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無錫市一企業工人在下班后去單位浴室洗澡摔傷,后被認定為工傷,企業不服提出上訴,那么職工下班后在單位浴室洗澡摔傷是否應該被認定工傷呢?
工人加班后洗澡摔傷
張思軍系江蘇省無錫市某廚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某廚衛公司”)帶砂區的操作工人。2013年6月22日,張思軍下班后即去單位浴室洗澡,被同事李海濤不小心推了一下,摔倒在地受傷。第二天,張思軍到江陰市青陽醫院治療,診斷為右側第五肋骨骨折。
2013年9月12日,張思軍就其上述事故傷害,向江陰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以下簡稱“江陰人社局”)提交了工傷認定申請表,要求認定工傷。
江陰人社局于9月26日受理并向某廚衛公司發出了舉證通知。某廚衛公司向江陰人社局提交了工傷認定意見書,主張:第一,張思軍跌地受傷是因同事李海濤推了他,加上他沒有穿拖鞋而導致的,屬一般民事糾紛,應通過民事程序向李海濤主張賠償;第二,單位提供浴室洗澡屬于員工福利,職工洗澡不是工作的延續,浴室也不在單位工作區內,也不是工作場所的延伸。且浴室地面鋪的是防滑地磚,不存在安全隱患。張思軍受傷并非工作原因、工作地點、工作時間受傷,不符合工傷認定條件,不應認定為工傷。某廚衛公司提交了單位職工李海濤和徐安龍的證詞,證明張思軍當天洗澡時被李海濤順手向外推了一下,張思軍當時沒穿鞋,就摔倒在地,李海濤愿意賠償張思軍醫藥費和誤工費。
2013年10月9日、11月1日,江陰人社局對張思軍作了調查,張思軍稱他是帶砂區的工人,工作比較臟,灰塵比較多,下班后就到單位浴室洗澡。2013年6月22日當天,他加了3 h班,下班后到單位浴室洗澡,李海濤不小心碰了他一下,腳底打滑,摔倒在地。他平時不住單位宿舍,租房子住在外面。人社局又經對該公司員工李海濤、車間主任劉向陽調查后,于2013年11月23日,作出了認定工傷決定書,認定張思軍受到的事故傷害為工傷,并向雙方當事人送達了決定書。
是否工傷起紛爭
某廚衛公司不服,在接到工傷認定書后,向江陰市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江陰市人民政府于2014年2月20日作出行政復議決定書,維持了江陰人社局作出的認定工傷決定。
某廚衛公司再次對行政復議決定書不服,向江陰市法院提起了行政訴訟。
江陰市法院審理認為本案的主要爭議焦點為:張思軍下班后在單位浴室洗澡,是否屬于收尾性工作?張思軍洗澡摔倒受傷,是否可認定為工傷?
庭審中,各方當事人圍繞上述爭議焦點展開了辯論。某廚衛公司堅持認為張思軍下班后在單位洗澡不屬于收尾性工作,其受傷也是因他人推倒導致的,不應認定為工傷。
江陰人社局和張思軍則認為張思軍從事的是帶砂工作,平時工作有灰塵,其在工作結束后在單位浴室洗澡屬于收尾性工作,洗澡時受傷應認定為工傷。
法院 此情形可認定為工傷
法院一審判決認定,洗澡時摔倒受傷,可視為從事收尾性工作時受到的事故傷害,可認定為工傷。
江陰市法院審理認為:《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第(二)項規定,職工在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和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本案中,張思軍系某廚衛公司操作工人,因工作時有灰塵,當時天氣又熱,洗澡是其完成工作后正常生理所需,且其洗澡時間發生在其下班后的合理時間范圍內,地點在公司的浴室內,故其下班后在單位浴室洗澡可視為收尾性工作。張思軍與第三方李海濤無個人恩怨,李海濤也是不小心推了他一下,加上地面濕滑,導致張思軍摔倒受傷,故張思軍在洗澡時摔倒受傷,可視為從事收尾性工作時受到的事故傷害,可認定為工傷。
綜上,江陰人社局受理張思軍申請后,經過調查核實,作出認定工傷決定,認定張思軍受到的事故傷害為工傷,并無不妥。某廚衛公司要求撤銷江陰人社局認定工傷決定,理由不充分,本院不予支持。
2014年6月18日,江陰市法院作出一審判決:駁回無錫某廚衛有限公司要求撤銷江陰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作出的“澄人社工傷認(2013)第2838號認定工傷決定書”的訴訟請求。
某廚衛公司不服江陰市人民法院一審行政判決,向無錫中院提起上訴。無錫中院于2014年7月29日立案受理并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4年8月20日對本案進行了公開開庭審理。
某廚衛公司上訴稱:張思軍受傷是因同事推了他,導致跌地受傷,系他人侵權,不是工作原因;張思軍受傷不是事故傷害,被上訴人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第(二)項,認定工傷屬適用法律錯誤;浴室在工作場所外,不符合條例中的“工作場所內”的規定。綜上,被上訴人和一審法院適用和理解法律錯誤,作出的認定和判決錯誤,請求撤銷一審判決,撤銷工傷認定決定,依法改判認定張思軍所受傷不屬于工傷。
江陰人社局答辯稱:張思軍是帶砂區操作工,下班后去洗澡是收尾性工作,浴室應屬于生產工作的區域;張思軍洗澡時被同事不小心撞了一下,加上地面滑當場摔倒受傷,符合條例規定的工傷情形,應認定為工傷。一審法院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準確,請求依法駁回上訴人的上訴請求。
原審第三人張思軍述稱,在單位里洗澡受傷,單位要承擔責任,請求維持一審判決。
無錫中院經過審理認為,《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第(二)項規定,職工在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和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本案中,張思軍的工作崗位導致其每天生產性工作結束后,需進行必要的自身清潔,該過程符合收尾性工作的特征。單位的浴室應具有適當的安全保障設施,張思軍在洗澡過程中受他人碰撞而滑倒受傷,地面濕滑未有必要防護措施是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江陰人社局認定張思軍所受傷害,符合《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的從事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情形,并無不當。江陰人社局受理張思軍的工傷認定申請后,向用人單位發出限期舉證通知書,經調查核實,在規定期限內作出工傷認定決定,并依法送達給雙方當事人,其行政程序合法。綜上,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程序合法,應予維持。上訴人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對其上訴請求不予支持。
據此,2014年9月5日,無錫中院作出終審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江蘇省高院
洗澡時摔傷是收尾性工作
某廚衛公司不服無錫中院終審行政判決,向江蘇省高院申請再審。江蘇省高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對本案進行了審查。
某廚衛公司申請再審稱:一是張思軍在單位浴室洗澡被案外人推倒受傷,案外人愿意承擔民事侵權責任,江陰市人社局認定張思軍受傷系工傷錯誤。二是原審法院認定浴室地面濕滑導致張思軍摔倒受傷,無事實根據。請求江蘇省高院撤銷原審判決,撤銷江陰市人社局作出的《認定工傷決定書》。
江蘇省高院認為:《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第(二)項規定,職工在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和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應當認定為工傷。本案中,張思軍系某廚衛公司操作工人,工作場所有灰塵,當日天氣又熱,洗澡是其完成工作后正常生理所需,且其洗澡時間發生在其下班后的合理時間范圍內,地點在公司的浴室內,故其下班后在單位浴室洗澡可視為收尾性工作。
張思軍與案外人李海濤(系某廚衛公司職工)無個人恩怨,李海濤在洗澡時不小心推了張思軍一下,加上地面濕滑,導致張思軍摔倒受傷,故張思軍在洗澡時摔倒受傷可視為從事收尾性工作時受到的事故傷害,應當認定為工傷。
關于某廚衛公司主張原審法院認定浴室地面濕滑導致張思軍摔倒受傷無事實根據等問題,本院經審查認為,江陰市人社局提供的對劉向陽等職工的《工傷調查筆錄》能夠證明,在張思軍摔倒受傷之前,某廚衛公司浴室內無防滑措施,故原審法院認定,在李海濤不小心推了張思軍的情況下,由于浴室地面濕滑導致張思軍摔倒受傷并無不當,某廚衛公司該申訴理由依法不能成立。江陰市人社局受理張思軍的申請后,經過調查核實,作出2838號《認定工傷決定書》,認定張思軍受到的事故傷害為工傷正確。原審法院判決駁回某廚衛公司的訴訟請求正確。
何為“預備性和收尾性工作”
有關勞動法學界人士認為,該案的判決具有典型意義,有利于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
有勞動法學研究者認為,近年來勞動者的權利越來越被關注,當然,衛生權亦逐漸被社會所接受,對勞動者衛生權的保護也是用人單位不可或缺的責任。用人單位是“實現職業安全衛生權最主要的義務主體”。若勞動者在工作時進行必要的個人衛生維護,因而發生傷害的,不能認為與工作無關。
在本案中,江陰市人民法院就將“洗澡”這一維護個人衛生的行為納入了個人合理的生理需求中。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使得“洗澡”成為了維護勞動者個人衛生的必需行為,即成為正常的生理需求。
本案中法院均認為,員工受傷符合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和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應認定為工傷。員工為完成工作,在工作時間前后,有時需要做一些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這段時間雖然不是員工的工作時間,但是,在這段時間內從事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是與工作有直接關系的,因此,《工傷保險條例》規定,這種情形也應認定為工傷。
那么,什么是“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和收尾性工作”? “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是指根據法律法規、單位規章制度的規定或者約定俗成的做法,職工為完成工作所作的準備或后續事務。
所謂“預備性工作”,是指在工作前的一段合理時間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準備工作,諸如運輸、備料、準備工具等。所謂“收尾性工作”,是指在工作后的一段合理時間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收尾工作,諸如清理、安全儲存、收拾工具和衣物、清洗等。
當然,法學界認為,在司法實踐中,還得考慮“預備性、收尾性工作”與員工日常工作的關聯性,以及從事該行為的時間的合理性,如果不是下班后就去洗澡,而是和同事們打了幾個小時麻將后再去洗澡,超出了合理的時間,恐怕就難以認定為工傷了。
編輯 包冬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