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祝君
摘要:在微信、微博、微電影等“微”方式改變著人們獲取信息方式的同時,教育領域的微時代也悄然來臨,微課進入老師、學生的視野。作為一種新興的教育手段,很多人不甚了解。因此,將對微課做細致的含義解讀,以及著重介紹其在高中語文課前預習、授課、課后復習等教學中的運用,希望可以給老師、學生帶來幫助。
關鍵詞:微課;高中語文;教學
在互聯網飛速發展的今天,各種信息鋪天蓋地而來,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也發生著變化,微時代悄然來臨,微信、微博、微電影等“微”方式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同時,教育領域也隨之發生潛移默化的變化,微課登上了教育的舞臺。微課作為一項新興的事物,要將其真正運用于高中語文教學,必須要對微課進行細致入微的了解,才能使其作用更好地發揮出來。
一、微課釋義
1.微課的概念
微課的概念最早由2008年美國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學院的戴維·彭羅斯提出。其后,我國的學者也對其進行了研究,雖對于微課的概念沒有形成統一意見,但核心理念是一致的。比較而言,本文采取胡鐵生對微課的界定。
微課,指以微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教師針對某個教學知識點(重點、難點)或教學環節(實驗)而精心開發和設計的一種可視化、支持多種學習方式的在線視頻網絡課程。
2.微課的特征
對微課的概念進行界定之后,微課的特征就顯而易見了。與傳統教學方式相比,其具有以下特征:
(1)時間短
微教學視頻的時間都比較短,以5~10分鐘為宜,最少的為1~2分鐘,最長不超過15分鐘。相比45分鐘傳統教學時間,十分鐘短視頻教學更能保證學生的有效學習,減少走神現象的發生。時間短為微課的最主要特征。
(2)內容精
由于微視頻的時間短,因此其內容必須精,針對性強。和傳統教學整節課程內容繁雜目標眾多相比,微課目標明確,內容集中,不拖泥帶水,主題明確,只針對一個知識點進行重點講解,可以使學生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提高學習效率。
(3)方式靈活、自主
微課以視頻為載體,可以上傳到網上,學生可以自主地選擇何時何地學習,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薄弱環節開始學習,也可以根據自己的疲勞程度終止學習,并且可以反復觀看,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自主性,從而實現有效學習。
二、微課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每一篇課文、每一個主題都有它的主要知識點,只要我們將它精準拆分,精致濃縮,精美展現,可以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微課在課前預習中的運用
學生課前預習接觸的都是新課文、新知識點,很多時候不知道預習的重點,只能全覆蓋,囫圇吞棗,很可能忽略重要的部分,全面的預習浪費時間,學生容易犯難,達不到預期的預習效果。如果將微課運用到課前的預習中,就可以有效避免上述問題的發生。學生在課前觀看短短的幾分鐘視頻,可以快速了解文章的重難點,在課堂學習中重點把握,進而提高對重難點的認知程度。語文需要對文章的作者和寫作背景加以了解,老師可以將這些內容錄制成微課讓學生提前學習,上課時稍加提問即可,節省時間,也使課堂內容更加集中。
2.微課在課堂講授中的運用
國外的一項腦科學研究得出:注意力十分鐘法則,即一節課中,學生有效的注意力大約為十分鐘。傳統的課堂教學時間為四十五分鐘,而且教學方式主要為老師講授,方法單一,學生走神現象時有發生。而微課的主要特點就是時間短,在講授重難點時,適時運用微課,必然會吸引學生注意力,調動學生積極性,搞活課堂氣氛。舉例來講,可以將微課運用于語文課堂教學中的以下方面:
(1)微課運用于高考知識模塊的講解
每個學生對于各類知識的理解掌握程度不同,傳統教學方式不能根據每位學生的情況因人而異地講授,只能一概而過。微課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學生能根據自身情況自主學習,對于沒有掌握的知識點重復學習。古詩詞賞析更讓學生頭疼,丟分嚴重,原因在于學生對古詩詞的描寫手法(白描、細描、象征、襯托、烘托、渲染、對比、抑揚、動靜結合、正側結合、虛實結合)沒有徹底理解,一知半解,運用微課將古詩詞的意境動態演示出來可以加深理解,增強記憶。
(2)微課運用于小說體裁型課文的教授
小說最主要的就是三要素:人物、情節、環境,只要從這三要素人手就可以對整部小說加以理解。例如,在分析魯迅先生筆下祥林嫂的形象時,只要將祥林嫂在各個情景下的語言、神態等拆分來表現,就能體會出她命運的悲慘以及她自我反抗意識的迷失。在這一一拆割的基礎上加以綜合,即可體會魯迅先生對于封建禮教、封建思想充斥的地獄般世界的憤慨。
(3)微課運用于文言文的教學
文言文是高中教學的重點,老師往往花費大量時間在文言文的講解上,但是收效甚微。原因在于老師們通常是逐字逐句翻譯,擠壓了整體情境把握的時間。將微課適當運用到文言文中,效果會大大不同。例如《荊軻刺秦王》,講解前插入陳凱歌導演的《荊軻刺秦王》電影(尤其是秋水訣別)片段給學生展示,通過畫面來感受秋風的蕭瑟,人物內心的波動,體味文字獨有的魅力,足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微課在課后鞏固拓展中的運用
傳統的教學方式老師不可能時時刻刻在你身邊,復習時需要花大量時間回憶老師講解時的情形。而微課如影隨形,學生可以利用艾濱浩斯遺忘曲線規律隨時對所學知識重復學習、鞏固,減少遺忘,減輕負擔。
微課在我國發展迅速,但其也存在問題與挑戰。很多情況下,重形式、重技術忽略了對內容的設計與考量,而且對教師的素質要求也比較高。但我相信,“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微課可以迎“難”而上,緊跟新課改腳步,似優美的舞者以最佳的姿態屹立于教育的舞臺,似草船借箭的東風一般以巧助高中學子贏在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