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海霞
(河南省博愛縣人民醫院病理科 博愛 454450)
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感染與宮頸癌及癌前病變臨床分析
馬海霞
(河南省博愛縣人民醫院病理科 博愛 454450)
目的:探究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HR-HPV)感染與宮頸癌及癌前病變臨床表達意義。方法:選取我院2011年4月~2016年4月宮頸癌、宮頸上皮內瘤變(CIN)患者各118例,另選同期宮頸炎患者41例作為對照組,比較宮頸癌組內不同類型HR-HPV感染率及CIN組與對照組HR-HPV載量。結果:鱗癌HR-HPV感染率94.92%(56/59)高于腺癌59.57%(28/47),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腺癌HR-HPV感染率59.57%(28/47)高于其他類型8.33%(1/12),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CINⅠ級HR-HPV載量多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CINⅡ級HR-HPV載量多于CINⅠ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CINⅢ級HR-HPV載量多于CINⅡ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HR-HPV感染與宮頸癌發生、發展關系密切,其病毒載量多少與癌前病變嚴重程度成正比。
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感染;宮頸癌;癌前病變
宮頸癌又稱子宮頸癌,是指發生于宮頸管及子宮陰道部惡性腫瘤,為女性惡性腫瘤之一,發病率高居女性腫瘤第2位。相關研究發現,人乳頭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與宮頸癌發生密切相關,我國女性HPV感染率約為10%~15%,且感染者中有0.35%將進一步發展為宮頸癌[1]。HPV分為低危型與高危型,其中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 Virus,HR-HPV)持續感染被認為是導致宮頸癌及宮頸上皮內瘤變(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主要原因,據統計宮頸癌中99%為HR-HPV感染所致[2]。本研究選取宮頸癌、CIN患者各118例,并通過設置對照組,旨在探究HR-HPV感染與宮頸癌及癌前病變臨床表達意義?,F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1年4月~2016年4月宮頸癌、CIN患者各118例,宮頸癌患者年齡21~62歲,平均年齡(42.26±4.63)歲,其中鱗癌59例,腺癌47例,腺鱗癌2例,透明細胞4癌,腎管樣4癌,漿液性癌2例;CIN患者年齡23~61歲,平均年齡(42.37±4.79)歲,其中CINⅠ級42例,CINⅡ級29例,CINⅢ級47例;另選同期宮頸炎患者41例作為對照組,年齡22~63歲,平均年齡(43.04±4.58)歲。各組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應用HPV取樣刷采集各組DNA樣本,于患者宮頸外口置入取樣刷并以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轉動5周(時間持續10 s),取出后置于保存液內并送檢,比較宮頸癌組內不同類型HR-HPV感染率及CIN組與對照組HR-HPV載量。
1.3 統計學分析通過SPSS21.0統計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例(%)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比較宮頸癌組內不同類型HR-HPV感染率鱗癌HR-HPV感染率94.92%(56/59)高于腺癌59.57%(28/47),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19.866,P<0.05),腺癌HR-HPV感染率59.57%(28/47)高于其他類型8.33%(1/12),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10.043,P<0.05)。
2.2 比較CIN組與對照組HR-HPV載量CINⅠ級HR-HPV載量多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CINⅡ級HR-HPV載量多于CINⅠ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CINⅢ級HR-HPV載量多于CINⅡ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比較CIN組與對照組HR-HPV載量(pg/ml,±s)

表1 比較CIN組與對照組HR-HPV載量(pg/ml,±s)
HR-HPV感染能促使宮頸由慢性宮頸炎狀態逐漸發展為CINⅠ級甚至更高級別,其持續感染又可推動宮頸上皮類瘤樣變進展為原位癌或浸潤癌,而宮頸癌通常因宮頸上皮不典型增生及類瘤樣變所致。因此HR-HPV檢測可作為判定宮頸癌及癌前病變重要方法。
麻全慧等[3]研究指出,宮頸癌多由HR-HPV16、HR-HPV18致病,感染以上2型HR-HPV女性發生宮頸癌癌前病變概率遠高于感染其他類型,若能于宮頸癌變前及早檢測HR-HPV且予以相應干預措施,可顯著降低宮頸癌發生率。呂倩靈等[4]研究中,宮頸癌癌前病變患者HR-HPV感染率高達70.34%,其中HR-HPV16與HR-HPV18感染率分別為30.81%與21.62%,且CINⅠ級、Ⅱ級、Ⅲ級患者HR-HPV陽性率均高于慢性宮頸炎患者。本研究結果顯示,CINⅠ級HR-HPV載量多于對照組,CINⅡ級HR-HPV載量多于CINⅠ級,CINⅢ級HR-HPV載量多于CINⅡ級(P<0.05),結果充分說明HR-HPV感染與宮頸癌發生、發展關系密切,其病毒載量多少與癌前病變嚴重程度成正比,及早檢測HR-HPV并予以有效阻斷,對預防及控制宮頸癌癌前病變均具有重要臨床意義。另從本研究結果可知,鱗癌HR-HPV感染率高于腺癌,腺癌HR-HPV感染率高于其他類型(P<0.05),結果充分表明不同類型宮頸癌患者HR-HPV感染率差異明顯,HR-HPV感染好發于柱狀上皮與鱗狀上皮交匯處。分析原因在于:HR-HPV復制與鱗狀上皮細胞基因表達密切相關,HR-HPV抗原較少通過基底層表達而是通過成熟鱗狀上皮表達,由于HR-HPV抗原具備呈遞阻礙能力,致使鱗狀上皮細胞發生易感性與持續性感染[5]。綜上所述,HR-HPV感染與宮頸癌發生、發展關系密切,其病毒載量多少與癌前病變嚴重程度成正比,及早檢測HR-HPV并予以有效阻斷,對預防及控制宮頸癌癌前病變均具有重要臨床意義。
[1]陳園園,王英紅.人乳頭瘤病毒亞型與宮頸癌及癌前病變發生及預后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婦幼保健,2014,29(9):1336-1341
[2]牛慶玲,盧愛妮.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負荷量與早期宮頸癌預后的關系[J].廣東醫學,2014,35(2):243-245
[3]麻全慧,王志國,陳娟,等.Cobas4800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分型檢測對宮頸癌篩查的價值[J].江蘇醫藥,2014,40(4):422-425
[4]呂倩靈,張玲,林偉平.高危型人乳頭狀瘤病毒及病毒載量對宮頸癌癌前病變的相關性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4,24(4):804-805
[5]梁潔瓊,趙敏.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整合態與宮頸上皮內瘤變及宮頸癌關系的探討[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4,14(4):431-433
R737.33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7.02.053
2017-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