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實
摘 要:本文就一部分學習困難學生對數學毫無興趣的問題展開討論,探討了一些激發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方法。
關鍵詞:學習困難 數學 興趣 方法
許多學習困難學生擁有和普通學生一樣的智力或者更高的智力,但他們無法按照傳統的方式來學習。學習上的挫折可明顯引發異常行為,這可能會掩蓋他們的真實實力。但這些學生一旦獲得了學習上的成就感,他們的許多行為問題就會得到極大改善。
一、學習困難學生學習現狀
在任何一所學校中,都存在這樣一個學生群體:他們的智力很正常,甚至比一般孩子智力還高,但學習成績較差。原因是他們對學習毫無興趣,或是偶爾想學習時不知道從何學起,無法集中注意力。在一些教師的眼里,這些學生是問題學生,似乎他們不可救藥,好像在他們的身上挖掘不出一點優點。但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學生其實和其他學生沒有什么兩樣,只是他們從小沒有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或者說他們在學習的時候常常會發生這樣或那樣的困難。我們暫且把這個群體叫做學習困難學生。
對于學業成功的學生而言,其大腦的信息加工方式正好適合掌握學校特定學習任務所要求的技能,而許多學業不良的學生卻沒有如此幸運。其實這些學生僅僅是未被教過那些符合他們思維方式的策略而已。一旦他們學會了合適的策略與技能,他們的學習將會得到極大改善。
對于已經開始理解數學概念的學生,應讓他們進行實際操作來學習數學,這樣才能幫助他們解決與其日常生活相關聯的數學問題(例如,在生日聚會上平分食物,在教室商店中用錢幣來購買真實的物品,實際操作幾何圖形來比較圖形之間的關系……這些真實的場景應出現在抽象數字之前)。必須關注學生能做好的事情,而不是只盯著他們不能做到或做錯的事情,對他們更耐心一些。俗話說,好的結果即意味著要付出更多的時間,錯誤即意味著學習機會的出現。對學習困難學生而言,稍稍寬裕的時間也許就是他們所需要的幫助。對于這些學習困難的學生學習上取得的一點點進步,教師要及時發現,并給予表揚或獎勵,因為他們缺少的恰恰就是鼓勵和表揚。記得一位學生跟筆者說過他小時候最得意的一件事就是:有一次,教師布置了一個自己動手制作一只小板凳的手工作業。他回到家費了好大的勁才做好了一個,可是連他自己都認為太難看了。可是第二天,就是因為這只不像樣的小板凳卻讓他得到了教師在全班上的表揚,原因是全班只有他一個學生按時交上了作業。為此直到現在他都在為這件事而自豪。如果當時那位教師眼里只看到了一只難看的小板凳,而否認了學生付出的勞動,可想而知,這位學生現在想起來肯定就不是驕傲而是對自己做不好事情的自卑,這種自卑有可能會伴隨他的一生。
二、激發學習困難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方法
學習困難學生學習數學的最大的困難是學了不知道有什么用,也不知道數學和實際生活的聯系有多么緊密。其實數學發生在我們的身邊,到處都是,只是學生沒有一雙善于發現數學的眼睛。教師的任務就是要明確學習目標,引導學生發現學習數學的樂趣。實踐表明,有些學生數學成績不好不是智力原因,只是對數學沒有興趣。怎樣調動這些“問題”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就成了擺在教師面前的一大難題。
筆者根據教學心得,總結出以下十大方法來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第一,先提供動手操作的相關學習活動使學生理解概念,然后幫助學生“發現”解決這個問題所需的技能。換言之,教師先操作具體物體來呈現問題,然后再把問題信息“翻譯”成語言符號。盡可能允許學生結伴學習。如在講函數的概念和性質的時候,可以準備一只圓柱形杯子(水杯)和一只圓臺形杯子(一次性紙杯),讓學生利用以前學過的知識來解決杯內液體體積和液面高度的函數關系問題。
第二,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時時刻刻都有數學的影子,而不是只限于數學課。利用每一個機會展示各門課程都包含數學的事實。教師將數學學習與學生的家庭生活聯系起來,可讓學生統計一下家庭財務的收入與支出,這樣既能讓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又能讓他們深刻地體會到小主人翁的感覺。
第三,關注文學作品中數學知識的運用。從正在閱讀的故事里尋找數學場景。
第四,有一部分學生屬于整體思維型,這部分學生在學習之前要先看到整體框架,所以務必先讓他們看見任務或問題完成之后的樣子。
第五,安排學生設定個人目標,該目標說明學生在一定時間里能嘗試或完成的題目數量。教師可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幫助他們設定不同的適合自己的目標,提示他們一開始不要把目標定得太高,否則會因一時達不到而喪失信心。
第六,堅持強調學習進步的唯一途徑就是好問與犯錯。學生可能會因為自卑等心理原因而拒絕問問題,但實際上只有好問的學生才善于發現問題。教師不但不會看不起他,相反會樂于為他解答所提出的問題。對于那些連問什么問題都不知道的學生,教師應主動問他們一些問題,先是最簡單基本的,逐漸建立起他們的自信心。沒有一個人在出生后沒有犯過一次錯。應該樹立這樣的思想:出現錯誤是正常的,但一個錯誤重復出現多次就不正常了。
第七,傳授估算的方法,并鼓勵學生把它運用在所有數學學習中。
第八,安排學生用一種方法來解決幾種不同的問題,以及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同一個問題。當他們意識到同一個題目存在多種解答方法時,就不再害怕去嘗試各種可能正確的解題方式。
第九,經常復習學過的知識。新的數學教學單元應包括對某些已有知識的回顧。
第十,盡可能尋找與使用多種科技來輔助教學,因為科技可以彌補學生的某些不足。教他們學會使用計算器來計算,特別是數的乘方和開方運算、對數的運算等。在教學中適當地采取多媒體教學。這樣既可以節省時間(尤其是一些以畫圖像為主的課程),又可以比較生動直觀地把知識展現在學生的面前。例如,在講函數圖像的單調性時,用課件上課效果會更好一些。
以上十條,只是筆者在教學中的一些心得,它并不一定適合每一個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根據學生的特點采取不同的辦法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有一些學生,在筆者第一次給他們上數學課時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原因是他們思維敏捷,聰明過人。更重要的一個原因是筆者給他們講的是趣味數學。有時筆者把數學和一些故事、魔術等聯系在一起,但一旦進入正規的教學過程后,他們就對數學失去了興趣。所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不能指望在第一次課上引起了他們對數學課的興趣,以后就可以輕松應對了。要不斷嘗試各種方法,不斷吊起學生的胃口。
參考文獻:
[1]優才教育研究院.教師如何解決學生學習困難的問題[M].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13.
[2]《教師如何幫助學生預防和矯治學習困難》編寫組.教師如何幫助學生預防和矯治學習困難[M].廣東: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1.
[3](美)瓦恩布雷納著,劉頌等譯.學習困難學生的教學策略[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5.
(作者單位:淄博技師學院經貿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