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春紅 夏涼



摘要:《全日制義務教育科學課程標準》提出:初中科學課程是以提高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的課程,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動手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初中科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在科學教學中,我們不能單純靠老師講解,也不能完全依靠教師的演示,必須讓學生親自動手實驗,在反復觀察的實驗活動中掌握各種知識、技能。我根據科學課的特點,把多媒體技術用到了科學教學中,服務于我們的科學教學。從多媒體技術中的一個小小角——自制實驗視頻,談談如何優化初中科學課堂教學,希望能引起各位同行的共鳴!
關鍵詞:自制實驗;視頻;出發點
《全日制義務教育科學課程標準》提出:初中科學課程是以提高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的課程,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動手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通過科學課的教學,可以使學生初步了解和認識科學界常見的事物,擴展中學生的知識領域,激發他們學習科學的興趣。更有利于培養他們良好的科學素質,對培養科技人才的幼苗,提高勞動者素質具有深遠意義。多媒體技術給科學課教學提供了大量信息和多種手段,為科學課學科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學習方式等都提供了更深更廣的可挖掘潛力。《全日制義務教育科學課程標準》又為我們提出了嶄新而豐富的總目標。因此,科學教師必須將先進的教育思想和方法與多媒體技術相結合,更好地達到科學教學的根本目的,在科學學習過程中,激發創造精神,發展科學的實踐能力,提高科學素養。特別是山區的科學課堂中,多媒體教育資源的使用更是必不可少,它為學生展開了生活視角?,F在我國中學的教學活動,幾乎都使用了多媒體教育資源,但如何使課堂教學更具有效果,仍有研究的必要性。
一、為什么要自制實驗視頻
自制實驗視頻的原因在于克服山區經濟落后、實驗設備落后、儀器的缺乏等。
當前科學實驗課堂主要呈現的問題有:
1.學生實驗的無序
案例1:研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圖1)
在這個實驗開始時,盡管老師已經給出了相應的實驗任務,但是在課堂中仍然多次聽到鉤碼掉在桌子上的響聲,大部分學生不能很認真地對待實驗,表現出漫不經心的態度。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再強調的小組合作學習也不能在無序的環境中得到很大的體現。無序的實驗教學環境使知識點的落實也出現問題,整節課教學效果極差。
2.演示實驗的無奈
案例2:探究通電直導線周圍磁場分布的實驗(圖2)
教師在演示此類實驗時存在以下的缺點:
(1)可見度極低。在班級幾乎只有前三排學生看得稍微清晰,其他學生根本觀察不到鐵屑的分布;
(2)學生參與度極低。一些學生看不到明顯的實驗現象,進而對學習的內容失去興趣,甚至分心開小差,導致課堂的教學效率極低。
在科學中考中,現在的題目都趨向于實驗,且命題者命題非常靈活,命題者是想把題目命成做了實驗的和沒做過實驗的班級加以區別,這就導致沒做實驗的和做了實驗但起不到教學效果的班級不能得到很好的分數,比如,2014年麗水科學中考卷第24題:如圖2為探究通電直導線周圍磁場分布的實驗,實驗時先在有機玻璃板上均勻地撒上鐵屑,然后給直導線通電,為了更好地通過鐵屑客觀描述出磁場分布情況,接下去的操作是。若沒做實驗的班級,這個分數估計不好拿了。
3.課外實驗的虛無
作為一線教師,能體會到課本上一些實驗當堂課完成不了,教師往往喜歡叫學生課后去完成。不知道老師是否統計過,課后的實驗有幾個學生會完成?
案例3:自制酸堿指示劑試驗(圖3)
這個實驗因為在課堂上學生自己不能找到足夠多的材料,所以我特意將這個實驗布置為周末作業,并要求學生帶來實驗結果,周一,我在檢查該作業時,兩個班級110名學生只有1位學生是完成的,可見課外的實驗布置與不布置幾乎是一樣的。
鑒于上面實驗課堂存在的幾個問題,我想在科學課堂中引進自制實驗視頻。
二、引進實驗視頻的出發點
自制:實驗視頻主要來自于學生實驗
主演:學生 導演:任課教師
1.自制視頻符合當前初中學生的心理需求,他們好表現,愛自拍。例如,周同學在其他門功課的課堂上經常睡覺,在科學課堂上他睡不著,說看到視頻中的同學很是激動,看到自己在視頻中更是激動。
2.作為主演的他們,能激起其他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使課堂的注意力集中。當看到教師播放的視頻資源是來源于自己或身邊熟悉的同學時,學生異常興奮,這種興奮帶給課堂的是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學生有了興趣后,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的=得更輕松。例如,吳同學平時做事情拖拖拉拉,態度不認真,為在電學實驗中,需要他來完成實驗,他就表現得異常認真,他說要將好的表現呈現在同學面前。
3.能有效提高學生實驗的效率,極大地改善學生實驗的無序狀態。學生知道自己的所作實驗是必須呈現在整個班甚至是整個段的同學面前時,態度不免會更好一些,也更能提高實驗效率。例如,我們班第8組同學平時做實驗經常不聽老師的要求,自己做自己的,漫無目的,實驗課純粹就是玩玩開心,當引進實驗視頻,需要他們做實驗拿來當上課素材時,他們對老師的要求生怕自己聽錯了。
引進自制實驗視頻,效果如此之好,那么在平時課堂該如何引進與巧用呢?
三、自制實驗視頻的巧用方式
1.課堂實驗,當堂使用
案例4:《摩擦力》
我校某老師在上七年級《摩擦力》的公開課時,在“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圖4),就在課堂上現場錄取視頻,當堂課指出學生實驗視頻中做實驗的錯誤之處。學生會分析了,當堂課的內容也就解決了,而且學生很感興趣,積極性非常高,集中精力聽講,該課堂得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課堂實驗,當堂使用,能加深學生對本節課的實驗印象,對實驗中的錯誤問題,能及時反饋,適用于新授課。
2.課外實驗,課堂使用
案例5:電學知識的復習
這個星期我們初三將要學電功和電功率,為了更好地傳授這塊知識點,我們決定對1年前學習的電學知識來個復習??墒强菰锏慕處熤v講模式估計學生不愛聽,不感興趣,我們備課組就想到了新的教學模式——自制實驗視頻,將該復習的知識在實驗視頻中體現出來,比如,電流表的正確使用、電壓表的正確使用、滑動變阻器的正確使用、串并聯電路電壓電流的特點,通過學生觀察分析自己身邊同學做實驗的視頻,找出實驗中錯誤的地方,當學生會分析實驗錯誤并糾正時,學生對這塊內容也掌握了。這樣的課堂效果異常好。
本方式適合用于復習課(習題課),有效地豐富了復習課的授課模式,達到溫故而知新的目的。
總之,多媒體是一種先進的現代化教育手段,把它應用于我們的科學教學,不但可以幫我們解決許多問題,而且在潛移默化中給學生進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思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