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洪杰
河北省2009年開始實施高中新課程改革,這將逐漸改變多年來的傳統高中教育。新課程改革體現了很多教育教學的新理念,例如,更新教與學的觀念,轉變教與學的方式,改變教師與學生的角色,重建學校管理與教育評價制度等。
在教與學的方式上《高中新課程改革方案》中指出:創設有利于建立新型學習方式的課程實施環境,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其實質就是要求課堂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為本。新課程理念要求教學不僅要注重傳授知識,更要注重讓學生成為具有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新意識能力的社會公民。那么,在教學中就必須創設學生學習探究的平臺,引領學生掌握學習探究的方法,讓學生從被動接受知識中走出來,轉型為充滿激情、主動探究的學習狀態。
一、教師要給學生創建學習探究的平臺
教師只有相信學生的內在潛能,敢于“放手”,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能動性,教師才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簡單來講就是把課本的基礎內容交給學生自主學習。例如,我曾在歷史必修三《百家爭鳴》一課的教學設計中給學生布置了這樣一項作業:“如果你是某公司人力資源部經理,請你給儒、道、法、墨家學派的成員安排一項工作,并說明原因。”學生在看完課本之后又查閱了很多資料,研究了各家學派的思想,得出了很多精彩的答案,例如,客服部經理、公司律師代表、銷售部經理等。等到上正課時,我們完全可以讓學生來展示各家學派思想,教師只要從旁指點就可以了。如何培養學生的主動性,關鍵在于教師實施了怎樣的教學過程,采用了怎樣的教育教學方法,使學生達到了一個怎樣的認知程度以至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是我們每一位教師努力的目標。
二、教師要引領學生掌握學習探究的方法
教學不是簡單地灌輸知識,教學最主要的目的是引領學生學會學習,掌握學習探究的方法。方法的掌握使人受用無窮。那么,應該引領學生掌握哪些學習方法呢?在歷史教學中我主要引導學生掌握三個方法:通讀法以了解課本內容的主旨,歸納法以概括框架結構,質疑法以發現學習中存在的具體問題。例如,歷史必修一專題三《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我是這樣引導學生的,第一,標題《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傳達給我們哪兩個信息:時間近代,主旨民主革命。第二,什么是民主革命,反對封建地主階級統治和封建專制制度并建立民主制度的革命就是民主革命。第三,中國的民主革命都是由誰來領導的(與西方民主革命相比較),由于中國近代社會性質的特殊性,民主革命分別由農民階級、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先后分別領導,說到這里專題三的框架結構就非常明顯了。第四,對于一個歷史事件我們需要了解哪些內容,起因、過程、結果、影響。第五,對于基本史實類的知識,如起因、過程、結果可以由學生自主學習,對于需要分析、理解、歸納的內容,如影響由教師引導學生合作探究完成。教師只有不斷地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指導學習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他們才會在以后的學習中,積極嘗試運用這些學習策略、方法,自主學習教科書及其他學習資料,這樣他們的學習才會有一個新的飛躍,他們才會因此而愛上學習、享受學習、享受人生。
三、教師應創造條件使更多的學生獲得參與探究學習的機會
我們常說不拋棄、不放棄。任何學校、任何班級的學生都是有層次的,簡單的教學設計很難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這就要求教師進行多層次設計教學,發掘學生的不同個性、特點,調動不同層次學生的主動性。例如,在歷史必修一專題六中有這樣一課《卓爾不群的雅典》,雅典無論是在地域上,還是在時間上都離我們很遙遠,學生既感覺陌生,又難以理解,對于這樣內容抽象的概括不如感性的認識。在授課前,我先組織一部分歷史學習基礎比較扎實、愛讀書、愛研究的學生根據課本的內容,網絡搜索相關內容編寫劇本《卡斯的一天》,再安排一部分有表現欲望的學生出演劇本,再由學生審核,最后在出演劇本的過程中,讓學生根據話劇表演概括出雅典民主政治的特點。通過親身實踐,學生不僅獲得了知識和技能,而且提高了學習效率,開發了學生的創作力、想象力、表演力,以及多角度、全方位思考問題的方法。更為關鍵的是更多的學生參與到劇本的創作中來,不管是好靜的學生,還是好動的學生;不管是內向的學生,還是開朗的學生;不管是成績優秀的學生,還是成績欠佳的學生。多層次的教學設計才能充分調動不同層次的學生,給他們充分發揮自我才能的機會。
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探究的過程中,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對于他們一點一滴的想法給予鼓勵。在給予學生充分鼓勵的同時,教師還需要在學生自主探究中加以由表及里、由點到面的全程指導,教與學相結合,學生獲取知識的質和量才會遠比教師既定的教學目標更高、更廣。
新課程改革中,教師不再是學習過程的主體,而是學習過程的主導;教師不再是知識的傳授者,而是學習過程的引領者、合作者;教師不僅是辛勤的園丁,更是學生人生的燈塔。課堂不再是教師個人的舞臺,而是學生展示的舞臺;課堂不再是學生訓練的場所,而是多彩的探究知識的海洋;課堂不再是簡單學習知識、落實知識的場所,而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的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