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棟
摘要:當前社會,隨著高科技產品的快速發展與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推進,各個國家之間的聯系日益密切,各國之間的文化也出現了激烈的文化沖突,巨大的競爭壓力與紛繁復雜的社會環境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挑戰與沖擊,使不少人對未來的生活產生了困惑。更有甚者迷失了自己的方向,失去自己的精神追求,尋覓不到生命的意義,導致出現輕視自己和漠視他人性命的現象不斷。
關鍵詞:儒家;生命觀;思想教育
生命只有一次,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人生中最珍貴的一筆財富。沒有了生命,所有的一切也都沒有了意義。而教育則可以幫助人們提升生命價值,可以告誡人們應該珍愛生命。隨著近年來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生命教育也逐漸走進我們的視野之中,并且在全世界取得了迅速的發展。生命教育雖然是一個全新的教育觀念,但是教育從古至今都沒有停止過對生命價值的追尋,我們只有在歷史的發展進程中去尋找生命教育的軌跡,才可以更好地理解生命教育的真正意義。本文主要對先秦儒家生命教育思想進行一定的歸納總結,在歷史上追溯生命教育,并在此基礎上對當前高校生命教育的現狀進行一些反思。
一、先秦儒家生命教育的目的
中國的傳統哲學一般都是以生命的思考為基礎,是一門人生哲學,蘊含著豐富的人生哲學思想,目前我們對于生命教育的研究僅僅局限在現代生命教育的探索上,對于古代生命教育的研究少之又少,我們應當充分挖掘有利于當前生命教育存在和發展的思想與觀點,以便于知道我們當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幫助和指導當前對自己未來感到迷惑的學生,使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與價值觀,從而更加珍惜生命,更好地實現生命的價值,促進生命的健康發展。
二、先秦儒家思想生命教育的意義
像很多研究的觀點來自西方一樣,“生命教育”的概念也是來源于西方。一種理念要想真正地發揮作用,就必須立足于本國的實際國情,立足于中國的傳統文化。
1.為當前的生命教育提供理論基礎
中國作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同時中華民族又是一個古老而優秀的民族。所以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中國自然而然地生成了帶有本國色彩的優秀傳統文化。而先秦時期則是中國傳統教育文化發展最為關鍵的時期。中國文化發展的源頭是百家爭鳴,儒家思想作為先秦時期的重要指導思想,可以說影響到先秦以來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說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與核心也不為過。儒家文化無論是在現代還是當時都具有很重要的研究價值與意義,因為它蘊含著豐富的人文思想,重在解決生存意義、終極關懷等問題,是一筆研究古代生命教學不可多得的寶貴資源。對先秦儒家生命思想的研究,為當前生命教育的開展提供了充分的理論依據,彌補理論不足這一重大缺陷。
2.有利于儒家文化的傳承
生存在任何時代的人,都需要面對自己的生存問題。隨著現代化科技的不斷發展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壽命也逐漸延長,但是科技在為人類帶來眾多方便的同時也對人類的生命產生了重大的影響。都市化的發展,使人們距離自然越來越遠,無根、無心、無人、無情和無我可以說是現代人最真實的寫照,同時,科技在征服自然的時候也給生態環境帶來了嚴重的破壞,使人與自然的關系惡化;在金錢至上的現代社會,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追逐名利、金錢,更多的人重視的是外在價值,而忽略自身的價值所在,使人與人之間的感情變得冷漠。儒家思想重視道德,講倫理,談和諧,其中蘊含的很多思想都可以幫助我們解決現代人所面臨的心理困境問題,它有助于解決現代人的無根、無心、無人、無情和無我狀況,因此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應注重對儒家文化的弘揚與繼承,而對生命教育的有關研究正是對它的大力弘揚。
3.有利于現代社會的和諧發展
先秦儒家文化倡導的“內圣外5E"的生命追求可以幫助我們解決現代人的心靈寄托、精神安頓和終極關懷等問題。同時,儒家崇尚的生死由命,重生而不畏死則告誡我們應該重視生命、熱愛生命;真善美的價值取向誘導我們去追求生活之中的真善美,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則重在宣揚對于人的生命的重視與關懷,自強不息的生命態度則鼓勵我們培養堅強的生命意志。這些思想都有利于我們解決我們現代人所面臨的漠視生命、人生空虛、殘害生命等諸多復雜的生命問題。同時,儒家倡導以和為貴,退一步海闊天空,有利于幫助人們凈化心靈,消除人們內心的煩躁心理,實現人們內心的和諧,也在解決人與自然的環境問題,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提供了重要解決途徑,有利于社會的整體和諧。
雖然當前國內外關于先秦儒家生命教育的研究已經在不同層次上取得了很大成果,尤其是國內對先秦儒家生死觀和價值觀的研究更加全面,可是就現在的整體情況而言,學術界對于先秦儒家生命教育文化的研究才剛剛開始,以后應該注重加大先秦儒家生命教學思想內容體系的構建和對先秦儒家生命教育思想的探討,爭取將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相結合,為推進先秦儒家文化的現代化,為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倡導人們在現代社會中繼承和發揚我們的優秀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