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云芊,楊成學
(廉江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廣東廉江 524400)
廉江市荔枝主要病蟲害發生情況及成因探討
麥云芊,楊成學
(廉江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廣東廉江 524400)
根據荔枝病蟲害調查規范,本文對廣東省廉江市荔枝病蟲害進行定點定時監測調查,并對其發生成因進行綜合分析,發現荔枝病蟲害的發生與荔枝物候期及冬春季溫度有極大的關系。荔枝物候期推遲,荔枝各種病蟲害發生推遲,荔枝果期發生前輕后重,而荔枝病蟲害的發生與時間關系不大;冬春溫度偏低的年份,荔枝蒂蛀蟲發生相對推遲,后期發生嚴重。
荔枝;病蟲監測;成因分析
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常綠喬木,原產于我國南部,屬于亞熱帶果樹。荔枝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是“南國四大果品”(荔枝、香蕉、菠蘿、龍眼)之一。隨著栽培面積的不斷擴大、栽培品種的日益增多,荔枝病蟲害發生情況日趨嚴重。據統計,荔枝害蟲約有90多種。種植戶面對頻發的病蟲害,往往采用單一的農藥且大劑量使用,一方面增強了病蟲害的抗藥性,另一方面殺死了害蟲的天敵,導致生態失衡,對生態環境造成不可逆的破壞[1]。
廣東省廉江市地處雷州半島北部,屬熱帶亞熱帶氣候,常年氣候溫暖濕潤,盛產各種熱帶、亞熱帶水果,尤其是荔枝產量很高。2016年底,全市荔枝種植面積1.3萬多hm2,是該市農民增產創收的重要產業之一,為了保證這一特色水果的健康發展,確保農民增產增收,筆者所在廉江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在2016年進行荔枝病蟲害發生情況的調查,并對其發生成因進行分析。
由于受2015年強臺風“彩虹”的影響,2016年該市荔枝各物候期均比2015年推遲約20d,且成熟期間氣溫較高,成熟期和收獲期較短,2016年物候期見表1。

表1 2016年廉江市荔枝物候期情況
2.1 調查點的確立
實驗安排3個調查點,分別是:石頸鎮石頸村,面積4hm2;新民鎮塘底村,面積3.33hm2;良垌鎮東橋村,面積1.33hm2。品種均為妃子笑。
2.2 調查病蟲害發生種類、時間及方法
對荔枝為害較重的荔枝蒂蛀蟲、霜疫霉病、炭疽病和蝽蟓的發生情況進行調查。調查時間為每周調查1次,調查方法如下[2]。
2.2.1 荔枝蒂蛀蟲
按對角線5點取樣,每點定點檢查1株,每株按東、南、西、北4個方位定點調查樹上果實20個,并采集落地果200個,剝果記錄蛀果率和百果活蟲數。

2.2.2 荔枝蝽蟓
按對角線5點取樣,每點各調查1株,按東、南、西、北方位各調查10梢,調查記錄成蟲和若蟲數量。
2.2.3 荔枝霜疫霉病、荔枝炭疽病
按東、南、西、北、中5個方位,每個方位隨機選取1株樹,共選5株樹,每樹按東、南、西、北4個方位各調查2個梢,分別記錄病葉數、病梢數(病穗數)。在生理落果期,同時撿拾落果(結合蒂蛀蟲調查進行),每株隨機撿拾落果200個,對疑似病果進行顯微鏡檢查[3]。
表2是2016年廉江市荔枝主要病蟲發生情況調查表,表中的數據為3個監測點監測數據的匯總,6月15日所監測的果園采摘完畢。

表2 2016年廉江市荔枝主要病蟲發生情況調查表
3.1 荔枝蒂蛀蟲
調果結果表明,2016年荔枝蒂蛀蟲的為害比上年重,且在果實膨大期受害率較高,百果活蟲數最高31.5頭。成熟期及收獲期的總蛀果率(64.4%)及百果活蟲數(16.9頭)均比2015年的(27.0%,14頭)高。
3.2 荔枝蝽蟓
2016年荔枝蝽蟓若蟲于4月中下旬出現,蟲口密度不大,成蟲每梢最高0.15頭,若蟲每梢最高0.21頭,從監測結果看,成蟲的蟲口密度較上年大為提高,若蟲的蟲口密度卻較上年低,這與果園的防治管理密切相關。
3.3 荔枝霜疫霉病
荔枝霜疫霉病在果實中后期發病比較嚴重,隨著果實不斷成熟,發病率越來越高。成熟期,病果率最高,達82.7%,葉片發病率最高,達6.5%。病果率比上年的78.0%略高,葉片發病率比上年的18.9%輕。
3.4 荔枝炭疽病
荔枝炭疽病在荔枝的整個生長期都有發病,果實成熟期和收獲期發病較重,病葉率成熟期最高達7.4%,病果率收獲期最高27%,病果率及病葉率較2015年的42.0%和28.6%輕。
4.1 荔枝蒂蛀蟲
2016年荔枝蒂蛀蟲為害較上年重,發生期延遲,主要發生在幼果期和果實膨大著色期,落地果蛀果率最高為40.5%,是造成落果的主要原因之一[4]。原因分析:一是,由于2016年冬春溫度低,荔枝開花推遲(一般比常年遲15d左右),導致整個荔枝物候期推遲,病蟲害發生期相應延遲[5];二是,上年秋梢受強臺風“彩虹”襲擊,成熟度差,葉層少,抗性弱,開花結果少,果農施藥防治時選擇性治理現象普遍,導致未治理果園、果樹多,有利于荔枝蒂蛀蟲的發生為害。
4.2 荔枝蝽蟓
2016年監測到的荔枝蝽蟓成蟲的蟲口密度較2015年高,若蟲的蟲口密度較上年低,這與果園的施藥防治等管理措施有關[7]。
4.3 荔枝霜疫霉病、炭疽病
荔枝霜疫霉病、炭疽病主要發生在中后期,造成裂果、落果。主要原因:一是,荔枝果實膨大期至著色成熟期與“龍舟水”等強對流持續降水過程吻合,有利于荔枝霜疫霉病、炭疽病的發生流行;二是,這段時期雨水較多,不利于及時施藥防治,以致于存在延遲施藥、施藥效果不理想等問題;三是,晴雨相間天氣頻繁,裂果造成的相互交叉[6]。
5.1 荔枝病蟲害的發生與荔枝物候期的關系
荔枝病蟲害發生與荔枝物候期關系密切,物候期推遲,各種病蟲害發生推遲;物候期提早,各種病蟲害發生提早,而與時間關系不大。
5.2 荔枝蒂蛀蟲的發生與上年冬季及當年春季的氣溫關系
上年冬季及當年春季溫度低的年份,荔枝蒂蛀蟲發生相對推遲,后期發生嚴重。因此,荔枝生長后期,必須十分重視蒂蛀蟲的防治工作。
[1]廣東省農業有害生物預警防控中心.廣東省南亞辦荔枝病蟲監測項目實施方案[Z].廣東:廣東省農業有害生物預警防控中心,2016,(02):1-2.
[2]占志雄.龍眼荔枝病蟲害診斷與防治原色圖譜[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4.
[3]黃永福.荔枝無公害栽培技術的探討[J].中國果菜,2004,(06): 10-11.
[4]陶忠良,高愛平,周兆德.氣象條件對荔枝產量的影響研究綜述[J].中國南方果樹,2001,30(04):29-31.
[5]張展薇.荔枝高產栽培[M].北京:金盾出版社,1993.
[6]鄧國榮,楊皇紅,陳德揚,等.龍眼荔枝病蟲害綜合防治圖冊[M].南寧: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60-62.
Study on Occurrence and Causes of Main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of Litchi in Lianjiang City
MAI Yun-qian,YANG Cheng-xue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Center of Lianjiang City,Lianjiang 524400,China)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litchi pests and diseases,this paper fixed point timing monitoring of litchi pests and diseases in Lianjiang city,Guangdong province,and made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its causes.The occurrence of litchi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has a great relationship with the phenophase and winter spring temperature.Litchi phenology postponed,then litchi pests and diseases delayed.The occurrence of litchi pests was not related to time.Years of low temperatures in winter and spring.The occurrence of litchi stem borer was delayed and the later period was serious.
Litchi;insect diseases and pest monitoring;cause analysis
S667.1
A
1008-1038(2017)05-0031-03
10.19590/j.cnki.1008-1038.2017.05.009
2017-02-20
麥云芊(1971—),女,農藝師,主要從事植物保護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