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嘯秋
摘 要: 文章在對南寧市城鄉一體化聯合圖書館建設做基礎調查的基礎上,對建設過程中出現的主要問題進行了歸納并闡述了相關解決措施。
關鍵詞:聯合圖書館 圖書館聯合 城鄉一體化
中圖分類號:G258.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05-0044-03
前言
自廣州、佛山等公共圖書聯合模式取得卓越成就并在全國范圍內推廣后,作為鄰省的廣西也加快了建立聯合圖書的步閥。南寧市作為廣西的省會城市更致力于在借鑒廣州、佛山等公共圖書聯合模式成功經驗的基礎上結合南寧市公共圖書館的實際,建立一套符合本土特色的聯合圖書館模式。2010年,南寧市圖書館正式啟動南寧市城鄉一體化聯合圖書館項目研究,并于2012年正式落地建設。到目前為止,已建立覆蓋市、縣(區)、鄉鎮(街道、村及社區)的四級公共圖書館網絡集群,將分散的、隸屬關系不一的本市各級公共圖書館組合成正式的、相對固定的、聯系緊密的公共圖書館文化服務網絡。盡管如此,南寧市因屬不發達地區,其思想理念、經濟實力、管理水平、技術能力不可避免存有局限性,最終也影響到了南寧市城鄉一體化聯合圖書館的建設。文章在調查南寧市城鄉一體化聯合圖書館建設真實情況的基礎上,試圖對遇到的問題做思考并提出參考性意見建議。
一、南寧市城鄉一體化聯合圖書館建設基礎
2012年,南寧市城鄉一體化聯合圖書館建設之初,南寧地(/縣)公共圖書館共有14個,其中地市級的公共圖書館共2個,分別是:南寧市圖書館、南寧市少年兒童圖書館;縣市級的公共圖書館共12個,分別是:橫縣圖書館、賓陽縣圖書館、武鳴縣圖書館、馬山縣圖書館、上林縣圖書館、隆安縣圖書館、青秀區圖書館、興寧區圖書館、邕寧區圖書館、西鄉塘區圖書館、良慶區圖書館、江南區圖書館。
1.藏書量(如表1)
從各館總藏量來看,2012年兩個市級館總藏量相對較大;各城區館、縣館總藏量不均衡,江南區圖書館是城區館、縣館總藏量中相對較多的。
2.計算機開展業務情況(如表2)
從各館計算機開展業務情況來看,2012年度各館均已在采訪工作、編目工作、流通工作、書目檢索業務工作中實現了計算機管理。
3.自動化情況
從各館自動化情況來看,除馬山縣圖書館和邕寧區圖書館沒有使用圖書館自動化管理系統外,其它館均使用了圖書館自動化管理系統。南寧市圖書館始建于1977年,在1998年5月以前都是使用傳統手工編目、借閱方式進行業務工作。從1998年6月遷址新館后開始使用ILAS5.0圖書自動化集成系統,2004年起用ILAS系統的升級版ILASII2.0圖書館自動化管理軟件,基礎業務管理實現自動化至2012年已有9年。南寧市少兒圖書館是在1988年成立的,在1996年始開始使用ILAS5.0圖書自動化集成系統,2006年起用ILAS系統的升級版ILASII2.0圖書館自動化管理軟件。青秀區圖書館、興寧區圖書館、西鄉塘區圖書館、良慶區圖書館和江南區圖書館五館是在2005年加入市圖書館的ILASII2.0圖書館自動化管理系統。由于當時五個城區圖書館的建設受到投入經費低、不具備自動化管理系統所需的軟、硬件條件、管理人員流動性大且沒有圖書館專業管理人員和計算機技術人員配備等各種原因制約,五個城區圖書館館藏文獻資產數據是以南寧市圖書館自動化管理系統中的一個館藏地點的存在而存儲的,一直由南寧市圖書館負責對五個館的進行數據維護、讀者辦證、借閱業務信息數據統計等一系列的管理工作。邕寧區圖書館截至2012年仍未購置自動化管理軟件。六個縣圖書館的情況:截至2012年,隆安縣、馬山縣圖書館仍未實現自動化管理,武鳴縣圖書館使用的是新洋圖書管理系統,賓陽縣、上林縣、橫縣三個縣級館在不同程度地使用中數創新圖書館管理軟件開展本館的基礎業務工作。
4.基礎業務重要參數的構成情況
從各館基礎業務重要參數的構成來看,各館的讀者條碼與文獻條碼構成不同。南寧市圖書館、賓陽縣圖書館等六個館讀者條碼是6位,文獻條碼是8位,且均是以純數字作為流水號進行讀者號登記和文獻資產登記;其他館讀者條碼和文獻條碼無論是長度,還是類型均有差異,個別館因未購置自動化系統其基礎業務參數在此無法做比較。
二、南寧市城鄉一體化聯合圖書館建設中遇到的主要問題
1.后臺數據庫實現資源共享難
從表3不難看出,南寧市各公共圖書館存在包括ILASII2.0、中數創新等多個圖書館自動化管理系統。進行南寧市城鄉一體化聯合圖書館建設,就是打破行政、地域、系統等壁壘,實現資源共享。但因存在多個自動化系統,后臺數據庫結構不盡相同,要實現各館自動化管理系統平臺后臺數據庫中的讀者信息、文獻信息、借還記錄信息等各種數據表之間的數據讀取互連互通,滿足讀者跨館互借互還需求,就顯得非常困難。
2.讀者條碼和文獻條碼重號嚴重
要在南寧市城鄉一體化聯合圖書館的圖書館集群管理系統中實現通借通還功能要求具備一個必要的條件:就是在數據庫可以實現數據信息互連互通的情況下,要確保數據信息在數據庫中存在的唯一性,即數據庫各數據信息表中數據記錄不能存在重復性,如各館代碼、讀者條碼和文獻條碼的唯一性。但表4顯示,14個公共圖書館基礎業務重要參數有將近半數的圖書館以純數字作為流水號進行文獻資產登記和讀者號登記,且讀者條碼、文獻條碼位數相同,非常容易出現館與館之間讀者條碼和文獻條碼重復、重號問題。
3.館藏文獻數據化程度低
據表1統計,截止到2012年12月底,14個公共圖書館總館藏量合計200多萬冊(件)。其中南寧市圖書館和南寧市少年兒童圖書館的圖書、期刊、報紙館藏文獻已實現數據化;但六縣和六城區公共圖書館中由于人員匱乏、技術力量薄弱等原因,有些館能基本實現數據化,有些館只能實現部分圖書書目數據化,期刊和報紙則無法實現。館藏文獻數據化低,一方面限制了可共享的資源總量,另一方面也影響了書目數據采訪編目順利開展。