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菁
【摘要】當前,國企改革正處于深水區、攻堅期,工會工作隨著企業的改革發展面臨著一系列新形勢、新挑戰,這就需要工會不斷提升工作水平,更好地發揮自身職能,促進企業發展。本文通過分析當前工會工作現狀,對工會工作創新進行探索,力求把工會建設成為體現時代性、富于創造性的新型工會組織。
【關鍵詞】國企改革;工會;創新
隨著國有企業改革的不段深入,國有企業產業、隊伍和組織結構等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國有企業工會在改革進程中所承擔的工作任務并沒有發生改變且更為艱巨,深化改革背景下創新工會工作,有利于增強工會活力,全面履行工會職能。
一、深化改革背景下國有企業工會面臨的現狀
(一)組織建設薄弱無法充分履行工會職能。一是隨著國有企業改革深化,大多企業對工會工作重要性的認識不高,認為工會組織不但不能直接創造效益且還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同時認為工會代表的是職工利益,會影響企業的管理效果,多數工會組織被精簡,工會干部隊伍構成以兼職、年老人員為主,這讓工會無法有效地開展工作。二是部分企業未能結合國家最新方針政策、社會發展趨勢、企業發展特點對工會工作制度進行更新完善,致使工會工作存在較大的局限性,極大的影響了工會作用的發揮。三是部分企業工會工作行政資金支持力度小,導致工會文體、勞動競賽活動的組織開展上有所欠缺,進而影響到工會職能的充分發揮。
(二)傳統的工作模式無法適應企業的發展。第一,工作流于形式,缺乏創新意識。大多國有企業領導層思想觀念滯后,習慣于按照文件安排按部就班工作,缺乏創新的工作思路,日常工作中發福利、做慰問、文體活動的組織形式一成不變。第二,工作內容和方法缺乏創新。深入調查研究工作不到位,習慣于聽報告、看文件,開展工會工作缺乏針對性和實效性。在內容上,把工作重心放在走訪慰問職工等日常活動上,而對職工迫切希望工會組織解決的問題上不能很好地發揮作用。第三,當前社會進入 “互聯網+”時代,職工對互聯網的需求也逐漸加大,傳統的工會工作媒介已不能適應需求多樣化的人文環境。
(三)傳統的維權機制無法滿足內部矛盾多樣化的需求。首先,國有企業的深化改革使經營者、所有者、生產者三方的矛盾被進一步激發。這些矛盾具體體現在國有企業經營者和所有者為了提高經濟效益會采取淘汰落后產能、推進技術變革、引進新的生產工藝的手段,這些措施會給處在原有生產關系中的生產者帶來巨大沖擊;與之相比,職工則更注重個人薪資、住房問題、子女就學等等福利問題,難免會與企業經營者和管理者產生沖突。其次,改革導致企業內部職工分化為企業高層、中層管理干部、技術人員,普通一線職工、生產輔助人員等不同的利益群體,不同的職工群體訴求各不相同,嚴重考驗著國有企業工會組織的維權能力。 再次,國企在改革發展過程中大多為了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寄希望于高技術人才,為留住高技術人才往往采取提供高薪的方式,這也使普通一線職工和高技術人才之間的薪資待遇出現較大差距,容易造成企業不穩定,這也給當下的工會工作帶來挑戰。
(四)傳統的工會活動無法符合時代的需求。一方面,文體活動時間安排不合理,形式單一陳舊。活動形式主要是球賽、書畫攝影比賽、棋牌賽等,毫無新意;活動時間上,常占用一定的工作時間,對工作造成了影響,而業余時間組織的活動,職工參與度低,有時很難組織起來。另一方面,多數國有企業在勞動競賽中沒有科學的評估機制,有時還會存在一些人為的干擾,嚴重打擊著職工參與勞動競賽的積極性。同時在競賽內容設置上缺乏吸引力,主要表現為競賽內容,形式、規則年年重復,未能與時俱進地開展具有企業不同時期發展特點的競賽活動。
二、深化改革背景下國有企業工會工作創新探索
(一)加強工會組織建設。一是健全完善工會組織體系。建立工會委員會,選舉工會委員,設置專職工會工作人員,選拔年輕有為、熱心工會工作、創新意識強的專業人才充實到工會干部隊伍中來,為更好地履行工作職責提供良好的人才保證。二是按照法律法規的要求,健全工會相關規章制度,如健全民主管理制度、工會工作考核制度等,更加有效地促進工會工作的開展,確保工會工作的規范化和實效性。三是加大行政對工會活動的支持力度,要依據實際需求給予相應的資金支持,促進有利于職工身心健康的文體活動和有利于提升企業競爭力的勞動競賽活動的開展,提升工會工作水平。
(二)創新工會工作模式。第一,創新工作思路,認真審視自身,找準定位,打破過去封閉保守的思維模式,化被動為主動,用創新的思維去解決新問題。第二,創新工作內容和方法,堅持用科學發展的理念創新工會工作內容和方法。做好深入調查研究,提高工會工作的實效性和針對性,抓重點、創實效,把工作重點從福利轉變到服務,積極主動參與到民主管理中,做好企業與職工之間的溝通協調。第三,打造“互聯網+工會”,依托網絡平臺為職工創造豐富多樣的培訓機會,進一步提升職工隊伍素質;及時掌握與企業工會工作相關的網絡信息,及時做出反應,以把握工會工作主動權;推進工會系統信息化建設,在企業網站設置工會專欄,建設企業政務微訊、微信工作群、企業微博、企業公眾號等“互聯網工會辦公平臺”,加強對職工關注的熱點和工會工作的宣傳報道,傳遞正能量,提高互聯網在工會工作中的利用率。
(三)創新工會維權機制。首先,要明確企業內部矛盾的新情況,要協調好企業整體利益和職工權益之間的關系,堅持“以人為本”,企業的改革發展不以犧牲一線職工合法權益為條件,同時不能片面地維護職工權益而阻礙企業的發展,要知道職工權益得到保障和提升的前提是企業的發展。其次,堅持公平公正、注重效益的原則,掌握不同利益群體的訴求,實施分類管理,針對性地制定維權舉措,協調不同職工之間的利益關系,維護職工間的利益天平。同時適當照顧低收入的一線職工,緩和職工不滿情緒,解決內部矛盾,促進企業職工之間的團結。再次,工會要做好職工之家建設工作,完善幫扶機制,做好送溫暖工程,幫助困難職工,使其在工作上沒有后顧之憂,讓職工感受到企業的關愛,增強歸屬感,激發職工干事創業的熱情,更好地為企業改革發展作出貢獻。
(四)創新工會活動內容與形式。一是合理安排時間,加強文體活動的吸引力。企業工會應合理安排文體活動時間,根據不同群體職工對文體活動的需求開展文娛活動。例如,選擇在傳統佳節期間,企業工作任務階段性或圓滿完成的時間,在企業內部開展文藝匯演,讓全體職工都參與到匯演當中,并進行部門比拼,以增強職工活力。另外,由于年輕一代職工的興趣愛好呈現出多元化的態勢,一些年輕職工對平衡術、腦力比拼等活動情有獨鐘,而還有一些職工青睞于中國傳統文化。工會應及時掌握這些訊息,在企業內部組織類似于《最強大腦》《中國詩詞大會》等競賽活動,以調動職工的參與熱情。二是結合企業特點,建立科學有效的評估機制,確保勞動競賽的科學規范。堅持從企業發展實際出發,做到勞動競賽能與企業中心工作相結合,豐富勞動競賽的內容形式,內容設置上從不同崗位特點出發,采取靈活多變的競賽形式,吸引職工參加。豐富多樣的勞動競賽不僅可以增強企業內部的凝聚力,而且能夠使職工的才華得到展示,增強職工自信心,提高職工的忠誠度。
三、結語
綜上,在深化國企改革的新形勢下,企業工會的創新改革不僅具有政治意義,還能創造經濟效益,對凝聚企業向心力,增強企業活力,提升職工忠誠度都有著十分顯著的作用。因此,必須不斷創新企業工會工作,為國有企業實現轉型升級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趙雅麗.國企在深化改革中應不斷創新工會工作[J].現代企業,2014(04):52-53.
[2]肖敬輝.新形勢下如何做好企業工會管理工作[J].華章,2014(21):27.
[3]李青萍,鐘世海.國企改制背景下的創新發展工會工作研究[J].改革與開放,2016(04):124-125.
[4]施思.“互聯網+工會”工作初探[J].國企,2016(06):69-70.
[5]答品瑤.國有企業工會創新勞動競賽活動的思路[J].現代企業文化,2016(8):379-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