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亞
摘要:教學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學思想或教學理論指導下建立起來的較為穩定的教學活動結構框架和活動程序。教師必須積極學習、研究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多元化的教學模式是指教學方式、方法的多樣化,而不是單純地否定某一類教學模式,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再次,它還指學生學習方式、方法的多樣化。
關鍵詞:教學模式;教師;多元化
教學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學思想或教學理論指導下建立起來的較為穩定的教學活動結構框架和活動程序。作為結構框架,它突出了教學模式從宏觀上把握教學活動整體及各要素之間的關系和功能;多元化的教學模式是指教學方式、方法的多樣化,而不是單純地否定某一類教學模式,在我個人的教學實踐過程中,我注意研究班里學生的學習特點和現有的學習能力與興趣,比較文科平行班與理科平行班學習語文的差異,以有步驟、分層次、抓重點、重落實為自己的教學指導路線,力求在多元化教學模式下對學生加以更好地引導,從而產生最大化的教學成果。
針對高三語文知識的復習要點進行整合、歸類。根據2014年高考考試說明,我將必考的知識點根據兩個平行班的整體情況與其他教師交流經驗,根據不同模塊的內容,制定了自己的“多元化教學模式”。
一、名篇名句默寫的知識點。利用早讀時間讓學生去背誦
一輪復習時采取的就是強制性措施,老師規定好時間和篇目,在限定的時間內必須完成,但是班里依然有近十個學生做不到,也可以說我認為他們全力以赴可能會做到,但從其學習態度來看是根本做不到的,則降低對其要求,采取短詩全背,長文選背名句的方式。二輪復習時則讓每個學生準備聽寫本,利用早讀課默寫,語文課糾正錯別字。三輪復習時只聽寫容易寫錯或考題經常出的字或者名句。在學生對背誦懈怠時,舉行背誦挑戰賽,優勝和一戰到底的學生其“背功”了得,很好地在班里樹立了一個榜樣,從而激發了學生背誦的興趣。
二、對一般論述類文本閱讀部分。學生一開始接觸時有點膽怯。害怕文章看不懂
有的學生告訴我,他看到的所有選項怎么看都對,他找不出所謂的錯誤選項。因此,在一輪復習時,我將講課重點放在了歷年高考這類題型常見的出題陷阱上,不斷強化哪些“模樣”的句子容易出錯。二輪復習時則利用一周的時間每天給學生10-15分鐘的時間當堂訓練,請全做對的學生予以講析。但是在這種情況下,兩個班都出現了個別學生對做這類題反感、恐懼的問題。究其原因,是其在限定的時間里完成不了,即使完成了,每每準確率都讓人大跌眼鏡。我在講課時反復給學生強調:要堅信,無論多么難懂的句子,它在文章里一定有跡可尋。不要害怕,更不要恐懼,找出自己每次做錯的原因。于是,為了證明自己所言不假,我當堂帶著他們瀏覽文章,查找選項,每一小句都不放過,跟原文一一比較,直至找到最終的正確答案。通過一連幾次帶著他們做題,學生的做題情緒漸漸好轉,以至于常說:“老師,你少說點,別提示,我們自己做。”聽到這樣的話,我心里反而是高興的。
三、古文復習與年級的復習步調一致,先鞏固課本,積累重要的文言實詞、虛詞。再輔之以相應的練習進行提高訓練
在訓練的過程中,我嘗試用石老師介紹給我們的方法讀。在遇到陌生的古文時,有的學生不愿意看,因為他看不下去。在這種情況下,老師的串講變得毫無意義。讓學生開口去讀,在讀中集中注意力,在讀中品味含義,應該說是一個不錯的方法。
四、詩詞鑒賞部分是學生最為頭大的題型
我主要采取了學生講、教師補充的方式進行教學。前期復習讓學生每天準備一首自己喜歡的詩詞板書在黑板上,如果太長的話就利用多媒體展示。要求對詩詞的背景、內容、情感、手法等其中的一點詳細講,時間控制在5分鐘左右。應該說,學生還是接受這種學習方式的,尤其是文科班的學生對此極感興趣。在中后期,我帶著學生復習了高考常見的題型以及必須識記的答題術語。每天補充一道高考原題,先請學生說,然后我根據其語言表達和思路判定分數,指出其錯誤部分加以修正。學生聽起來都比較認真,因為一說是高考原題,學生就來精神了!
五、小說閱讀、人物傳記閱讀在真正的復習中實際就是對傳記的復習
閱讀時要注意以下三點:(1)知人。知人,就是要掌握文中所寫之人。(2)明事。事件是史傳文的主體。明事,就是要弄清楚作者圍繞主要人物寫了幾件事。如果只寫一件事,就要分析事件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如果是寫幾件事,就要了解事件的先后順序以及事件之間是什么關系。弄清這些問題,就把握住了文章的主要內容。(3)辯理。就是要分析作者借助所敘之事,對人物做出怎樣的評價,說明了什么道理。這其實就是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中指出:高中語文的教學,要在保證全體學生達到共同基本目標的前提下,充分關注學生在語文學習中面臨的選擇,努力滿足其學習要求,支持其特長和個性的發展。新課程主張的“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目標要求對語文教學提出要求與挑戰。我個人認識到自己在教學過程中對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的思考與努力比較少。要想適應不斷發展的教育和思想越來越活躍的年輕學生,唯有努力自勉,勤學向上,方能真正成就教師自我,在自己的教學園地上開出鮮花,結出豐碩的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