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懿瓊+趙淼
摘 要: 為提高公共圖書館的使用效率,更加方便讀者,西安圖書館引進基于RFID技術的讀者自助服務系統。本文通過實際應用對其結果進行分析,確定效果并找出問題,旨在摸索經驗,以實現資源更有效配置,并為同行業提供參考。
關鍵詞:RFID系統 自助服務 讀者服務
中圖分類號:G25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05-0034-02
一、引言
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對公共圖書館的管理產生巨大影響。目前,我國的公共圖書館的各種資源已基本實現數字信息化,基本滿足了廣大讀者的需求。為了實現資源更有效的配置,使公共圖書館的信息資源的利用實現最大化,還需不斷引進新技術,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務讀者。西安圖書館是西安市人民政府創辦的綜合性公共圖書館,是西安市圖書文獻的收藏中心和服務中心,同時也是西安市地方文獻收藏中心。目前,館藏紙質圖書89萬冊,電子圖書及電子期刊23萬冊,訂閱報紙期刊4147種。已基本實現圖書、文獻的數字信息化。西安圖書館作為西安地區圖書館事業體系的核心主體,如何在現階段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整合現有的資源,使資源更有效地配置。即如何通過新技術應用,更好地發揮公共圖書館的作用,滿足人民群眾的文化知識需要,從而推動西安地區的社會整體向前推進。是西安圖書館面臨的重要問題。
二、RFID技術圖書館應用系統
1.系統簡介
RFID技術,又稱無線射頻識別技術,是一種通信技術,可通過無線電訊號識別特定目標并讀寫相關數據。RFID技術在圖書館的應用,其原理是通過路由器、通信線路將讀者自助終端和館員管理終端與數據中心的服務器連接,構成圖書館信息系統的一個應用子系統。
由圖1可知,自助辦證系統、自助借還系統、13分揀還書系統、安全門系統、24小時閱覽室、街區圖書館、智能導航檢索系統全部由讀者自助完成。由此可見,采用了新技術為讀者帶來的是高度“自助”,圖書館的自助服務更貼近讀者,有力地促進閱讀的推廣。
西安圖書館于2016年5月正式使用RFID系統。在管理模式上提出自助服務與傳統圖書館服務理念相結合的新思路。經過多半年的使用,根據運行狀況對其進行分析研究。
2.系統功能
西安圖書館運行RFID系統后,日常管理模式發生變化。當讀者走進圖書館首先使用自助辦證機辦理讀者證;其次利用智能導航系統定位找尋圖書;查找到圖書后,使用自助借還機辦理圖書借閱;最后將圖書放在自助借還機或13分揀還書機上還回。現將該系統的各項功能和使用情況分別論述研究。
2.1自助辦證系統
自助辦證系統實現了讀者自助辦理讀者證。讀者只需將身份證信息讀入并輸入手機號碼,投入人民幣押金后,會自動出證,方便快捷,節省了讀者的時間。自助辦證機的使用,方便了讀者,減輕了總服務臺工作量。由于芯片讀者證的高速快捷的使用性能,深受到老百姓的歡迎。
2.2智能導航檢索系統
智能導航檢索也稱自助檢索系統或“3D導航”。讀者通過查詢系統查找書籍,在檢索欄中輸入題名或主題詞,查找圖書和查看圖書詳細館藏信息。點“放大鏡”即可查閱到圖書所在借閱區域3D圖像,并鎖定所查找圖書的位置。讀者進入開架書庫,可快速地查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書籍。
2.3自助借還系統
讀者使用自助借還機可以一次性自助完成多本圖書借還及查詢。結束了讀者排隊借還書的歷史,提升了借閱效率。
2.4自助分揀還書系統
經過半年使用發現,13分揀機還書具有語音提示操作的功能,讀者大都喜歡這種還書方式,13分揀還書機是自助借還機還書量的幾倍。13分揀還書機對圖書有要求,圖書不能過大過厚,書皮不能是金屬材質。否則,不能識別,無法完成還書。自助分揀還書系統另一重要功能是方便工作人員按圖書分類劃分區域整理圖書。西安圖書館借閱區分為四個區域,分別是A-H,Z;文學;藝術歷史地理;自然科學。根據流通數據,A-H,Z區域分配4個分揀口;文學分配區域5個分揀口;藝術歷史地理區域分配2個分揀口;自然科學區域分配2個分揀口。13分揀口分配合理,提升了各區域的上書組人員工作效率。
2.5安全門系統
安全門系統,能精確偵測圖書芯片,目前運行良好。
2.6館外街區圖書館及24小時閱覽室
24小時閱覽室方便讀者隨時隨地還書。街區圖書館突破了圖書館館舍建筑功能的局限,有效地提高了文獻資源的利用率,讓圖書館走進民眾。圖書館的服務半徑擴大,對全民閱讀開創了有利條件。
3.館員操作系統
館員操作系統包括館員工作站系統和館藏清點系統。館員工作站職能,一是對問題讀者證進行加工處理;二是將圖書上的RFID芯片與條碼號進行關聯。館藏點檢系統就是館員利用點檢車對新書點檢上架,圖書順架,倒架,通過點檢圖書完成圖書定位工作。
三、西安圖書館應用RFID系統結果研究
1.RFID系統應用效果
西安圖書館應用RFID系統半年以來,無論是辦證量還是借閱冊數都大幅度上升,充分反映了西安市民對新系統的認可,極大的方便了讀者,提高了使用效率。
根據西安圖書館圖書流通冊次統計結果可看到,在試運行時期,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33.96%,在8-11月平均增長77.64%。辦證量的大步增長。6月微弱提升5.54%,8月、9月、11月讀者借還圖書冊數翻翻,后5個月平均較上年度增加103.68%。由于RFID自助借還機可以同時借還多本圖書,提升工作效率,深受中青年人的歡迎。
2.RFID系統應用存在問題
RFID系統應用后,效果是顯著的,但還存在一些問題。有些屬于館員工作模式變化所致,有些是系統還需要不斷改進。自助辦證系統運行的主要問題有不識別新版人民幣時、讀者證號有時會出現亂碼、機器不出卡、讀者信息不完整等。智能導航系統與圖書管理信息系統數據的關聯有待優化。在使用中發現,5萬余冊圖書數據上傳,有近1萬冊圖書只有條碼無題名;圖書的館藏地址發生變更,不能及時更新。自助借還機存在圖書碼放位置調整、書芯片與條碼不關聯、館藏地址與文獻類型設置有誤、有金屬材質做書皮等問題時圖書將不能借出。在RFID系統環境下,無論是館員的日常管理,還是讀者在自助系統獨立操作,容易出現失誤,造成系統出現錯誤。
四、RFID系統環境下的圖書維護管理工作
在RFID系統環境下的圖書維護管理工作發生一些變化。RFID系統實現了圖書定位、糾錯,為圖書整理工作帶來便捷。圖書通過點檢上架,RFID系統數據庫記錄的條碼數量即是借閱區域館藏數量。在實際工作中,我們發現傳統的批量按索書號上架遠比用點檢機找書的位置上架速度快,故傳統的圖書排架管理方法不能丟棄。
日常圖書管理工作的步驟:首先,按索書號排架整架,特別要保障種次號連號按順序排列。其次,使用點檢機進行點檢上傳圖書數據。每周及時比對新書上架數量與RFID數據庫新增數據,確保新書數據不丟失。使用點檢機在順架時,利用其查錯功能,發現不是本架圖書及時處理。當某一分類圖書書架不夠時,利用點檢機將圖書調整到目標位置,重新點檢上傳數據,以便覆蓋在系統數據庫中舊數據,完成倒架。系統數據更新為最新信息,以保障讀者查閱準確性。當發現圖書條碼號顯示為“0”或亂碼時,應及時在館員工作站重新對圖書處理。當館藏變更時,RFID系統數據庫應及時變更圖書信息,以確保“3D”導航系統的準確性。
RFID系統的應用,也就是全面自助服務的應用。對讀者來說,是接受一個全新的事物。在具體使用中,會發生各種各樣的問題,需要館員出面解決。同時,還要采取相應的措施。即:每種自助設備都要標有簡單易懂的操作步驟、發放讀者使用指引、館員巡回查看等。
結語
綜上所述,RFID自助系統在西安圖書館的應用,極大的提高了圖書館資源的使用效率。可以看出,新技術的應用,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使資源更有效配置,但具體的使用還存在一些問題,還需要不斷地改進升級。也可以看出,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應用,我們的社會生活也會變得更加簡捷方便,效率更高。
參考文獻
[1]《物聯網射頻識別(RFID)核心技術詳解》 黃玉蘭編著
作者簡介:周懿瓊,女,(1967-),本科,副研究館員,西安圖書館圖書借閱部主任,先后發表論文數篇。
趙淼,女,(1973-),本科,西安圖書館編目部,館員,先后發表論文數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