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生產過程主要有破碎預均化、生料制備、生料均化、預熱分解、熟料燒成、粉煤制備及輸送、熟料儲存、水泥粉磨、水泥包裝等9道工序。在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粉塵,同時還會產生噪聲、振動,每道工序都存在職業病危害因素。因此,職業病危害因素的防治成為水泥生產企業職業衛生管理的關鍵。
在對水泥生產企業進行安全監察時,重點要檢查產生職業病危害因素的作業區域,包括是否在區域醒目位置設置公告欄,職業病危害警示標識是否符合現場作業特點,操作規程是否涵蓋職業病防治的相關內容,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結果是否公示等。在檢查職業病防護設備設施時,一查是否有停用、拆除的跡象;二查是否有“跑、冒、滴、漏”現象;三查作業區域內防護設備設施布置是否合理。對作業區域相關人員要查個人防護用品是否按標準配備,是否正確佩戴。通過現場檢查,可以核對企業制度臺賬是否建立健全,職業衛生管理工作是否有效開展。另一方面,職業衛生監察人員也要提高自身執法能力,并借助專業力量進行聯合檢查。
本文中的隱患根據《職業病防治法》、GBZ 1-2010《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GBZ 158-2003《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警示標識》、GB 2626-2006《呼吸防護用品——自吸過濾式防顆粒物呼吸器》等法律、標準進行梳理,供廣大企業和監察執法人員參考。編輯 趙苡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