙。因為第一點提及的目標訴求障礙,對審計結果之參考價值的重視程度有限,在落實層面往往僅限于收回部分貪腐資金,后續處理方面往往缺位。最為關鍵的是,審計人員對這方面的結果運用基本上無法落實甚至缺乏知情、督促等權限,不具備任何制約力度。
三、推進基層黨政領導經濟責任交叉同步審計完善思路
(一)研究先行,修正細化頂層設計
推進黨政領導干部經濟責任交叉同步審計,需要在制度設計等方面給予到位的規范引導或指導,并且需要注意針對諸如鄉鎮級等類型的情況進行分別細致規范說明,適當提升基層交叉同步審計的地位,避免出現制度設計或細則性說明文件過于籠統甚至疏忽現象。基于黨政領導干部經濟責任交叉同步審計的復雜性,及基層的特殊性,需要先組織力量推進專門研討,尤其是就責任界定、責任細分、評估指標、對應數據等方面均給出指導性結論及意見,在研究層面形成科學度較高的共識,為頂層設計層面提供堅實的基礎支撐。
(二)有的放矢,強化審前調查推動統籌提升
基于基層黨政領導干部經濟責任交叉同步審計本身的復雜性及異地審計的特殊性,要適當打破一般審計項目的慣性思維,適當提升審前調查的地位。在啟動特定審計工作項目之前,應該安排充分的人力及時間,推動實現審前調查的精細化轉型,靈活通過各種方式對被審計對象、涉及地區和組織、涉及工程項目及需要落實的政策、涉及財政資金等系列情況有充分地了解,或者說確保對具體情況尤其是可能遭遇到的障礙風險因素達到一定熟悉度后,再思考制定審計計劃安排及資源配置,推動其本身的優化、規范及科學,及審計質量的提升。
(三)發散思維,創新推動審計升級轉型
在倡導推進基層黨政領導干部經濟責任交叉同步審計的同時,應該適當保留基層黨政領導干部經濟責任的非交叉同步審計,對二者從審計重心方面進行適當分工。對于交叉同步審計工作,可以考慮適當揚棄對具體信息證據真偽等基礎問題的辨識及確認,應該借力大數據將信息非對稱風險問題克服于無形中;在審計內容方面,應該強化緊抓系列決策這條主線,著眼于地方宏觀事宜,強化宏觀方面的評判,對于具體基礎信息則借助系統思維重點進行定性分析,重點考量基礎信息的充分度。對于鎮長或書記的履職情況,交叉同步審計應該重點審視效益及適當性等方面的事項,避免在合法性等基礎問題上耗費太多資源及時間。
另外,推進基層黨政領導干部經濟責任交叉同步審計工作,需要強化踐行聯席會議機制的構建和落實。在這個過程中,需要適當提升審計部門在其中的地位及權限,最好形成審計部門為中心及核心的機制格局,對于紀檢、組織、監察等部門則強化責任和追究,倒逼提升他們的配合度。
參考文獻:
[1]周榮青.黨政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同步審計模式研究[J].審計研究,2012(04).
[2]周迎春.黨政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同步審計研究[D].云南財經大學,2014.
[3]李鳳.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同步審計”制度完善路徑[J].財會通訊,2016(19).
(作者單位:甘肅省武威市天祝縣審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